搜狐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财经-IT-汽车-房产-家居-女人-TV-ChinaRen-邮件-博客-BBS-搜狗 

财经频道 > 产经新闻 > 新媒体势力崛起与互联网产业新经济高峰论坛 > 现场文字报道
新媒体势力崛起与互联网产业新经济高峰论坛(全部文字)
时间:2006年05月16日16:46 我来说两句(0)  

 
财经博客 张军“国有制”的喜宴 艾葳2007年中国股市是属于散户的年代
来源:搜狐财经

  主持人:大家好!很高兴今天能在“新媒体势力崛起与互联网产业新经济高峰论坛”这个充满青春气息的议题下和大家聚在一起,下面会议正式开始。

  首先进行一下自我介绍,我是《财经时报》E媒体事业部总监董长虹,今天的会议将由我来为大家主持。

  下面,我先为大家介绍一下今天到场的来宾,他们是:

  阳光财经网络集团中国区营运总裁、《财经时报》总经理王国胜

  著名电子杂志平台POCO总裁姚鸿

  著名电子杂志平台杂志中国总裁朱人杰

  著名电子杂志平台Xplus副总裁林益发

  数字100调查公司总裁汤雪梅

  工商银行电子银行部市场营销处处长周永林

  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所长、新闻学院副院长喻国明

  搜狐网副总编辑方刚

  洋话连篇影视公司总经理孙震

  此外,还有来自联想、Intel、HP、微软、华晨宝马、建行、中国银行等几十位著名企业的代表,以及来自北京各媒体、以及广告公司、公关公司的朋友们,欢迎你们的光临!

  电子杂志、博客、磊客、rss阅读……正在改变人们的传统接受信息的形式,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在这个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年代,新媒体势力的崛起已经不容忽视。据平面媒体最发达的美国一项最新调查显示,在过去的一年中,传统平面媒体的广告销售额平均下滑了2.5%,而与此同时网络媒体的增幅则高达8%。其中,电子杂志更是成了传媒界新的关注点。无论是从新闻运作还是从企业营销,电子杂志的发展已经远远超出了人们的预想,多媒体的表现形式、独特的内容设置、方便的阅读和下载,使它成为Web2.0时代的先锋。

  作为中国第一份财经类电子杂志,《财经文画》已经以其迅猛的发展势头抢夺了先机。《财经文画》是《财经时报》2006年1月1日正式创办的系列电子杂志,创刊以来短短4个多月单期下载量就超过了一百万,这是一个标志性的数字,这不仅意味着《财经文画》已经在网络中形成强大的号召力,更代表着整个新媒体行业的飞速发展。

  下面,我们就有请阳光财经网络集团中国区营运总裁、《财经时报》总经理王国胜先生发表主题“人本阅读时代”的主题演讲。有请王总!

  王国胜:第一次到搜狐的演播间来做这方面的探讨,我想这个机会可能也是我们在座的各位也是第一次遇到的,我想更多的是依托这样一个平台传递更多有效的信息。

  首先在这里我代表阳光媒体、也代表《财经时报》、代表《财经文画》感谢各位的光临,同时也希望通过今天这样的一个探讨共同发觉中国在数字化时代媒体如何向更高发展,和各媒体进行互动,更好的在数字化营运以及新媒体势力的崛起进行有益的探讨。

  今天这样的机会本来准备了很多理论性的想法,但是在刚才和咱们杂志中国、数字中国媒体平台探讨的过程中发现了,我们不是理论指导出了问题,是更多的人不了解我们现在数字化时代电子杂志的阅读方式,所以我想今天更多的跟大家在这方面进行一些探讨。

  同时就新媒体势力崛起与互联网产业新经济高峰论坛这样一个背景下和大家探讨新媒体媒体给我们的阅读带来了怎样的变革,作为传统媒体如何面对这样新的环境、新的市场,所以我今天给大家做的主题演讲的题目是“人本阅读时代的到来”。

  首先大家都很清楚,我们传统媒体下的网络、电子、广播、电视已经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但是我们新媒体的出现标志着新媒体的产生,这个过程我们认定的就是一个载体多样性的变革,这就改变了我们的阅读方式,我们讲这是阅读革命,是一场阅读方式的革命。

  阅读方式革命的基础和依托是什么?比尔盖茨曾经预言说随着硬件、软件的进步,一切的一切都将数字化,今后十年图书、音乐、照片都将走向纯数字化,从作者到读者都将采用数字化的方式。我想对于中国而言,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进程中,作者是否可以数字化,读者是否也可以同步数字化,我我们现在认定的时间节点不是十年,而是就在我们现在。

  最新的数据表明,中国的网民已经超过了一亿,也就意味着中国很快的将会成为世界上拥有网民最多的国家,同时我们这个庞大的用户群体是18岁到35岁的青年人占据了65%这样的数额,所以我们所认定的网络是名副其实的青年媒体、掌握未来的媒体。网络越来越多的成为关注持续发展品牌,进行整合传播不可或缺的传播媒介,也是最强的营销工具。

  这样庞大的受众,作为媒体人是不可忽视的,同时作为一个传统媒体也好,还是互动营销媒体也好,我们都不能放弃这样一个庞大运作群体。

  所以我说作为媒体的发展过程中,这种载体的变化决定了我们如何去面对,特别是纸媒,报纸经历了若干年的演变过程,天天有人在叫喊说报人的黄昏已经来临,等等各种声音出现。

  做了十多年的报纸不希望这样的情况出现,同时也觉得在中国已经养成了这样阅读习惯的读者,也不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消失,所以我们认定是长期共存的这样一段时间。所以我说媒体真正的发展核心动力还在于它的内容和它的输出方式上。

  首先我们觉得内容是一个媒体最重要的品牌资产的构成因素,所以在这种条件下内容的形成对品牌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我们说一个好的媒体的出现是靠内容的,所以我们认定内容为王是传统媒体的根本,同时也是创新媒体的根本。

  接下来我们就探讨一个关于诉求方式的变化,原来大家可能都在读印刷媒体,这已经养成了习惯。后来有了电视,大家会更感性的去感受事物,传播信息。后来又有了咱们现在看到的互联网,互动性更强烈。同时我们原来的报纸广告又有足够理性的认知过程,所以我们现在讲是有了理性的阅读方式,有了这种感性的阅读方式,以及信息传递的多种方式。所以我就说现在我们的读者选择的途径和选择的载体越来越多了,这也就意味着说我们如何能把这种理性诉求和感性诉求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同时我们将电视的感性与报纸的理性智慧的结合,构架中国创新媒体的平台,我觉得是我们现在媒体人更为关注的。

  下面我就以阳光媒体、《财经时报》、以及《财经文画》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如何来面对数字化时代带来的巨大变化,我们是如何来应对的,同时我们是如何来完善自己,如何利用这种数字手段来推广自己的。

  下面简单跟大家介绍一下阳光媒体集团下的《财经时报》,我想作为这样一份报纸,在数字化的时代里我们有了哪些新的应对策略呢?

  首先,《财经时报》是1999年6月份创刊的,是中国第一份财经的周报。2005年的1月份开始加盟了阳光媒体投资集团,从那天起我们定位了是以国际化的视野探求中国媒体的发展道路,按照传媒市场的规律构建中国第一创新媒体平台的诉求,来不断完善和推进自我的。

  首先,《财经时报》在2005年1月1日改版之后我们定位的是一份创新的媒体,首先是一份以弘扬创新文化、锻造创新经济价值来确定的综合性的财经周报,同时紧紧围绕着经济的价值核心,为创新主体代言,为创新的资本寻路,为创新的实务求解,为创新精神呐喊,这样的认定标准。

  从整体的版面设计和制作方面,都是围绕着创新财经这样的主题定位的。

  对于一个纸媒来讲创新之路不仅仅要依托于我们传统的内容确定和内容的方式,同时在推广和营销方面也做了大量的调整。

  首先,我们真正的构架了一个创新的推广平台,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经济发达的地区是财经媒体必须推广和必须占有市场份额的地方,所以我们在广州、深圳、上海、北京等主要城区定位了我们的销售第一平台。与此同时我们在主要的经济发达地区,都构建了我们这样的发行网络,形成了我们有活力、高效的、实用的、精准的目标受众。

  同时,我们在原有的发行渠道确定的同时构建了我们自己的细分市场精准发行的定位,我们除了传统的各种发行渠道之外有了直投的若干渠道,首先518位市长这样的一个数据库,我们是定点投放。同时我们有CBD、金融街、中关村、上海、广州、深圳等经济发达地区的中心合作区都是有我们的一些定位发行。同时,我们在国航等等这些主要的航线上都有《财经时报》的投放。

