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有眼光的企业家已经看到,跨国公司抢占中国市场新一轮争夺战已经拉开帷幕,交战双方就是外国跨国企业和中国本土公司。一条战线上,少数几家中国制造商以惊人的速度开始在外国市场占据优势地位;另一条战线上,更多西方和亚洲跨国企业已经成为中国的行业领导者,并开始将中国视为第二本土市场。
随着时间的推移,全球商业竞争模式正在发生剧变。这一点,在经济持续发展的中国尤为明显。近年来外国私人资本运营公司盯上了资本不足、但却有一流系列产品的中国制造商,准备出资收购之后把他们打造成全球性企业。
视中国为第二本土战场
与日本商人不同的是,西方公司,例如通用电气公司愿意把发电机技术交给中国,以换取进入中国市场的途径。现实情况是,跨国企业在中国市场的创新速度正在超过本土企业,并占据最佳分销渠道,最终它们就能从市场增长中抢得先机,从而遏制本土企业的成长。诺基亚、摩托罗拉和三星在手机生产领域与中国企业竞争时都采用了这种战略。柯达开拓中国胶片市场时也如法炮制。
通过“技术换市场”,跨国企业已经占据了不少中国市场的主导地位:消费品市场有宝洁和百胜餐饮,手机市场有诺基亚和摩托罗拉,半导体生产设备市场有应用材料和东京电子等。
尽管标有“中国制造”的服装、鞋类和快速消费品等占据了大块国际市场,但盈利的大头基本上属于境外公司。业内权威人士估计,中国出口的高科技产品80%的产值实际上落到外国企业手中。例如,尽管在全球750亿美元的笔记本电脑市场上占据了大半壁江山,但中国出口的笔记本电脑90%以上的产值以零部件和软件的形式落入到了跨国公司的腰包。中国只承担原型产品的生产和成品组装业务,即便是这些业务也主要让台湾公司抢走了。
创新是中国企业的弱项
西方跨国公司认为,今天中国公司感兴趣的竞争领域,主要集中在产品的成本和可靠性上,因为中国公司已经可以主宰这些领域。首先,这些领域的产品技术和生产方式已经广为人知、创新变革的余地不大。也就是说,产品的成本和可靠性远比创新更重要,而创新正是中国公司普遍的弱项。其次,这些简单、独立的产品不需要为客户量身定制或者系统合成,也就不需要精密先进的工程技术,不需要了解客户的业务情况,而按需定做也是中国公司的弱点。第三,这些小规模分散的市场上没有一个占统治地位的国际品牌,没有完善的分销网络,这样就给了不少中国公司提供了推广自己品牌的机会。
谋求新的垄断地位
根据对“珠三角”、“长三角”等地的调查,一些先前进入中国市场的跨国公司逐渐显现垄断态势。他们利用明显的资金、品牌和技术优势,千方百计谋求市场份额的同时,出现了不公平地阻碍同业竞争者、购买者或供应者等违反公平竞争、公平交易的行为,这对国内企业的健康发展和保护民族品牌十分不利。
事实上,世界500强企业中,有近1/3的企业选择并购国内企业的办法落户这个地区。与跨国公司早期在东道国建立新厂的方式相比,这种“买企业”的做法显得更直接,更具有渗透性。这些方式虽然一般不会大幅度提高市场的集中度,但如果并购的企业过多,所占市场份额过大,就会取得市场支配地位。
例如,跨国公司对“长三角”的扩张势头十分迅速,从他们选择的路径来看,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某一家跨国公司在我国分别并购同行业中两个及两个以上国内企业。美国柯达公司的并购行为就是典型的“通吃”,这家公司通过一系列并购协议,把除乐凯以外的几乎所有洗印材料和照相器材厂家收归旗下,以达到占领市场的目的。此外,品牌控制也是跨国公司迅速取得优势地位的一个重要手段。仅江苏省,近3年来,至少有10个以上的知名企业品牌被外国企业“吃掉”。
美国的可口可乐公司利用强大的资本优势,在国内设立20多家生产基地,仅用几年的时间就把其品牌完全根植到中国年轻一代消费者的脑海中,可口可乐饮料、浓缩液在中国的市场份额达到70%,具有明显的垄断地位。像这种洋品牌“一枝独大”的局面,对国内饮料企业的发展十分不利,市场公平交易就更难保证。
技术优势是跨国公司最显著的优势。目前跨国公司垄断了世界上70%的技术转让与80%的新技术、新工艺。为了不断强化其技术控制,维持高进入壁垒,跨国公司透过大量招聘国内科技人才,并购国内科研机构,在华开展研究开发,推出适合中国市场的新产品,以图保持其在中国市场的技术优势,构筑技术壁垒,谋求维持其市场优势地位。
有识之士呼吁,对跨国公司隐性垄断问题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当前迫切需要制定一个反垄断政策和反垄断法规,以遏制跨国公司在我国市场的垄断势力。
(责任编辑:单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