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提要]
在中央作出“中部崛起战略”的两年里,很多人把视线和话题集中在一个问题:作为中国区域发展战略中的“最后一个板块”,中部6省究竟可以获得哪些优惠政策?两年中,那种“特区式”的优惠政策,始终没有出现。 |
成员市:9个。以武汉为圆心,涵盖半径100公里以内的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潜江、天门等8个周边城市。
数据:面积5.77万平方公里,人口3000万,GDP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占湖北的60%和53%以上。2005年,武汉城市圈实现人均生产总值14008元,约为全省人均生产总值的1.2倍。
目标:到2020年,提前3─5年实现全面小康,率先在长江中游地区基本实现现代化,力争发展成为继沿海地区之后第四大经济增长极。
成员市:9个。郑州为中心,另有洛阳、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
数据:面积5.87万平方公里,人口3900多万。200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914.8亿元,地方财政收入336.09亿元,创造了占河南省55.2%的生产总值和55%的财政收入。
目标:把中原城市群打造成中西部地区规模最大的城市群。到2010年,中原城市群的生产总值超过1万亿元;2020年,人均生产总值超过5000美元,财政收入在全省的比重超过75%。
中部六省经济社会发展数据
中部六省经济社会发展数据 |
省份 |
数据对比 |
山西 |
2005年,山西实现GDP4100亿元,增长12%;财政总收入757.9亿元,增长39.9%。过去5年GDP年均增长13%。5年间全省进出口总值累计182.7亿美元,年均增长25.75%。2005年,进出口总值55.46亿美元,比2000年增长2.14倍。全省累计实际直接利用外资10.7亿美元,年均增长8.5%。省级以上开发区累计完成生产总值862元人民币,平均以每年40%的速度增长。
|
安徽 |
全省生产总值5375.8亿元,比上年增长11.8%,人均生产总值超过1000美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73.5亿元,增长22.7%。全省实际利用外资16.9亿美元,增长25%;利用省外资金801亿元,增长52.2%;外贸进出口总额91.2亿美元,增长26.4%,其中出口51.9亿美元,增长31.8%。
|
河南 |
2005年,全省生产总值达到10535.20亿元,成为继广东、山东、江苏、浙江之后全国第五个经济总量超万亿元的省份;人均生产总值突破万元,达到11236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350亿元,增长38%。
|
江西 |
“十五”期间,江西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6%,为历次五年计划中增长最快,2005年达4056.2亿元,按现价总量五年翻了一番;人均生产总值由2000年的586美元增加到1140美元,五年翻一番。实际利用外资累计达74.59亿美元,超过此前20年的总和,增长速度和人均水平位居中部首位。五年来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7078亿元,年均增长33.5%,比“九五”期间年均增幅高18个百分点,相当于改革开放以来前23年固定资产投资总和的1.9倍。
|
湖南 |
2005年生产总值达到6500亿元,五年年均增长10.2%;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0460元,年均增长9.8%。经济效益持续好转,财政总收入在2000年的基础上实现翻番,达到738亿元,年均增长18.1%,超过生产总值增幅;规模工业上缴税金达345亿元,相当于2000年的2倍。投入力度明显加大,五年累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8500亿元,是“九五”的两倍,年均增长17.6%;2005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为6590亿元、4590亿元,比2000年末分别增加3584亿元、2500亿元,年均增长17.3%和14.8%。
|
湖北 |
2005年,全省完成生产总值6484.5亿元,比上年增长11.4%,是1998年以来增幅最高的一年。人均生产总值超过一万元。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2005年预计可达320亿元,是2000年的3.6倍;实现税收350亿元,比2000年增长69.1%。2005年地域财政收入突破1000亿元,达1063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74.2亿元,年均增长11.8%。全省财政收入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粮食总产达到2177.4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3099元,比5年前增加831元,年均增长6.4%。
|
(责任编辑:孙可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