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基金第四季度下单境外股市
□据京华时报报道
已在香港中央结算公司开立账户的社保基金,将于4季度实质性启动境外投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理事长项怀诚昨天对媒体透露,本年度,社保基金将向境外股票市场投资5到8亿美元。
项怀诚介绍说,社保基金将于第3季度选择境外投资管理人和托管人,并期望在4季度通过管理人在香港展开投资。目前已收到80余家基金管理公司、投行及大型券商递交的资格申请书。
社保基金境外投资的正式启动说明百姓的“养命钱”将寻找到更为广泛的生财之道,而这对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有着积极的意义。
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社保基金已通过购买股票的方式先后入股交通银行、中国银行和工商银行,其中交通银行和中国银行股票在H股的狂飚势头已使其赚得盆满钵满。交行在近期发给记者的邮件中特别指出,该行上市1年来,社保基金所持有的股份已实现1.91倍的增值。
据了解,成立于2000年的社保基金理事会,主要负责管理大部分国有企业的养老金。截至2005年底,其资产总额已达到2117.9亿元人民币。
货币基金向“热钱”开刀
□本报记者 周宏
在货币基金中,一向“来如风,去无影”的机构热钱,以后可能无法再和过去一样从容了。
南方基金管理公司旗下的货币基金―――南方现金增利基金今日发布《关于南方现金增利基金实施有条件申购的公告》,对1亿元以上的大额累计申购做出“必须承诺持有期不低于30天的”附加要求。这成为基金业内迄今为止的首个“反热钱”条款。
防热钱套利
南方基金的相关公告显示,做出上述规定,“主要是针对新股现金申购制度下,为了防止大额资金频繁进出本基金,损害其他基金持有人的利益。”
南方基金市场总监谢爱龙在接受采访时也证实,该项举措,意在限制大额资金短线进出的套利行为。他表示,大额资金的短线进出,摊薄了原有持有人的利益,对于基金运作不利。“对于短线进出的资金,我们以后不接了。”
一些货币基金经理接受采访时纷纷表示,大额资金的短线进出对于货币基金的运作会产生很大影响,货币市场内均是大宗交易,不仅建仓不易,出货更难,因此,对于这样的资金进出,基金经理根本不敢调整投资组合,大额资金短线进出实际上是通过“摊薄”长期持有人的收益来获得回报的。
“对于大额申购,我们也在私底下进行劝退,不过,有个公告,肯定操作起来更硬气了。”一个基金经理分析说。
时机选择巧妙
南方基金此次公告的时机选择也可谓恰到好处。按照该公告,南方基金的限制条款将于6月27日公告并实施,而6月28日,中行网上申购的数千亿资金就将解冻。南方的公告实施,恰好使得南方现金收益得以避开数千亿申购资金解冻后的这一轮“申购高峰”。
而新股申购资金的集中性流入和流出,正是货币基金近期需要防范的一个工作重点。光大证券基金研究员陈岚静认为,新股申购的无风险利润,正在吸引大量的资金介入,而对于那些坐拥大额现金的机构,很有可能在申购的间隙将资金放在货币基金中,这对货币基金的操作和长期持有人的利益显然是个影响。
“这种短线资金的频繁进出,除了在货币基金中存在以外,在股票基金中也时常发生。从保护长期持有人的利益出发,上述限制大额资金频繁进出的做法,对于货币和股票基金都有一定的参考意义。”陈岚静认为. (责任编辑:田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