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今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如何抓住中央实施促进中部崛起战略的历史机遇,发挥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对于河南这样的内陆大省来说,招商引资无疑意义重大。
地处中国腹地,近亿人口,四大古都,"金十字架"的便利交通,异常丰富的矿产、土地和劳动力等资源,使河南的发展远景,正如它的无比辉煌的历史一样令人遐想无限。 但另一方面,河南区域优势和城市招商环境还并不被广大投资商所了解,以至于投资商在选择投资时还心存疑虑。
为此,中国贸促会河南分会、经济视点报、搜狐财经(相关:理财 证券)、中国人民大学中原崛起博士研究会联合推出"外商眼中的河南最佳投资城市"大型推介活动。活动旨在通过一系列评价体系和主题活动,展示城市风采,缔造城市名片,从而促进招商引资与项目成果转化。活动开展以来,社会反响强烈。为了让读者对河南城市的投资现状和投资环境有进一步的了解,同时,发现投资新高地,推广投资新高地,建设投资新高地。从即日起,《经济视点报》特推出"寻找河南投资新高地"高端访谈专栏,敬请关注。
济源市在河南18个省辖市中面积最小、人口最少,但在强手如林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显示出区域经济发展的蓬勃生机。其招商的做法和经验,值得各地借鉴和推广。为此,我们第一站选择了济源。
济源市长段喜中:新招商改变济源
●招商引资要三不怕,不怕落埋怨,不怕失败,不怕付出代价。没有这三不怕精神,就不敢干了!
●抓城市建设就是把它当作招商引资的平台来做。
●投诉改成服务,是个理念问题。顾名思义,经常有问题,才会经常去投诉,难道就不能主动把工作做好,没有投诉吗?
●高耗能企业我们限制,污染企业一概不能进。为这我们也失去了一些项目,但是我们毫不后悔!
●城市荣誉就是城市品牌,是品牌就会有效应。
济源,因济水发源地而得名,古时,愚公移山的故事就发生于此;如今,建设于此的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更让济源闻名于世。
但是,济源在大多数人心目中似乎还是豫西的一座小城。如果不是这么一组数据,外界依然很难相信济源市的经济发展已经取得如此之多的辉煌成就。
2005年,济源市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四项经济指标增幅居全省第一位;在18个省辖(管)市中,人均GDP排第2位,仅次于省会郑州。
2003年,济源的招商引资总额度是1亿多元,2005年突破18亿元,今年有望达到25亿元。
不足3年的时间里,济源的外来投资企业增加了100家还要多。而过去累计起来到2003年年底才37家。这一数字更是颇具分量!
沿济源环城公路行驶不到10分钟,公路两旁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不断映入记者的眼帘。招商引资正助推济源快速发展。
事实上,3年前济源的招商并非如此,“过去我们招商引资一组织就是几十个人,呼呼啦啦的今天一个城市,明天一个城市的做宣传。过后,人家对咱没有印象,咱对人家也没印象。”济源市招商局局长吕振杰介绍。
而现在,招商新思路已经在改变济源。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集中组织与分散小分队出击结合,这几种方法在济源的招商中屡试不爽。
神州康达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杨赟动情地说:“对济源市政府的感觉就是一个情字,如果我事业做不好,就觉得对不起他们的关怀。”
请来一家客商很容易,但留住一家却很难。要把济源做成“让人留恋的城市”就必须抓城市建设。本着这样的理念,济源被建设成了大气、秀气、灵气之城。
“很多人参观了济源以后都说,我们没想到河南还有这么好一个城市。”济源市副市长梁修群介绍。
在本次采访中,《经济视点报》记者偶遇一位日本客商,他用了两个“没想到”来评价济源:没想到,济源的城市建设与沿海发达城市相比差不多;没想到,济源企业的发展和生产出的产品与沿海发达地区也差不多。
两个月前,济源被评为“2006浙商(省外)最佳投资城市”,成为河南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市。一时间,众多海内外客商聚焦济源的发展。
究竟济源飞速发展的背后,蕴藏着哪些深层的原因?济源市委、市政府有着怎样的招商引资新思路?在招商引资的同时,济源又是如何兼顾城市建设?就一系列的问题,《经济视点报》记者对济源市长段喜中进行了独家专访。
7月21日,在宽大的市长会客厅里,段喜中对《经济试点报》记者——阐释他的招商理念。值得一提的是,原定一个小时的采访时间,竟意外地延长到三个小时,在段喜中纵横捭阖的解读中,济源的招商脉络,在我们眼前逐渐清晰。
“将政策性资金剥离出招商引资”
经济视点报:济源市委、市政府在招商引资上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什么?