  比如说现在的国航专机,就是国家领导人出访的专机上面四份报纸中就有《财经时报》,一般就是人民日报、中国日报、人民日报的英文版,还有就是《财经时报》,我们定位的是精准受众的发行渠道。

  这样的一份报纸定位直接的意义就是,我们想树立高品质的产品,最后赢得高层次的受众。

  这就是我们今年广告邀请的两位演员,一位是潘石屹、一位是唐骏作为我们的产品代言,我们想确定这样一个层次的读者。

  这就是我们现在所改革变化的一份《财经时报》,我们不仅要从传统的方式上变革的同时也一定要迎合数字化时代对媒体发生的更多变化的需求。这种需求依托的方式依托的是资源整合,我们阳光集团媒体下的资源有哪些呢?首先我们拥有了电视资源,电视资源重点就是杨澜访谈录、天下女人、一生中要去的66个地方、奥运我上场等等电视节目。

  我们印刷有财经时报、香港的《广角镜》,新加坡、马来西亚的期刊,还有建筑艺术、美酒与美食的杂志等等。

  还有电子出版的媒体,还有《财经文画》、杨澜周刊,还有世界期刊等等,这是我们电子系列的出版物。

  集合这些资源我们有了电视、有了传统报纸、有了其他的出版,还有一些网络出版,我们是把所有的资源整合在一起,构成了我们的阅读理念。首先就是我们的视觉阅读,大家看到的《财经文画》,行走阅读就是我们的《掌上财经》,就是手机电子报,就是大家可以通过手机阅读《财经时报》,现在已经有了大规模的推广,而且受众已经在不断的增加。

  我们最终在互联网和大的数字化背景下越来越明显的情况下,我们定位了《财经时报》的发展理念就是“人本阅读”,人本阅读的核心定位就是,首先依托人的阅读习惯提供最有价值的信息和资讯,我们《财经时报》提倡的是轻松优雅的阅读习惯,大家可能躺在沙发上、坐在办公室里喝着茶水阅读报纸,我觉得可能是优雅的方式。也有一些年轻人可能在互联网上用我们的定位和理念阅读杂志,我想这就是视觉阅读的习惯。这种电子杂志有互动的视频、有音频等等,我们将传递的是视觉阅读。大家刚刚看到的手机报纸就是行走阅读,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阅读习惯和方式,我们用这种方式提供所有的载体,提供《财经时报》的资讯和信息。我们讲这是“人本阅读”的理念。

  通常我们把所有的媒体形态构架完之后如何让这些媒体更多的和读者进行有机的结合。我还记得这两天一直都在做关于这个新媒体势力崛起与互联网产业新经济高峰论坛的思考,在思考过程中我其实就想起了今年的1月1日我们一帮年轻人坐在一起对财经电子杂志的诞生战战兢兢的时候,就想有没有人阅读、电子杂志会不会有读者,其实我们都在期待,就像期待着新生儿的诞生一样,每天都在不停的等待,几天就刷新一下,后来改成一天刷新几次,后来改成几分钟就刷新一次。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点击和下载的数字是与日俱增,当我们出了第十一期的时候,也就是五个月左右的时候,我们就迎来了电子杂志一百万的单机下载量。从那天起我们就觉得当时的战战兢兢和对媒体的预期是我们自己没有发现的,同时我们自己也没有想到这么短的时间有这样的作为,所以我们说互联网时代什么都可能发生,也许就在你身边,也许就在你们每个人当中,都会有很多惊奇发现。所以我们回过头来探讨我们所做的《财经文画》,这份电子杂志到底经历了怎样的历程。

  首先,我们既然是一个传媒集团,是靠内容取胜的媒体机构,所以我们对于《财经文画》的定位上是以内容为主的,所以我们内容上借鉴了很多互联网上的数字和统计数字,所以我们内容定位上除了《财经时报》、《杨澜访谈录》,还有其他原有媒体资源的同时选出一些适合阅读的新闻,所以我们除了《财经时报》近一百名编采团队的同时又增加了一个采访团队,专门为《财经文画》做采编工作,也是确保这项阅读习惯能符合更大多数的网民来阅读。这就是我们的内容定位。

  另外,我们进行了资源整合与原创互补的想法。在《财经时报》可以看到《商界谋略》、《汽车新财经》等等,但是我们电子杂志又增加了《七日财经》、《商务生活》等等新的内容,更具备了青春活力的定位,这就是我们的文化互动。

  这就是我刚才所描述的我们每天每一期都在关注的《财经文画》的下载数字,我们想这个过程是煎熬了我们很久很久的过程,每天都在期待着,每新一期的电子杂志上线的时候我们在盯。在座有好多是电子杂志的发行平台,我们的工作人员和他们的数据统计人员是非常紧密的在沟通,用MSN,几乎是几分钟之后就会问是不是有新的变化,我觉得这种期待和现在的结果是吻合的,我们在第十期的时候单期已经超过了一百万,而且确确实实是这种递进式的增长。

  有了这样一个增长,我们确定了开放阅读、真诚服务这样的定位,选择了我们拥有十五大的发行平台,在座的很多各位都是我们的合作伙伴,同时这里也有搜狐网站作为我们门户网站指定的合作伙伴,所以我们今天为什么选择在搜狐搞这个活动?也是因为我们长期的紧密联系,在《财经文画》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最需要市场认可的时候,搜狐给了《财经文画》这样的支持,所以我们今天也用这种机会《财经文画》和搜狐进行互动,同时也表达我们对搜狐的感谢。

  我想搜狐对新媒体的认识也可能会对我们这些制作新媒体的和我们新媒体的其他平台讲都是最好的支持,这点上讲也是我们一个非常好的合作开始。

  这就是我们十五大的发行平台。

  虽然我们已经发行了第十二期了,在这十二期通过一些数据公司的调查统计,我们现在主要的读者构成是一些年轻的时尚人士、商务人士、各行业的专业人士、高等院校的学生,构成了我们这样的读者群,这个原因主要是因为我们的内容决定我们是这样的读者习惯。这和网络可能不完全一样,网络可能是更年轻化一点,可能是数量更大一点,但对于我们《财经文画》这本电子杂志来讲这就是我们的一个读者构成。

  这就是我们现在经过了五个多月对一份电子杂志的理解,同时我们也是在数字化这样的背景下是如何来面对的、如何来进行改进和提高的。

  事实上刚才我们在下面和几位同行探讨这件事情的时候有一个非常明显的感觉,说我们经历了一个寒冬,但是寒冬我们已经看到了破冰的开始,很多人已经感觉到了温暖,因为很多风险投资已经青睐于我们电子杂志的阅读平台和内容制作商们,但是最大的问题我们依然没有更多的用户群体关注我们的电子杂志。事实上通过艾瑞斯坦咨询公司最新的数据,现在我们确确实实看到了2005年的情况,看到了现在增长的速度,以及我们对未来的期望,也就是到2010年的时候中国数字杂志用户量会接近8200万,每年会以60%的增长率递增这样庞大的群体,所以数字杂志的用户会不断增加,这是现实,而且速度会比我们预期的还要快。

  另外,从市场规模来讲,数字杂志已经开始了明显的启动和拉升。就像我们做的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电子杂志开始,都是一些原来非常友好的合作伙伴有情给《财经文画》做了广告投放,但是当我们从第七期开始是客户主动找到我们《财经文画》和我们进行业务合作的,发现了这样的商机和这样市场潜力的。而且我们从第十期、第十一期、第十二期开始就有了长期投放的客户群体,就意味着不仅仅市场是需要启动的,同时我们的真诚也需要启动,同时我们和客户之间的沟通也需要启动,才是我们共同来维护我们电子杂志这样市场的一个模型,换句话说才能推进电子杂志的发展。所以从这个角度考虑我们是有这样的责任和大家一起来实现数字化这样背景下的一个媒体发展和媒体探讨和媒体推进的这样一个过程。

  作为我们非常坚信媒体阅读方式的多样性是会给更多的读者提供更多的阅读渠道,同时我觉得传媒业永远是朝阳产业,尽管有的时候某种阅读习惯会被打破、某种阅读的形式会改变,但是作为传媒业本身永远是有朝气的,同时我们也认为是天地广阔、大有作为的。所以我说时代赋予了我们这样的使命,我们责无旁贷,在这样的媒体时代,我们作为媒体的先锋、也作为一个创新媒体平台的追求者,所以我们会一马当先来构建这样一个电子化时代的媒体阅读方式,也希望在座的各位通过这样的机会同时也和我们在线的网友说一句,要关心我们的媒体发展,也关心我们阅读形式的发展,有了这样的机会,有了大家的支持,我们必将会实现我们的电子化阅读时代,同时我们的电子化阅读也会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最大的突破。

  我想我们既然有责任有实现这样的追求和这样的诉求,也是和在座的各位可以并肩战斗的舞台已经展现。

  最后也预祝我们的E媒体时代、也预祝我们的《财经文画》越办越好,也预祝在座各位的杂志平台,和在座各位的媒体发展方向都能更为明晰。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王国胜先生的精彩演讲,让我们分享了《财经时报》对于创新媒体的全新理念和发展策略。

  现在我再介绍一下刚才在王总演讲同时还有两位嘉宾到场,一位是搜狐的副总编辑方刚、另外一位是洋话连篇影视公司总经理孙震。

  整个新媒体未来的发展到底会是什么样子,会不会成为未来行业的搜狐、新浪呢,而且财经媒体在电子杂志方面又有哪些自己独特的特性,下面就有请第三方调查公司数字100调查公司总裁汤雪梅女士给我们发表主题演讲,有请汤总!

