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财经-IT-汽车-房产-家居-女人-TV-ChinaRen-邮件-博客-BBS-搜狗 

财经频道 > 左右间财经评论 > 教育专区
大学的失败宣言
时间:2006年09月07日11:46 我来说两句  

 
财经博客 张军“国有制”的喜宴 艾葳2007年中国股市是属于散户的年代
来源:新青年-权衡

  为了千百万饱受煎熬的中国家庭,是彻底反思和改革大学教育体制的时候了

  来源:《新青年·权衡》杂志 作者:黄唯

  九月秋高气爽,又是莘莘学子重返校园的季节。大学,曾是千百万中国家庭寄托梦想的地方。
而今看来,考上大学的学子,并不是这个社会的幸运儿。

  近年来,关于学生考取大学,但家长却无力负担学费,以至酿成自杀悲剧的报道层出不穷。即使上完大学,大学生找工作难也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不仅如此,我们还经常听到这样的评价:现在的大学生,眼高手低,不学无术,学习能力又差,丝毫不值得同情。大学生曾被誉为“天之骄子”,今天沦落到如此地步,究竟是什么原因?

  考察整个大学教育的过程,可以发现,大学教育的进入、进行和完成过程,其实是一脉相承的。大学教育与大学生体现出的种种问题,是有内在联系的。但无论如何,如果不考虑这些问题的内在原因,而仅仅从表征上来判断,中国的大学教育,可以用“失败”两个字来概括。

  入学:对“考试机器”的挑选

  中国目前的高考制度,形式类似于古代的科举,而效果甚至不如科举。因为科举能够按照预定的目标,选拔出封建统治需要的人才;而高考的所谓“区分度”,则完全是个谎言。

  首先是地区的分数差异。例如北京上海两地学生,同等学力考上北大清华的几率比很多省份高出几十倍。背后的原因无需多言。

  其次,分数本身也有很多问题。举例说,这些年的“高考状元”,无论文理,女生占多数。中国的高考,十分青睐女性,因为女生肯“学”,肯做题。同时,有些人天生擅长应对“题海战术”考试,高考实际上选拔的是这些人。而有的人,天生厌恶这种考试,要么被高考挡在大学校门之外;要么在父母的威逼或苦劝之下,改变自己的个性。

  高考制度的存在,不仅仅扼杀了青少年最宝贵的时光、个性成长的黄金阶段;也不仅仅是那些堆积成山的题海造就了一张张憔悴的面孔;在棍棒和社会舆论重压之下出现大批“小老头”。更要命的是,大多数学生在上大学之前,对自己将来的道路一无所知,对个人的特长和爱好完全不了解;学习完全是一种被动的过程,而且还习惯了被动的学习。

  更可悲的是,很多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仅仅有字面上的理解。他们选择这个专业的原因,仅仅是听说“这专业吃香”,或者遵从父母之命。

  为了文凭而读书

  到了大学,大部分学校令人惊讶地承袭着高中那种“题海、背诵、考试抓人”的传统。我曾经问一个老师,在计算机大行其道的时代,有什么必要去记忆七八个参数、一堆根号的公式?答曰:教案里就这么要求的。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如何有自我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精神?最多是课本的传声筒罢了。

  更糟糕的是,在此种高压学习环境下,学一门扔一门忘一门。因为没有兴趣和实际需要做支撑,强灌的东西在大脑中几乎没有生存的空间。大学四年,到底使学生得到了多少有用的知识,培养了多少技能?以我大学所在的自动化专业为例,从头到尾基本都是充斥着公式和符号的一门门可怕的课程;而实习加起来不到半年时间。最后仅仅是为拿文凭在读书。

  我的姐姐在美国读教育学博士时,曾与我谈起中美教育的不同:美国的大学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鼓励学生思考、敢于质疑;鼓励自由式讨论和头脑风暴;所以她到美国也似乎变了一个人,从“乖孩子”变为一个经常有自己独立见解的人。而中国的教育却似乎在努力培养“好孩子”,用一页页的标准答案造就了一个个没有自己观点、缺乏思考能力的“标准零件”。

  教学内容:陈旧与晦涩

  中国本土的大学教科书,大多逻辑不清、结构混乱、叙述晦涩、实例奇缺,充斥着抄袭来的公式和陈词滥调;而国外的原版教材,往往内容丰富,结构合理,描述生动,并且有大量生动的实例。

  以我大学的自动化专业而言,后来大量碰到的计算机控制、伺服马达、气动控制等,在大学教材里最多是一笔带过;而极少使用的齿轮方面的内容,却占了大量的学时。很多科目的教材都存在本末倒置、和现实应用技术严重脱离的现象。

  另外,中国大学的专业设置不知是出于利益驱动还是攀比心理,你有什么我也要有,什么流行上什么。每所大学必备“机械系”、“计算机系”、“管理系”,然后大肆招生,不管自己有无这方面的实力,社会对这类人才实际需求如何。招生和就业完全脱节,完全是计划经济的那一套。学生毕业后往“市场”一推,再也没有学校的事。

  在美国,没有教育部,一切由学校自主规划。学校毕业生就业率高,名人多,这个学校就有充足的资金来源。学生说白了就是学校的“产品”,生产什么产品,怎么推销产品都是学校生死存亡的大问题。在中国,前者是“教育部”的事,后者成了学生的事。