段喜中:2004年,全面启动招商引资工作。过去济源说到招商引资,第一是外来投资,第二是政策性投资,银行贷款和国债都算到招商引资里去了,把这部分剥离出来,真正的外来投资,就剩下一两亿元了。这种观念一定要拧过来,建立两套指标体系:一是招商引资目标体系,另一个是争取政策性资金目标体系。
经济视点报:济源市政府有怎样的招商引资观念?
段喜中:济源发展有“两条腿”:“一条腿”是济源自身的投资,包括政府财政的投资,民间、社会的投资;另“一条腿”是外来投资,必须加大对外开放招商的力度。
经济视点报:为什么把济源的招商引资看得如此重要?
段喜中:从济源的发展历史来分析,济源的位置多少年来都非常重要,既是战略要地,又是资源城市。焦枝线、小浪底、沁北电厂等一系列国家投资的重点工程一个接一个,多少年一直如此,这个投入实际上一直在拉动济源的发展。这样的情况让济源认为,济源的发展不成问题,有国家为我们投入。
另外,济源过去有很多大工业,济钢、豫光金铅……老体制下这些企业大量依靠国家贷款,到了上世纪90年代前期,发展提速了,国家实行了宏观调控,银行贷款紧张了。
要发展就要有投入。事实上,焦枝线、小浪底建成了,不可能再建一个,国家的投资项目现在几乎没有了,银行贷款也越来越难。这几个渠道一堵死,没有投资拉动,今后济源的发展从哪儿来?这是个大问题!后来我们认真研究分析,只有一条路,统一思想,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外来资金。
经济视点报:济源在招商引资上有什么独到的方法?
段喜中:大规模集中招商;小分队分散出击;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以商招商等形式。
经济视点报:有效果吗?
段喜中:2004年实现了飞跃,济源吸引外来资金达到9亿多元。2005年突破18亿元,今年有望达到25亿元。在不足3年的时间里,外来投资企业增加了100家还要多,过去累计起来,到2003年年底才37家,而且企业质量、规模、档次都比过去高得多。
“招商引资不怕失败”
经济视点报:济源在招商引资方面有什么优势?
段喜中:济源现在对外开放的硬件应该说很好,在生产经营的硬件方面,济源有比较好的工业基础,还有交通和区位优势,这些都为外来投资者提供了很好的生产经营环境。同时,我们还打造了济源适宜人居住的环境。第二,我们打造外来投资者在济源的软环境,包括政府的管理和群众的意识。今年下半年,济源要开展整顿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活动,这一活动就是要在打造对外开放的软环境中下工夫:重点解决政府部门及工作人员不作为、乱作为的问题;重点解决企业周边发展环境问题,如村企矛盾;重点解决企业诚信经商问题,力求打造诚信济源。
经济视点报:对于招商引资思路,各方面有何反应?
段喜中:刚提出招商引资时,有些同志急得很,认为济源早就该招商引资了。当然,也有一些同志很怀疑,并提出招商引资到底会有什么效果,会不会中间出问题,会不会搞劳民伤财的事等疑问。每年招商引资的费用有二、三百万,有人说你这么大成本究竟引来多少项目?有的人怕失败,招不来项目,或者招来项目没有落地,这都是要承担责任的。
经济视点报:面对这些议论,该怎么解决?
段喜中:搞了几次活动,氛围很快被调动起来。2004年参加省里经贸洽谈会,那是起点,打了第一枪。当时提出了招商引资三不怕,不怕落埋怨、不怕失败、不怕付出代价。没有这三不怕精神,就不敢干了!我要有这个精神,大家都要有这种精神,这样大家的积极性就被调动了,从上到下氛围形成了,也没那么多反对声音了。
经济视点报:听说您也经常带队出去招商?
段喜中:我和周书记都去过。一二十人的中型队伍,我们亲自带队。在出发前用一两个月进行准备,通过在外地的济源人、在济源的客商,进行客商联系客商,朋友联系朋友,先让他们在那边做宣传,把我们的项目册和招商引资的政策提前让外商了解,然后选择一些有实力而且愿意到中原发展的企业。等我们到了外地后,我们就先对这个城市进行考察参观,如城市建设、工业项目,三产项目;然后落脚后把这些客商请过来,搞一个中国河南济源项目洽谈会,介绍市情,推介项目,宣传政策,然后再洽谈、对接、签约。每一次出去,签约活动都非常好,后来总结效果好的原因就是有充分地准备。
“抓城市建设是为了打造招商平台”
经济视点报:有人士认为济源这些年的城市建设,就是为了树立形象,您怎么认为?