  汤雪梅:刚才王总说了电子期刊的时代无处不在,我其实从一个读者而言是深有感触。比如说我自己基本上每天都可以接到电子杂志,当然是他们精准营销的结果了,第一个来源是一个朋友,他每周五的时候会给我们群发他自己个人制作的电子杂志,虽然形式和简陋,但是内容非常受欢迎,每周五如果我收不到我就会想为什么没有收到呢,这是我个人。

  我还会收到我们咨询行业会有一个行业协会,这个行业协会会有电子杂志,这也是我每个月必看的。

  另外还会有比如麦肯锡的电子杂志,以及几个管理类的杂志,还有几个IT类的电子杂志,都是电子杂志,所以从读者的角度而言我是深切的感受到电子杂志无处不在。

  但是如果从第三方调查机构的角度看,我认为电子杂志从内容上实际上还是一个传统媒体,并不能说就不是媒体了,实际上还是一个传统媒体,因为它要满足的是我们读者的需求,从读者需求这个角度它的内容和传统的媒体所报道的内容实际上都是要满足读者需求的,不是说有一个完全的不同。

  如果从新媒体而言,可能是一个新的介质,会有一些新的特点。

  我今天的主题会介绍一下我们公司在过去一来年以前做的一些调查结果,当然这些结果都是过了保质期或者保密期可以公开的结果。我觉得这个结果不见得跟电子杂志非常非常相关,但是是从传统媒体的角度、从传统读者需求的角度给我们的电子杂志有一些借鉴,看一看虽然我们的介质是新的,但是我们的内容实际上还是要满足传统读者的需求。

  我会从这样四个主题来看:

  第一,竞争状况。

  第二,读者分析。

  第三,介质分析。就是说网络这种介质的发展速度。

  第四,金融交易行为。为什么要看一些金融呢?一个是因为我们公司的定位是在金融领域做的非常多,所以有很多结果是关于金融的。第二个,金融和财经之间密切度非常相关,我也希望这些金融的分析能够给财经媒体有一些贡献。

  这是第一张图,可以看到现在的财经媒体,比如《经济观察》、《二十一世纪》、《财经时报》等等,他们都是集中在中间的几个圈里面,应该说他们的差异化程度是非常弱的,就是不管是从阅读的比例还是认知的比例,应该说大家彼此是有一个平衡或者说差异很弱,而只有《中国证券报》跟这些报纸之间有一个比较大的差异。所以我认为财经类的报刊差异化程度是比较弱的,未来电子杂志是可以从差异化这个角度去进行突破的。

  电子杂志为什么有市场需求、潜力在哪里,其实并不在于说网络这个媒介很有吸引力,我认为不是,实际上是因为我们传统的这些媒体没有满足读者的需求。比如说我们有一个问,对于金融财经类的报刊感兴趣的程度?可以看到90%的人是非常感兴趣的。因为我们调查读者是财经类的读者,可以说这种需求是非常强烈的。但是看看它现在主要面临的问题是说,不知道如何获取理财信息,以及不了解有什么样的理财产品,同时在关键时候这些金融机构不能给予有效的支持。所以实际上是说明他们希望通过我们的财经杂志得到的一些帮助目前并没有得到,这才是根本的生命力所在,也就是说这才是我们媒体所存在的价值,是帮助他们解决他们所存在的问题。

  另外,目前的信息提供渠道效率是非常低的,我们问目前企业里负责财务的一些人和一些财经媒体的读者,可以看到通过互联网和通过报纸获取有效信息的途径都是在36%到40%,还有很多人实际上是到相应的机构里去做咨询的。从这个比例就能看得出来,实际上他们是很欠缺一些信息的,这种欠缺本身就给电子杂志提供了非常好的机会,提供了发展的需求。

  这是第一部分,从基本的发展潜力和竞争的态势做的分析。

  第二部分我们可以从读者的角度来看。跟刚才王总介绍的读者是一样的,其实财经的读者相应说来年龄是核心人群,不是非常非常年轻的十几岁刚毕业的学生,都是20到40岁、20到50岁这么一个阶段。但是大家可以看一下他们的阅读习惯,所以我在这里还是要重申的,不管是电子杂志还是传统媒体,实际上阅读需求、阅读习惯我们是需要忠实的,这里可以看到其实传统媒体大家阅读的时候也很少有人从头到尾读下来,也是选择有兴趣的来读,这种阅读方式本身就给我们的电子杂志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因为电子杂志这种选择性和可以进行搜索、按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找内容都更加方便了。

  从他们的时间上来看也是这样的,财经类的媒体跟普通的媒体不一样,上班的时间阅读比例是相当高的,同时在其他时间,等车、等飞机、吃完晚饭、看电视,包括刚刚王总说了在家里休闲的时候,应该说各个时间段的分布比例都比较高,这也是给我们新的媒体提供了一个空间,就是说有些传统媒体所不能到达的时候和不能到达的地点它都可以到达。

  另外,从传统上说来如果看媒体的订阅,过去《财经时报》的订阅其实是以单位订阅为主,而且个人订阅跟单位订阅是各对一半的比例,我相信当电子杂志兴起之后个人订阅的比例会大大上升,这也有助于我们电子杂志对读者进行长期的跟踪。

  其实最核心的应该说是它应该所具备的特点或者所提供的内容,我认为不管是新媒体还是老媒体提供的内容要有深度,要有综合性,要有热点,要独特,这四点你都满足了就有竞争力了。我相信如果说有一个新的电子杂志内容很烂,我认为它也同样没有发展前途,因为这是万变不离其宗的。就跟现在数码相机代替了传统的照相机,这并不代表手段怎么样,而是代表人们的需求并没有变,还是希望保留下影像,电子杂志最重要的是内容,要我的内容是不是有独特性、是不是有深度。

  这个调查比较早了,应该有一两年了,那时候就能看出在财经类的人群中网络的接触率是非常高的,应该是三分之一以上,这也是为电子杂志提供了非常好的土壤。

  如果看这些读者他们经常登陆的网站,其实可以看到门户网站跟专业化的分工其实是并重的,因为他们是各有替代和各有自身的作用。比如说就算他是财经类的人群仍然会首先去看搜狐、去看新浪,所以今天我们才会聚集在搜狐,这是门户网站不能替代的功能。

  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像和讯、地税局的网站等等,他们也是专业的网站,他们也是新兴的媒体。其实说门户网站和专业网站应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都是一个新媒体。我来看,我觉得在未来媒体的概念其实是变得比较模糊了,咱们传统上的网站就是一个媒体,再往后有可能比如说工行的网站也变成一个媒体了,这是有可能的,所以未来的界限会越来越模糊,这是我自己的一个判断。

  如果再往下来看金融交易这个行为,因为金融交易是在网络环境里面最核心和最本质的或者说最实质的一个内容,就是说网络交易。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数字是我们2006年5月份刚刚出来的数据,这个数据是最新的,初次购买基金的人通过网上交易来进行的只有3%,但是在第二次、第三次采用的交易方式有10%是通过网上交易了。大家可以想像一下,现在基金的数额有多少,有10%是通过网上进行交易的,而且网上交易大家担心是不安全的,在不安全的担心下还有10%,这是非常大的规模了。因为我们一直认为交易这种行为是对于互联网最大的挑战和最深度的应用,就是已经开始交易。咱们媒体其实互动只是一个表层的,交易是涉及到他的钱被划走了,这个已经到了10%,这说明媒体更深度的一个利用,我想也许哪一天你们的《财经文画》可能上面能做电子交易,那也是有可能的。

  但是确实还存在着地区的差异,比如说北京网说交易的比例就会比较高,但是上海和广州就会偏低一点。这也是跟不同的地区有关系,也许在不同的地区我们的电子期刊也会有不同的方式。

