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上海总部在日前发布的《2006上海金融稳定报告》(下称《报告》)中披露,2005年通过四种主要途径流入上海房地产市场的境外热钱有37.63亿美元,这比2004年公布的数据增长了约40%。
《报告》指出,在2005年第二季度一系列调控房地产的政策出台后,上海商品房销售价格呈逐渐回落趋势,大量外资仍继续涌入上海房地产市场,但增幅显示出趋缓的态势。
《报告》分析指出,境外热钱流入上海房地产市场的渠道主要有四种:一是直接设立外资房地产公司或参股境内房地产开发企业,2005年外资注入房产类企业的资本金为12.6亿美元;二是通过一级市场购买上海房产类境外上市公司在香港主板市场发售的H股;三是间接投资,主要是通过房地产类企业借入外债的形式流入。据统计,2005年房产类企业借用外债累计提款9.56亿美元,累计还本5.55亿美元。与2004年相比,2005年房产类公司外债余额增加15.3%;四是非居民外汇流入,结汇后购买房产。
根据《报告》内容,2005年通过上述四种途径流入房地产市场的外汇资金共有37.63亿美元。其中,非居民直接将外汇资金结汇购买房产的比例最高,占总流入的四成。据外汇指定银行办理非居民个人和机构房产项下超5万美元结汇数据统计,非居民投入到房地产市场的资金额超过15.07亿美元,非居民出售房产后购汇汇出0.5亿美元,净流入14.57亿美元。
去年5月份央行公布的《2004年上海市金融运行报告》中曾披露,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1至11月,境外资金通过多种途径流入上海房地产市场的总量超过222亿元。其中,用于房地产开发的约150亿元;用于购房的约70亿元。
以当时的汇率折算,2004年有超过26.8亿美元的境外热钱流入上海房地产市场。与这一数据相比,2005年流入的热钱增长了约40%。
对于通过非居民结汇购房流入的资金,《报告》指出,此类投资资金退出门槛和退出成本相对较低,其对房产市场各类影响因素的反应最为迅速,具有较高的流动性。2005年此类资金的流出数仅占流入数的3%,可见非居民对上海房价及人民币升值的预期较高,一旦非居民对上海房价及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发生变化,此类投资资金流出规模和速度都不容忽视。 (责任编辑:马明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