段喜中:刚开始讲城市建设,确实是树立形象,但是这个形象不仅仅是市委、市政府的形象,而且是全市人民的形象。但是,我们抓城市建设就是把它当作招商引资的平台来做。城市建设和招商引资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如果只是认为抓城市建设就是为了改变形象,而不和发展结合起来,那么对城市建设的认识就偏离了方向。这几年我们招商引资,除了政策好,服务好,环境也吸引了很多人。
经济视点报:为了抓城市建设济源市政府专门制订了“四三三”战略?
段喜中:具体来讲,四个理念,就是树立抓城市建设就是抓发展、抓生产力的理念;树立必须用市场经济的理论来指导经营城市的理念;树立用现代化企业管理的模式管理城市的理念;树立把城市当成旅游景区来做的理念。
三项措施:大投入、大建设、大改造。大投入是政府大投入,社会资本大投入,外来资本大投入;大改造就是改造城中村、改造老城区;大建设体现在了建设小游园上。
三个目标就是实现城市的大气、秀气、灵气。用空间大,马路宽、广场大、体量大,来体现大气。秀气就是要多种树、兼种花、少种草。灵气就是水,济源有四条河系,常年有水,只要改造好,白天绿化好,晚上亮化好。所以,济源作成一个具有水系的灵城有充足的条件。
“由被动接受投诉到主动上门服务”
经济视点报:我注意到一个细节,济源市外来投资服务中心原名为外商投诉中心,这种改变在全省都是第一的。为什么要改这个名字?
段喜中:这个名字是2004年改的。仔细琢磨外商投诉中心,里面蕴涵的味道有问题。外商,我们认为是境外的,忽略了市域之外的,涵盖不全。对济源来讲,外来投资企业只要是市域之外的都属于外来。投诉改成服务,是个理念问题。顾名思义,经常有问题,才会经常去投诉,难道就不能主动把工作做好,没有投诉吗?这个变化是由被动变主动,由接受投诉变为主动上门为企业服务,改了以后,投诉确实少了。不过有什么问题还是可以投诉,为外来投资者解决投诉实际上也是一种服务啊。
经济视点报:采访中发现许多外来投资者都持有“一卡通”,可以享有许多优惠权利,济源发行一卡通的思路是什么?
段喜中:发行一卡通的初衷,就是让外来投资者感受到济源市委、市政府和济源人民的热情;另外也为他们在生产和生活方面提供了一些优惠性服务。例如,外来投资商在本市指定医院可免收挂号费,居室内安装有线电视免收安装费,市内公路收费站免收通行费等。目前,我们实行的一卡通制度虽然已取得了很多成果,但我们还将进一步完善这种制度,使外来投资者在济源真正得到最大限度的尊重。
“污染企业一概不能进”
经济视点报:在与外来投资者采访期间,我听到一位日本客人这样评价济源。他说,“没想到,济源的城市建设与沿海发达城市相比差不多;没想到,济源企业的发展和生产出的产品与沿海发达地区也差不多。”对于这样的评价您怎么看?
段喜中:这样的话,我也确实听到过。但是,我们自己要了解自己,认清差距。
经济视点报:招商引资确实很重要,尤其是在中原崛起、沿海产业转移的背景下,也确实有许多机遇。但是如果遇到一些污染型企业,您怎么办?
段喜中:现在限制得很严格,我们抓两个门槛,一高一低。从政策上来讲,你要来济源投资,低门槛让你进来;进来后在审查你做的产业时,是高门槛,高耗能企业我们限制,污染企业一概不能进。从去年开始,我们污染型企业一家没有进过。实际上,为这我们也失去了一些项目,但是我们毫不后悔!
“城市品牌产生经济效应”
经济视点报:济源的城市名片都有哪些?
段喜中:最著名的当属愚公移山,还有小浪底、王屋山、篮球等,这些都是济源的名片,这些城市品牌对增加济源的知名度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经济视点报:前两个月,济源被评为浙商眼中的最佳投资城市,除此外,济源还有篮球城市的称号,目前又在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这些称号给济源带来了什么?
段喜中:这就是品牌,是品牌就会有效应。以篮球城为例,济源既然叫篮球城市,就要做篮球产业,没有篮球的训练场地,篮球城就是空的。我们建了篮球比赛馆、训练馆,国家给了篮球训练基地的称号,下一步准备建立球员宾馆,这样就配套了。我们要围绕篮球做成产业,以后还要建篮球博物馆等。
这次你们组织的外商眼中的河南最佳投资城市推介活动非常有意义,发现新高地、宣传新高地,促进新高地更新、更高的发展。济源有实力成为河南投资的新高地。 (责任编辑:丁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