  我们看看网上交易未来的发展速度,可以看到目前网上交易基金的有20%是在网上做过网上交易,大家看到现在大盘涨的厉害,这样来说互联网上所瓜分到的钱就相当惊人了,有20%,而期望交易的还有40不能,所以在这个人群当中实际上已经有60%的人可以来使用网说交易的手段。光从这个数据当中就能判断出来互联网的环境是如何的成熟和变得无处不在这样的态势。

  这页我想说的其实就是我的个人观点了,我一开始就表明的电子期刊的主题泛化无处不在,像我刚刚说个人可以做电子期刊,像我们数字100公司也有电子期刊,每个月给客户发送。

  银行完全可以做一个期刊,给公司发。像基金公司也可以发期刊。所以今后谁都可以办,尤其是有优势的、有客户群的或者有内容采编能力的,比如我觉得工行是完全可以完全办电子期刊的,《财经时报》是有采编的优势,我作为数字100公司有调查专业的优势,都可以在我特定的群体内办期刊,因为成本很低了。所以我认为今后是百花齐放、主体泛化的时代,这是个人判断。

  我们看一看银行的发展变化,从2001年的时候招商银行网上银行的使用率是9.9,2004年就已经变成30了,我想如果2006年的数据至少能到50,所以它的发展速度非常快。但我们同时也会看到,其他的各家银行的比例还是相当低,所以今后还是任重道远。

  我简单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汤总精彩而富有理性的发言!

  通过以上嘉宾的发言我们知道,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相比最大的特点是增强了信息传播的互动性,内容和表现形式也更加灵活、个性化,同时获得的途径却更加简单了。

  我想汤总在台上讲的时候台下有一位嘉宾已经听的心花怒放了,因为涉及到他的一些业务。其实是这样的,作为一种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媒体,不仅提高了读者的阅读快感,同时也给企业提供了更多的传递信息和拓展营销的空间。在这里我们看到一些行销理念比较先进的企业实际上已经开始去研究并且关注这一领域,下面就让我们一同分享一下工商银行电子银行部在这方面的最新理念,有请工商银行电子银行部周永林处长。谢谢!

  周永林:各位下午好!非常高兴有这个机会参加这个论坛。今天这个论坛能够在网络环境下进行讨论我觉得也非常有意义,我是来自于工商银行电子银行部,我们所做的事主要是推广普及电子银行,所谓电子银行就是网上银行,刚才数字100的汤总也介绍到了,网上的基金,我们现在基金卖的很火,大家鼠标在家一点、上班的时候也可以买基金,还有黄金买卖,昨天是黄金大跌,外汇买卖,在家里就可以网上购物、买机票,信用卡可以自动还款,等等这一系列的服务我们要做这些。

  因为电子银行是新兴的业务,很多人不太了解,需要大量的普及和推广,我们的客户就是网民,所以怎么样推广和普及电子银行是我们面临的很大的挑战。但是经过我们这几年的努力,2000年到2005年我们电子银行已经有非常快速的发展,现在已经有1820万的个人客户、40万的企业客户。达到这么大的规模量,发展这么快,应该说和我们媒体的支持是分不开的,我们和《财经时报》也有过很好的合作,而且也是一直在合作。我曾经跟《财经时报》提到,能不能通过《财经时报》通过媒体能够更方便、更快捷的推广和普及我们的电子银行。

  我们在宣传和普及方面应该说也有一个转变的过程,最早确实也是像电视广告、平面杂志都做过,因为我们的客户就是网民,而且网络营销对我们这项业务是非常有效的营销手段,今天在座的好像也有我们银行的同行,网络营销就是通过网络广告或者通过其他网络公司的活动,取得了很大的效果。因为网络广告的形式,像我们如果在平面上做一个形象宣传、一个品牌宣传,我花个十几万、二十万可能一天的工夫就过去了,像电子银行我们最初形象宣传的时候大部分还是通过传统媒体来做,但是在形象宣传过了以后我们要实实在在的告诉客户,你的产品、你的服务能解决客户什么问题,所以必须要跟客户解释,比如网上基金到底怎么做,像现在网上基金开户、买卖在网上都可以搞定了,所以这些都要向客户一一解释。像网络广告、通过电子邮件等等的网络营销方式确实有优势。

  刚才我一直提跟《财经时报》交流过,《财经时报》什么时候也能够有网络的媒介、网络的平台,因为在我的理解中不仅仅是《财经文画》,将来所有的电子杂志媒体也好,我想不仅仅是普通的媒体了,就是一个平台,平台除了可以发布信息内容以外还可以提供很多很多的交互服务。

  今天《财经时报》能够推出《财经时报》正好也契合了我们未来的需要,我们希望随着《财经文画》突破一百万,将来发展客户量越来越大,我们也希望通过《财经文画》这种新兴的渠道,能够共同来推动和普及我们的电子银行,推动中国的电子银行以及电子商务的发展,我相信会有这一天。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周处长富有激情而且有实战的演讲内容。

  《财经文画》下载量已经突破了一百万,实际上有一些背后的内幕,这个内幕是什么呢?实际上我们有很强大的合作伙伴,这些合作伙伴除了我们刚刚提到的搜狐,还有专业的电子杂志平台POCO、Xplus、杂志中国等等,实际上他们是我们《财经时报》最好的合作伙伴,《财经时报》之所以能取得下载量一百万,短短四个月的时间,和他们的努力、和他们平台的质量、和他们在这方面的先进经验也是分不开的,下面就有请POCO姚鸿就电子杂志的发展前景和目前面临的挑战这一主题发表演讲,有请姚鸿。

  姚鸿:大家好!很开心能够来到这里参加这次论坛。

  可以说我本人其实也是四本电子杂志的总编,可以说很开心能够看到除在网络上面有各种各样的娱乐、五花八门,还有形式、社会这种杂志之外,冒出一个财经杂志,而且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能够达到一百万的下载量,我觉得这是所有做电子杂志人的记录。

  因为我自己从2004年开始也是做电子杂志,做了POCO、印象、味觉,都是以娱乐生活为中心的杂志,很不小心我们拿到了投资,拿投资跟做杂志没有任何关系。现在所有投资商关注的都是发行平台。不知道这里面有没有投资商在,我个人感觉投资人的眼光有一点点问题。其实我觉得更大力度应该下在杂志本身的制作上面,如果没有一本好的杂志何来好的发行平台。现在算下来几千万美金投在几个平台上面,几个平台上杂志加起来两百本,我觉得很好玩。

  我们在做电子杂志的过程中,我们在做娱乐嘛,POCO第一期突破了一百万。当我第一次看到财经的时候我也认真读完了,但我想像我这么傻的人会有多少人把这个全本读完,但是我今天看完很吃惊。电子杂志没有一本是垃圾杂志,现在中国人眼中看到的杂志基本上给各种各样的垃圾杂志充斥住了。大家觉得电子杂志谁都可以做的,只要有几个美工拼凑在一起就可以做电子杂志,其实各种色彩、主题其实有深厚的杂志底蕴的人才能做出来的,这是我个人从2004年到现在逐渐摸索出来的道理,其实在传统领域上已经做得非常好了。

  从跟财经合作我觉得对我们平台来说是很大的丰富和帮助,我们的平台其实更多的是倾向于娱乐类的。接下来我们还有很多类似财经这样的传统媒体也会进入我们的平台,平台的内容上也是五花八门,但是我觉得这里给财经的一些建议,我觉得寻找杂志发行平台,我觉得应该寻找一些匹配的,杂志平台上的发展其实也是应该垂直化的,应该是有重点的发。比如一个专门做体育类型的发行平台,你放个财经上去绝对是没戏的。

  《财经文画》我觉得在制作编排上面应该可以和互联网进行更深的结合。说到这次的主题,网络电子杂志的挑战。很多媒体都在讨论,很多人说电子杂志的挑战来自于传统媒体,其实我觉得这是屁话,我觉得传统杂志也好电子杂志也好,应该是一个互相把饼做大的过程,刚才我们私下讨论的结果就是电子杂志没几个人知道。其实我觉得这个门槛一方面就是习惯下载用户的行为比较少,大家都喜欢及时阅读。还有因为有太多垃圾杂志的充斥,所以我觉得杂志要做好一方面是杂志品牌本身的运营,还有我们要做的,下星期我们会推出杂B2B的运作,哪怕是一百兆的很快就可以下载下来。POCO做到现在,从下星期开始只要有一个小的插件你的杂志就可以在IE上面浏览,我觉得这是对普通网友很大的变革了。因为网友习惯在浏览器上看,当你打开浏览器就可以及时的看到《财经文画》这本杂志,我觉得这是对品牌的很大帮助了。所以我希望在以后的日子我们能够做更多的为你们服务的服务。谢谢!