  等级分明,学风败坏

  中国的“重点大学”和“非重点”之间永远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而重点大学之间也泾渭分明。差一点的大学,必然无法得到足够的资金和良好的师资,也就无法发展壮大;好点的大学,就自恃兵强马壮,不思进取,吃老本过日子。

  大学生之间存在类似印度种姓制度的观念:名牌大学学生就是婆罗门,靠嘴(当领导)吃饭;重点大学学生就是刹弟利,靠手(技术)吃饭;一般大学学生就是吠舍,靠腿(勤快)吃饭。在社会上,很多用人单位也想当然的用这一思路指导招聘工作,压制了很多真正的人才。

  大学很大程度像国企。国企的弊端,大学一个不少。学术上舞弊、造假,骗取国家研究经费;近亲繁殖,搞学术垄断;剽窃学术成果,走捷径,不愿花工夫做研究。有些情况甚至比国企还恶劣,一部分大学里的知识分子正在以自由落体的速度堕落。看看最近一连串的造假案、学术腐败案,不知消耗了多少社会资源,也浪费着莘莘学子的宝贵青春。

  大学毕业:“十年寒窗无人问”

  从1997年开始,大学毕业生找工作日益艰难。在2002年的深圳招聘会上,曾出现了10万大学生竞争1.5万个职位的局面。这种“知识型”劳力过剩的状况已延续了好几年,近年则更加严峻。不少大学毕业生只好继续考研究生,高校里将这种现象戏称为“就业问题缓期三年执行”。

  由于找工作难,大学生的“市场价格”也不断下降。2006年7月,由共青团中央、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联合进行的“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显示,2006年毕业的本科生中,有66.1%的大学生将月收入定位在人民币1000元到2000元之间的低水准,1.58%的学生甚至愿意“零工资就业”。

  大学就业难还形成了“啃老族”和“校漂”现象,前者指没有就业能力,依靠父母过活的年轻人;后者指活动在校园内,居住在校外的出租屋,考不上研究生又找不到工作的毕业生。根据一项针对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地的10所重点和普通高校110个毕业班所作的调查统计,重点高校的“校漂族”约占毕业生5%,普通高校的“校漂族”约占10%。以此数字推算,大学毕业后还继续“漂”在学校的人,保守估计已达到几十万人。

  此情此景,夫复何言。我相信一句话: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称职的老师。大学生现在的状况,学校和社会要负主要责任。国家的未来寄托在青年人身上。为了国家的兴旺、社会的和谐,以及千千万万饱受煎熬的中国家庭,是彻底反思和改革大学教育体制的时候了。 (黄唯,青年学者)

(责任编辑:悲风)


我来说两句 全部跟贴 精华区 辩论区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地址:
*依然范特西、刘亦菲、夜宴……网罗天下热词的输入法!

设为辩论话题      


精彩图片新闻

搜狐财经
玩钞票的艺术
搜狐财经
钞票是如何制造的
搜狐财经
经典香水瓶欣赏
搜狐财经
世界十大待嫁富姐

热门财经特别推荐

相关链接





搜狐短信 小灵通 性感丽人 言语传情
三星图铃专区
[周杰伦] 千里之外
[誓 言] 求佛
[王力宏] 大城小爱
[王心凌] 花的嫁纱
精品专题推荐
短信企业通秀百变功能
浪漫情怀一起漫步音乐
同城约会今夜告别寂寞
敢来挑战你的球技吗?
 精彩生活 

星座运势 每日财运
花边新闻 魔鬼辞典
情感测试 生活笑话


今日运程如何?财运、事业运、桃花运,给你详细道来!!!





月亮之上
秋天不回来
求佛
千里之外
香水有毒
吉祥三宝
天竺少女

上证 沪B 中300 深成 深B

股票查询


频道精彩推荐

·焦点图新闻 泰国政变
·美国大使馆遭恐怖袭击
·重庆遭遇特大旱灾
·2008奥运会 NBA 科比 F1
·男篮世锦赛 姚明 王治郅
·美网公开赛 刘翔 篮球
·中网公开赛 体育彩票
·派朗 suv 骏逸 微型车
·一汽奔腾 福美来2代
·结伴旅游 国美收购永乐






约定
爱如空气
离歌
江湖笑
城里的月光
太委屈
迷糊娃娃可爱粉红卡通
四季美眉给你最想要的

搜狐分类 ·搜狐商机

财富八卦

·商品渐丰 走进真实朝鲜
·领导人获赠的外国珍宝
·啥是登峰造极的豪华房车
·叫价2.5亿中国第一别墅
·北京最早出现的美女广告
·领导车队出行的特殊待遇
·教师是怎么买得起别墅的
·最不要命的十种工作(图)
·中国公路奇观令人看傻了
·06最新版央视美女排行榜
·作呕的烧鸡加工全过程
财经专题推荐

·新农村建设 权证 油价
·深圳高峰会 人民币升值
·海外上市 股权分置改革
·重启IPO 医改方向之辩 

24小时点击排行



设置首页 - 搜狗输入法 - 支付中心 - 搜狐招聘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联系方式 - 保护隐私权 - About SOHU - 公司介绍 - 全部新闻 - 全部博文
Copyright © 2018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搜狐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contact.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