  主持人:谢谢汤总!像POCO、Xplus这样的杂志平台对我们的大力支持,如果姚总你们的风险投资用不完的话可以考虑一下和我们进行这方面的深度合作。

  非常感谢以上嘉宾的精彩发言!下面我们将迎来一个非常激动人心的时刻,《财经文画》自2006年1月1日创刊以来短短四个月我们的单机下载量就突破了一百万,我们很感谢读者对我们的关心和厚爱,为此我们从5月8日开始,联合十几家网站,以及高校,发起了“寻找《财经文画》第一百万个幸运读者”的活动,凡是下载了5月8日到5月14日的《财经文画》,并且填写了调查问卷的读者都有可能成为我们的幸运读者,这些读者我们随机抽取了一位由他来作为我们第一百万个下载读者。这位读者是谁呢?有请我们第一百万个幸运读者刘翔,和我们的奥运冠军是一个名字,有请刘翔。

  下一个环节就是由我们阳光财经网络集团中国区营运总监、《财经时报》总经理王国胜先生,为刘翔颁发我们一个获奖证书,奖品是我们提供一台平板电视。谢谢!

  我现场有一个问题想问刘翔。我想问一下你是从事什么职业的?

  刘翔:我也是从事互联网职业的,做一个旅游资讯分享平台的公司。

  主持人:我想知道你是从什么时间开始知道我们《财经文画》的?

  刘翔:因为我在去年开始就阅读《财经时报》的纸报,在纸报上面看到了后来《财经文画》的消息,所以也在《财经时报》本身的网站上去下载这个杂志。因为我可能从第五到第六期开始下载的,每次感觉读《财经文画》电视杂志的时候是一种视觉和听觉上的享受,因为有背景音乐、有很好的FLASH,读起来感觉非常好。我也想作为读者提我自己的一点点小的建议,可能刚才POCO的姚总也说过,在阅读光盘杂志的时候可能和互联网的互动差了一点,比如我阅读某一篇文章的时候我当时可能发表一些评论,比如这篇文章好还是一般,如果当时的杂志界面能够和互联网互动起来,我觉得能够把读者的心声更充分的体现出来。

  主持人:谢谢刘翔,谢谢!

  以上是我们的嘉宾演讲的段落,其实电子杂志不仅是传媒领域的一次发展,实际上也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下面请出搜狐IT《老虎专访间》的主持人陈虎,由他为我们主持一次高峰对话。

  下面请出我们的对话嘉宾,他们是:

  搜狐网副总编方刚先生

  阳光财经网络集团中国区营运总裁、《财经时报》总经理王国胜先生

  电子杂志平台杂志中国总裁朱人杰先生

  Xplus副总裁林益发先生

  中国人民大学传播学教授喻国明先生

  洋话连篇影视公司总经理孙震先生

  有请各位对话嘉宾前台就坐,下一阶段我将把话筒交给陈虎,谢谢!

  陈虎:谢谢大家!我是陈虎。

  刚刚他们讲了一些有关新媒体的问题,因为刚刚一些嘉宾发言之后大家比较感兴趣的是电子杂志这个新的平台最终发展下来和传统媒体、网络媒体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今天有传统媒体做电子杂志的,也有不是传统媒体做电子杂志的,有喻国明教授,还有网络媒体,几方面的代表都在这里,所以这个问题想从这么一个角度提出来,就是说电子杂志做起来之后边界到底会是什么样的。就像刚才刘翔说的,我有一个困惑,在互动上面电子杂志这个形式的互动跟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都不一样,就是说对于传统媒体来说做这个形态会不会形成一个左右手互搏的境况,在经营上会不会形成这样的处境?对POCO、Xplus是怎么定位自己的,将来是一个点缀还是说能够形成半壁江山的形态,跟传统媒体、网络媒体分这么一个蛋糕?

  王国胜:这个问题我们一直也在探讨会不会把精力分散,但是从我们推出《财经文画》和《财经时报》纸报共同在经营和发展过程中的时候,突然发展是一个非常好的支撑,因为在我们媒体方面是把最有效的信息传递给读者,我们会宣传最好的传播方式,所以我们对纸报来讲《财经时报》是在25岁到45岁这样的一个人群中去读《财经时报》。但是有很多资讯提出一些观点,希望更多广泛的读者接受,我们就和《财经文画》阅读习惯的读者又有了一个新的突破,就是我们在互联网上去阅读《财经文画》内容的一些网民们,他们的年龄结构就明显的发现了年龄是更年轻化,但同时范围更为广泛。

  我想作为《财经时报》纸报来讲如果发行一百万,就意味着我的发行成本和我这张报纸的运营能带来多大的压力,但是如果说我的财经杂志能发行一百万,现在看来特别有效,而且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达到这样的效果,首先从渠道上来讲它们之间是非常互补和支撑的。

  但另外一点,我们作为一个内容提供商来讲,我们把自己有效的内容用了不同的渠道进行传播,不存在说自己博弈的过程,而是更好的利用各种渠道传播我们自己的内容、提升我们的品牌形象,这点来讲是完全没有存在博弈问题的。

  朱人杰:首先我讲一下大家有可能不是真正了解什么是电子杂志,有可能大家把电子杂志和电子书还有一些混淆,真正的电子杂志是专业的内容加上专业的技术,再加上互联网的特性,才产生了电子杂志。真正的电子杂志当中我觉得技术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要如何传统媒体的版权,这是非常大的问题,因为传统媒体最大的问题就是怕文章和照片被广泛的传播,还不知道是谁传播出来的,这就是最大的问题。现在我们有版权对这类的杂志进行保护。

  当在线下买杂志都是文化的体现,比如一直阅读你这本财经类的杂志会花钱买,所以这也是为什么财经类的杂志和《财经时报》能够有品牌化的招力。在网络上面我相信电子杂志也是非常大的媒体,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可以兼容传统媒体,可以保护传统媒体的版权,可以把传统媒体带到互联网上,会根据特性来发展,相信绝对是一个新崛起的非常大的蛋糕。

  接下来下一步电子杂志的发展会不会有一些比较新的运营模式产生?比如现在互联网提倡一种用户产生内容,我今天看到一个消息说,像解放日报集团开展电子杂志的时候也是用这样一个形式来做,将来运营模式上有没有可能由用户来做,当然这是一部分了,最后大家利益进行分享,你们有没有考虑到这些?

  朱人杰:其实这个我们早就考虑了,刚才我已经说了用户对电子杂志的了解还不太多,非常少,在座的可能70%、80%的人都没有看到电子杂志,在你们印象当中电子杂志有可能就是电子书,把书里面的内容扫描到电脑里面去,就是电子杂志,这是完全错误的。所谓电子杂志一定要有专业的技术,加上专业的内容,通过互联网发行。

  刚才您说的内容像解放报业集团的殷总说过两句话,说现在的报纸是死一家一家,第二句话他说要办就办电子杂志。作为传统媒体报业集团他们也非常看好新的电子媒体,现在他们也在推出自己的电子杂志,在目前这个阶段来说更多的是传统的媒体和大的报业集团提供相应比较大的内容。用户这块也是我们电子杂志平台的任务和使用,我们开发了更多的软件,让更多的用户使用这些软件自己自发制作电子杂志交流,因为现在用户制作电子杂志没有非常成熟的技术在那里,他们没有办法做真正的电子杂志。

  我回到刚刚的问题,我觉得现在肯定在目前这个阶段一定是主流的传统媒体、电视媒体跟报业集团制作内容制作相关的电子杂志。接下来当我们的技术更加成熟以后,当电子杂志被更多人接受的时候,会有更多的用户自发的提供内容,这也是技术上的问题。所以我觉得电子杂志现在发展最主要的还是怎样把这个技术更成熟,像姚总说的让更多的用户自己做、在线直接浏览等等这些方面。

  陈虎:从网络媒体来说请方刚谈一下。

  方刚:其实我刚才听这个会也挺有感触的,因为《财经时报》和搜狐财经合作很多,我们也是能够体会到《财经时报》在新媒体运作上的一些努力和新的探索尝试。

  前一段我一直在思考两个问题,不能说是思考,因为我也是媒体的人,我一直在关注这方面的信息,第一个问题,做媒体行业的公司是不是发生变化,第一个是GOOGLE,GOOGLE是一个媒体公司,可能大家现在在网上看到另外一个公司微软,现在还不是很清楚,未来可能越来越不清楚,未来可能会变成一个媒体公司。可能越来越看到这样的情况,第一个就是说谁会再加入媒体这个行业,所以我觉得这个里面我只是举两个例子,在这个冰山下面还有很多很多这样的情况。有从渠道商变为媒体的,有从独立软件变成社会化软件媒体的,有过去是纯粹做交流的后来变成媒体的,有中国移动这样的公司,中国最大的媒体是谁?我想肯定是中国移动,里面产生了多少多少内容。这个角度来讲我觉得正在发生变化,为什么陈虎在搜狐主持一个新媒体的访谈节目,这可能是当初互联网作为新媒体时代的时候已经完全不一样了,由于技术的变化、由于交流通信各个产业链的加入,发生了变化。

  第二个问题,内容和渠道到底谁重要。我想这是永恒的话题,永远没得完。我个人的观点我觉得还是内容更重要,比如说可能从音频到视频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现在在隔壁隐隐约约听到音乐,这个隔壁是搜狐的大演播室,在做搜狗网络超级女生五进三的新闻发布会比赛,其实这就是内容。

  大家众所周知搜狐现在是2008年奥运的网络提供商,搜狐也买断了世界杯的网络权。搜狐还有一个博客产品。从BBS、“我来说两句”、“我音我秀”等等角度来讲,其实现在内容显得非常非常珍贵,网络增加了很多新的东西。内容和渠道博弈过程中,内容可能会产生在新的互联网向多媒体个人化发展过程中会非常重要。我个人的观点说希望我们可以做一些探讨,不妨从电子杂志角度来讲往前看,今天喻老师也在这儿,可能会跟大家分享更多的东西。

  陈虎:喻教授是怎么看?因为媒体有权威必然会垄断资源。

  喻国明:今天很高兴有这样的机会。实际上网络媒介危机一点也不比传统媒介更低更少,事实上传统媒介的危机还是存在的,占有主流的资源、占有主流的传统平台、占有主流的影响力,这样的角度下、这样的背景下遇到的问题也好、困境也好,现在最大的市场份额还是他们,最大的影响力还是他们。尽管我们从技术的角度、未来的角度来说,新兴的数字化媒介有它的前景,但实际上我们目前是处于边缘化的角度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所以现在看到大家这么有信心我觉得是非常好的事情。

  从发展的角度来说当然数字化的媒介是有发展前景的,包括传统媒介和新兴媒介之间绝对不是谁吃掉谁的问题,是互相融合的问题。但是融合每一种类型的媒介生产方式不一样、价值取向不一样,但是在未来的平台上都有自己的价值和位置,当然这种位置过去传统媒介全面的覆盖、全面来讲成功的媒介实现变得更加细分,每种媒介占有擅长的那部分。

  从数字化媒介未来发展角度来说我觉得有几个基本的原因:

  第一,数字化技术之所以有它的成长性非常大的前景是在于,它在消解着很多传统的限制、传统的边界,比如说消解传统媒介的介质,使数字的内容可以通过这种形式呈现出来,在消解过去各种媒介不对称的关系。现在任何一个人只要对一个事件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声音诉诸于大众的面前,等等有很多消解,表现地域限制的消解。甚至包括数字化的,比如搜狐不可以自己直接采集新闻,但是我在我博客上面写自己今天看到了什么、拍到了什么照片,难道就不是发布新闻嘛,这个难道也要批准嘛,也就是在消解制度和各种游戏规则的限制,所以带来的变化是非常大的。

  作为数字媒介作为一个产业我觉得有两个问题是需要解决的,一个就是内容,现在指内容为王,这个内容是宽泛的。比如赢利模式这方面,就不仅仅是外在的贴上去的,你的内容本身就是一种模式,也就是说必须要通过你内容的互动、内容的交互产生更多的商机、链接更多的商业服务资源,这时候就有不同于传统媒介新的媒介模式,我们现在不仅仅是像传统媒介一样制作好的内容、好的文章等等这些东西,实际上这个内容是把更多的商业资源、社会资源串在一起,在这样一个串联过程当中形成自己的价值、形成自己的商机等等,我觉得这是一个需要扩张的思路。

  另外,就是内容的原创。我们现在这种内容的创作方式,主要还是建立在对传统媒介内容的采集、编辑、整理这个上面,这应该说是有很多问题的,这不是我们数字媒介、网络媒介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所在,要依靠它永远是有一个软肋,像去年十一月份都市报的总编辑在南京开一个会,发表“南京宣言”,说以后不给你们了,要给也五十万、六十万,你说五十万、六十万给一家给得起吗,可能给得起,给几百家、五千家可能就给不起了。最好我们可以自己采制新闻,过去的企业是可以自己采制新闻的,中国有一个限制,但是形成自己赢利模式了吗?也没有,所以这不是允许不允许你采制新闻的问题,因为我们过去生产方式、把关方式都是传统媒介基于比较有限载体的精品式的内容生产方式、把关方式、制作方式,这种是以小搏多的,而网络最大的特点是海量信息的储存、链接、互动,这是网络自身的特性。因此网络的内容一定是不能用传统媒介的生产方式生产,用这种方式生产就不是基于网络的原创,因此必须找到基于网络自身技术的原创方式跟内容的原创方式。

  两个月以前我写过一篇小文章,就讲这个内容,所谓的全民出版、全民消费这样的问题。也就是说我们写我们来消费、我们来享用,比如像“微机百科”的生产方式,最大的特别跟传统的百科全书不同在于,最大的利用了资源,不是一个人完成,是全社会共同完成。第二是活的,可以进行有机的重新排列,这就是基于网络技术原创。用这样的思路形成网络的生产方式,我认为这是网络独有的,传统媒介想学都学不了。比如“春节一日”,可以在上面搞一个征文,号召全体华人在春节那天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传统媒介可以找一百人写这个东西,但是我们可以汇集到一百万人、一千万人,我们所找到的东西是更加有百科全书式的模型,它的价值比传统的一本书大得多。

  比如说大的新闻在线,所有的人都可以成为报道者,我想奥运会的时候,真正的是我们无所不在的博客、播客等等,因为一个传统媒介再有实力可以派五百个记者去、一千个记者去,也不可能在所有地方都有自己的人、都有自己的眼睛,所有只要有人的地方、有手机的地方就可以实现上网,这样的媒介英雄在2008年的时候应该会非常大的作用。

  比如北京人都很喜欢说笑话、说段子,你也可以用网络的生产方式生产。比如先给出一个情境,你让有智慧的人去接龙,比如什么叫有面子,人说布什请你到白宫做客就是有面子,你按照这个思路往下接就行了。比如说你到了白宫做客白宫的电话响起来了,布什说两个小时再打,这多面子啊。有人说这不算最有面子的,最有面子的是布什总统拿起电话说,阁下,这是找你的电话。比这还有面子的是,你拿起电话,你说总统先生,请回避一下。这就是网络所独有的,用这种方式去组织我们网络的内容生成,我相信这是我们的出路之一,原创性的出路之一,这是不同的。

  我们现在需要找到的是把大家写博客、做播客的积极性,这样一种自我情绪、自我情感的表露,变成为社会的生成、为他人的生成,我们作为一个企业、作为一个产业需要找到一个接口是一个转化平台,找到了这个接口、找到了这个转化平台,我们网络这样一种原创性的生产方式就真正的建立起来了。我觉得是这样的。

  陈虎:喻教授刚才说的特别符合互联网的竞争,在互联网上面每一台电脑都是平等的,所以我们做互联网的媒体无论是电子还是网媒,其实喻教授刚才说的就把基本的一点拿出来了。

  从传播学来说,需要有一个人来把关或者质量上的筛选,因为读者的需求本身是矛盾的,一方面需要多元化,你给我提供尽可能多的选择,但是另一方面只有有限的时间,希望读到最精炼、权威的,他本身的需求也是互相矛盾的。无论我们做每一种媒介介质也好,怎么样同时满足他这两种心理需求呢?请大家谈一下。

  喻国明:这种筛选当然有两种方式,一种就是传统的方式,有几个有特定价值关的人坐在这里,我觉得你这条好这条不好,这条是反动的或者看着不合适的、不符合道德标准的,把它给删掉或者弄到什么位置上,这是一种方式。但这种方式在多元化的网络环境里面是不大适合的,比如像新浪、搜狐现在新闻制作方式其实很大程度上还是传统媒介的制作方式,而百度、GOOGLE,之所以很大程度上比新浪、搜狐这样的网站内容上面有一些先进性就在于,在网络上利用了自动搜索和自动排列的技术,事实上自动排列是有它的价值的,为什么?尽管里面的指标也是由人来掌控的,但是毕竟比有一个特定价值观的人这种价值的宽容度要大。因为我们现在处在多元化的社会,对你来说最好的排列、最好的标准,未必对我来说是最适合的,所以我们之间是有不同的,所以传统媒介是有自己特定的诉求对象,就是这群人认定这种文化就喜欢看这种东西,因为单纯度很高。而网络是一个宽容的东西,更加呈现多元化,所以它的内容信息筛选方式更大程度上要跟流行文化、流行心理,大家普遍接受宽容的东西要结合在一起。所以是可以用网络的自动技术做这些东西,当然不是说谁都永远放在第一上面的,其实可以可以用顶这样的东西,可以通过反馈把大家认同高的东西放在前面,这是技术的问题,不是具体能不能操作的问题。

  王国胜:喻教授刚刚讲的这些对于我们产品制作有了很多明确的方向,所以很多困惑都有了答案。我们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特别是做电子杂志期间一些技术提供商给了很多新的技术,我们也在想办法来实现把技术和阅读产生最大的利用率的问题。

  比如我们现在正在还原一些电视上的节目和电子杂志的互动,我们原来高端访问的时候就把《杨澜访谈录》还原到报纸上的时候,经常把整个的过程录下来,然后再精编,然后放到报纸上,受版面的限制,不管什么样的节目都会放到一个版、半个版的规模。

  后来我们做电子杂志就感觉到,把阅读的视频嵌到整个文章里面,后来发现谁会在这么小的视窗里面看25分钟的节目呢,后来我们想把已经放好的文字阅读方式的《杨澜访谈录》放在报纸上,把对话精彩的方面放在互联网上,这时候发现会挑选自己喜欢的东西去读,不喜欢的就可以不看,甚至我们给他提供的是可看可不看。电视受时间的限制,另外看电视的时候必须从头到尾,可能精彩的部分可能他这一生最关键的节点的时候,正好前面大量15分钟的铺垫最后才能进入自己想看到的部分,还得等这个时间,也不知道哪句话会错过。有这种阅读方式之后,我觉得确实是这种技术和阅读效果的互动。

  刚才喻教授提到的第二个问题原创内容如何通过这种介质发挥得更好,互动性我觉得是一个特征了。我觉得刚才最大的启发就是那个笑话,大家的掌声我估计有60%是刚才喻教授刚才接电话的笑话,谁有面子的问题。我觉得我们电子杂志的阅读方式就可以开这么一个栏目,在我们电子杂志的阅读群体当中谁最有面子,咱们可以用这种每周一期把最精彩的问题汇集在一起,通过网络。刚才刘翔也说了,他想发表观点没地方发表,不能用最原始的办法写封信给寄过来了,我觉得互联网的价值就不能体现出来。

  我觉得今天上了一堂课,前半部分是对一百万读者的回报,后半部分是未来我们《财经文画》更深刻的体会,必须让我们对电子杂志的方式进行继续的革新,这种革新依赖咱们平台的技术,但也依赖于网络的支持,同时喻教授还得长期关注我们,这个想法对我们来讲确确实实能把电子杂志变成有依赖度的可以认真阅读的,才会增加我们的流量。大家老说没有人看,问题在于我们的内容是不是精彩,特别是我们有原创内容基础上的媒体去做电子杂志的时候,我们更应该把内容做好,我们现在回头想想确实得加大这方面的投入了。原来我想有《财经时报》这些记者、编辑写的稿子编编就可以了,现在看来不能这样,还要更深度的挖掘。我们新招了几个记者,没有想到任务这么重,还得继续。要把阅读的读者变成我们的记者,我觉得这是很重要的。

  陈虎:这种交流能不能够做到呢,在技术上?

  朱人杰:这些都是最基本的。

  方刚:我感觉到咱们这几家,包括姚鸿他们,其实都是竞争对手,其实电子杂志里面的道还是挺深的、谁也挺深的,这几家竞争对手是不是可以讲一讲,自己对于电子杂志的理解、怎么给市场发展作一些事情等等。这是我提的一个建议。

  陈虎:因为刚刚听姚总一说竞争有点同质化了,您看来是否同质化。

  林益发:其实Xplus两年前是最先做电子杂志技术合法性平台的公司,这两年其实对我们来讲是摸索的过程。任何内容必须通过某种形式或者某个发行渠道或者平台才能到达读者或者是客户,这样一个产业价值链其实在传统媒体也好、在网络媒体也好其实都是不变的。

  电子杂志的平台应该怎么样形成?后来我们发现其实在内容方面当然最终的目的还是希望主动的加入,最早一开始当大家还没有看到这样一个趋势的时候,其实最早我们希望能够降低发行的门槛,所以我们一开始有很多这样的制作公司或者自己要在网络上创业的人,开始在里面做电子杂志。经过这两年的努力我们发现,开始的时候像《财经时报》,因为《财经时报》是在财经业界是首屈一指的媒体了,加入确实得到了很好的成绩,与我们原来的想像差别是很大的。我们原来一直想,在初级两三年还是娱乐化为主的电子杂志内容,现在看起来已经改变我们的想法了,看起来价值在形成当中。

  Xplus当时选择的,不可能内容和平台都做,因为我们的角色扮演的问题,我们希望做专业的平台。专业的平台要做什么事?除了在内容提供价值上面,要提供一个真正能够创造价值的价值链。

  举例来说,原来我们的广告销售方式,传统的广告销售方式销售的时候常常是夸大的或者不实的发行数字,在里面很难去真正查出到底你的内容多受欢迎,我们最早的时候希望能够在这个地方利用网络互动的特性把消费者的阅读习惯做完整的记录,像《财经时报》我们可以《财经时报》这本杂志到底有多少读者读过,刚刚王总提到现在的记者压力很大,因为所做的栏目每个礼拜到底有多少读者来读,这是过去做不到的。

  比如有的杂志要做调查,以往要发问卷调查。现在电子杂志可以做到用鼠标就做调查,根据Xplus的经验,最高可以到10%几,这是传统媒体所想像不到的,慢慢的我们希望在应用上面可以产生更多这样的附加价值。接下来是广告销售的价值链,举个例子GOOGLE为什么能打败雅虎,GOOGLE直接打到了中小型客户解决广告销售的问题,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在这块再做创新,能够提供这样的广告销售方式。就像我们之前一个座谈会跟几家杂志的老总在谈,比如瑞丽、时尚的老总在谈,他们也很认可,传统的广告销售方式一到网络上必须有真正的互联网的销售方式才能体现它的价值,才能代表互联网的创新,我想接下来不管是电子杂志的平台也好、内容提供商也好,大家应该去思考的一个问题。

  王国胜:我想再补充一点,现在咱们探讨这个问题已经很明晰了,我们是作为内容提供商,我一直在讲内容为王,我做了十多年新闻一直希望肯定的就是“内容为王”,后来我们考虑发行渠道,我们发行渠道的人跟我讲“得渠道者得天下”,有渠道的发行量才有生存空间。后来经营广告的时候就告诉我“衣食父母是你的受众、你的客户”,客户是上帝、是你的衣食父母。最终媒体归根到底目标指向就是受众,我们现在都认为自己不错,渠道认为很好了,我觉得我们的内容提供也在不断的完善中,真正的受众我觉得可以讲一讲。

  孙震:我觉得各位是深谋远虑,我们前段时间在跟Web2.0的风,我觉得那是单项的突破,我觉得你们现在谈的另外一个突破,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你们刚才讲到的有些东西我是发言不了的,我是从事电视媒体的,我在电视台从事了12年,现在更多的从事包括网教育的节目转型,我因为在电视方面有很多借鉴,我觉得刚才有几位专家说的非常正确,包括《财经文画》的推出,包括刘翔这样的观众,为什么没抽到我?因为我从来不看。

  刘翔岁数多大?

  刘翔:27。

  孙震:30以上的网络消费人群,因为我相信我的消费能力比他强一点,但是怎么吸引这层人来看,因为《财经时报》我是看,但是我确实也看过《财经文画》的一些小的版缝的广告,但我从来没兴趣,是否你们可以主动的营销,比如你们可以主动的来发,传下来的肯定不是电子邮件,可能是打一个包,然后怎么样去阅读。

  我觉得是这样的一方面是主动的,因为国外有一种概念就是主动的抓住我的核心阅读层,刚才那位数字100公司的小姐讲了很多,像基金的东西,我以前没有需要,现在随着公司做大了有一些闲散的资金、包括避税其他方面的考虑肯定有需求,但是限于个人时间的问题确实找不到合适的机会,而且另外,现在中国银行相对低层次的运作水平,我不是说刚才工行的层次,从来没有找过我,从来不会主动的去营销。这种困顿的局面应该由媒体作为桥梁来解决的,因为媒体所生存的价值在于解决不同产业之间的桥梁沟通作用,因为在这个渠道方面谈渠道谈渠道,我觉得整个营销方式的革命已经来了,已经不是等的营销了。

  能不能你们说我们发出去一亿个电子杂志,怎么比如通过刚才林先生说的Xplus的技术能够体现阅读量的真正的数据反馈回来,有多少人是30岁往上的,大家进行了很多的探讨包括创业也好、包括你们做的很多事情也好,我们不能说对年龄有所歧视,但是我觉得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非常重要的指标。这种人群对于信息的呼吁,因为说白了我觉得我今天是最为白目的一个人,在利用面前我节的很渺小,除了体积以外。我觉得跟你们学习很多东西的同时,我觉得你们在某些方面确实有所忽略。包括您刚才说的所谓的《杨澜访谈录》,我从电视媒体的研究上来讲,我看很多国外的财经,比如说包括CNBC,我觉得他们新闻评论的方式是非常好的,他是一种相对来说剖析很深、很透了,政治上的东西在国内不应该触碰很多了,作为《财经时报》有非常多的资源。

  我毕业的时候进北京台做《财经报道》,我那时候了解了很多所谓国内的内幕,我知道有很多很多的商业机会是一般老百姓抓不到的,你们的记者其实能够看到很多内幕,我就想了解一个问题,是否在你的审验标准上电子杂志是否能降低标准呢,相对来说,因为有可能电子杂志的目标读者群不是40岁、50岁以上的人了,你可以降低你的产业标准,有可能把尺度放宽一点,对我们这层人就非常有吸引力了。比如基金真相,所有的基金都是有分类的,有能做有不能做的,但是所有基金的营销人员是层次很低的,从业人员相对来说还没有到达那个水平,但又不能让基金人跟每一个我这样的人对话,那不现实,所以你们能不能把基金经理的基金真相做一个访谈。我刚才看的郭德纲,我一点兴趣没。因为财经嘛,要针对这部分人感兴趣的东西,我要理财把真相告诉我,谁能帮我,谁亏了,谁在套钱,谁在真的做事,你得告诉。

  还有一些,比如中国的银行政策、贷款政策,包括新的中小企业的优惠政策,谁在做,哪个层次在做,有非常多的一些东西。包括我们这些人很清楚的企业类型的主题,避税怎么避,这个很正常,怎么理财、怎么避税,这些都是很深入的话题。你可以抓住真正的金矿,金矿真正的抓住了,就是这层人所关心的问题,当然我不是说否定刘翔,因为刘翔也是在自我创业。

  王国胜:这个想法很好,以后在实践过程中好好想想办法。

  孙震:比如和基金的一个合作,真正把基金的真相告诉我了,像刚才喻教授说的那样,这个互动很有可能销售一百万给我。

  陈虎:还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林总刚才说的Xplus的观点。

  王国胜:现在的营销模式已经很明显了,我们广告的投放是一种营销方式,另外按照我们渠道未来的发展方向,对于一些筛选过的精品受众是要有收费阅读的,早晚肯定会有一个收费的过程,这就是一种营销模式的探讨。我们现在给大家全方位推完的时候带来的影响,最终还是回归传统媒体的经营,营销力的营销,还是经营影响力,所以靠广告的效果、广告的拉动起作用。

  陈虎:其他的电子杂志在尝试订阅。

  王国胜:我们现在是免费,但是我们现在的收入是靠广告,而且现在广告投放也明显的越来越在扩大,而且品牌提升都很好。我们现在就在解决一个现实问题,销售手段可能他们是渠道销售,我们广告销售原来只在报纸上能做的广告,现在是动态的,现在电子杂志的广告也是基于新技术。我们可以是互动的广告形式,比如一个款新车,我们这款新车可以换不同的皮肤,但是其他传统媒体,电视上多少广告才能这样展现,而我这个形式都有很大的改变。

  孙震:广告规模大概是多少?

  王国胜:广告规模我们现在头三期广告全都是靠原来我的广告资源投放的,从纸媒转过来的,从第五期下载量五六十万的时候就开始有一些广告投放,我现在的广告收入完全可以保证我的运营。但是和其他的电子杂志不同点在哪儿,我的团队是经营报纸的、经营电视平台的广告团队是完整的,所以我是基于传统媒体的优势做电子,我是这样的营运模式。

  为什么今天要开这样一个论坛,很多问题是要解答,因为思路并不清晰,所以我们要开这样一个论坛,我们也在找突破。

  陈虎:最后一个问题想问一下喻教授,电子报纸或者电子杂志他们出现之后谁更有优势呢?无论是传统媒体、广告媒体都在关注这方面。

  喻国明:非传统媒介反而不受限制,市场线路更加清晰,反而做起来会更加有创新、更加活跃。但是在中国主流的资讯,涉及到实证、涉及到文化、涉及到利用冲突等等是有制度安排的,现有的制度安排当中传统媒介还是有某种先天的垄断,而且现在目前传统媒介还有自己独特的优势,比如对于资源、对于品牌这样的本身目前还是有它的优势的,所以从这点来说如果做这方面的内容,就中国的国情而言还是传统媒介,往这方面发展有优势。

  我现在在一些论坛里面也经常讲,我们传统媒介现在正是改革采用新技术最好的时机,因为一个改革是有机会点的,这个时候是一个机会点。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还有实力、我们还有资源,不要等到国企被掏空了,完全成为垃圾的概念的时候再改就没有点了。

  陈虎:会不会像《财经文画》既有文字又有画面,像网络媒体都会在文字、视频上面都放进去,这样像文广集团办了《第一财经》。

  喻国明:其实真正像电子媒介、电子杂志这样的真正能够走出路径,不管是我们目前的媒介还是搞技术的,包括说到微软,包括说到一些商业的部门,一起进入的时候才能把整个资源盘活,因为要做这个事情不仅仅是技术,是一个更大范围内的社会资源的整合,才能形成新的赢利模式。

  比如刚刚王总讲到的还是基于传统的模式,假定现在比如说手机,因为最近大半年我们做手机的增值服务做的比较多,手机的增值服务里面比如说就一个GPS全球定位,就可以有很多互动,在500米的范围之内我想上厕所在哪儿上、我想吃饭在哪儿吃、我想加油在哪儿加,我发一条信息联通要收我的钱,但是我到那个地方还是打折,那个饭店还得给联通介绍客户的费用,这个赢利模式只要跟实体的物流或者商业部门能够勾连之后就有更多的赢利价值出现。

  主持人:今天的活动到此结束,欢迎大家能够进一步关注我们的《财经文画》和《财经时报》,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丁潇)



共找到 个相关新闻.

我来说两句 全部跟贴(0条) 精华区(0条) 辩论区(0条)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热门财经特别推荐

相关链接





搜狐短信 小灵通 性感丽人 言语传情
三星图铃专区
[周杰伦] 千里之外
[誓 言] 求佛
[王力宏] 大城小爱
[王心凌] 花的嫁纱
精品专题推荐
短信企业通秀百变功能
浪漫情怀一起漫步音乐
同城约会今夜告别寂寞
敢来挑战你的球技吗?
 精彩生活 

星座运势 每日财运
花边新闻 魔鬼辞典
情感测试 生活笑话


今日运程如何?财运、事业运、桃花运,给你详细道来!!!





月亮之上
秋天不回来
求佛
千里之外
香水有毒
吉祥三宝
天竺少女

上证 沪B 中300 深成 深B

股票查询


频道精彩推荐

·安南访问中国等亚洲五国
·强台风珍珠登陆沿海地区
·社会主义荣辱观
·2006世界杯 姚明 王治郅
·2008奥运会 NBA 科比 F1
·凯美瑞 思域CIVIC
·大众速腾 华晨骏捷
·我的女孩 王子变青蛙
·清华紫光 瑞星 S.H.E
·新农村建设 加息 油价






约定
爱如空气
离歌
江湖笑
城里的月光
太委屈
迷糊娃娃可爱粉红卡通
四季美眉给你最想要的

搜狐分类 ·搜狐商机

财富八卦

·商品渐丰 走进真实朝鲜
·领导人获赠的外国珍宝
·啥是登峰造极的豪华房车
·叫价2.5亿中国第一别墅
·北京最早出现的美女广告
·领导车队出行的特殊待遇
·教师是怎么买得起别墅的
·最不要命的十种工作(图)
·中国公路奇观令人看傻了
·06最新版央视美女排行榜
·作呕的烧鸡加工全过程
财经专题推荐

·新农村建设 权证 油价
·深圳高峰会 人民币升值
·海外上市 股权分置改革
·重启IPO 医改方向之辩 

24小时点击排行



设置首页 - 搜狗输入法 - 支付中心 - 搜狐招聘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联系方式 - 保护隐私权 - About SOHU - 公司介绍 - 全部新闻 - 全部博文
Copyright © 2018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搜狐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contact.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