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委书记苗圩:武汉“新”行动
今天我们来关注江城武汉,我们知道武汉市紧邻着长江和汉江,在两江交汇之处,水资源非常丰富,但是除了水资源之外,经济发展所需的其他资源在武汉非常贫乏,特别是发电所需的煤炭,武汉几乎全部要从外地调入,所以在最近几年武汉市经常要面对缺电的困扰。
对抗闷热有新招
路人:“武汉属于三大火炉之一,一停电人就受不了。”
记者:“在您的印象当中,缺电缺得最厉害的时候,是什么情况?”
武汉市委书记苗圩:“2004年,不但生产上拉闸限电,连生活都受到一定影响,高峰的时候我在街上,看见商店门前,都摆一台小的发电机,用汽油机来发电。 ”
记者:“我听说在缺煤缺得最厉害的时候,曾经有一个很大的电厂,他的存煤只够用一天。”
苗圩:“当时是非常紧张,我们很多的领导四出去倒煤,想办法到人家那儿求援,要煤。”
记者:“当时那个煤也不好要吧,因为全国各地都缺煤。”
苗圩:“全国都缺,那年武汉缺煤缺得很厉害,因为湖北省有一个特点,这没有自然资源,除了水以外,其他都很缺乏,我们周边的省都有煤,唯独湖北省没有煤,我们也没有油,油的产量也很少,什么天然气这些东西更少,那么刚才讲到自然资源,讲到人文资源,那武汉还是有值得它骄傲的地方,我们的科技和教育,我们的人才,这是武汉值得很好地利用的一个宝贵资源,所以要解决节能的问题,恐怕要利用科技进步,利用我们的一些先进技术,来改造我们的传统产业,来把能耗降下来,把生产上去,把生活保住。”
记者:“我们知道武汉是我国著名的一个火炉,虽然现在已经是晚上的六点了,但是仍然能够感受到闷热,而我们也知道各大商场历来是用空调的大户,现在我就去这家商场看看 他们空调凉不凉。”
记者手上拿了一个红外线的点温仪,用来测试商场的温度,上面显示的温度是26度多,出风口显示的温度是21度多,可是,商场的负责人却告诉记者其实他们商场的主机是不运转的。
中商广场写字楼物业部负责人林建昆:“是的,现在确实没有开空调主机,因为我们一般在早上十点到十二点钟,晚上六点钟到十点钟这段用电的高峰时间,是不开中央空调主机的,因为这段时间电费挺高的。”
到了用电高峰时间反倒不开空调主机,这让记者感到很疑惑,为了证明这一点,林部长把记者带到了机房。
记者:“这些都是空调的主机吗?”
林建昆:“对,我们中商广场的主机就是四台。”
记者:“我怎么知道它现在没有在运转状态?”
林建昆:“因为它的主机现在是待机状态,没有运行数据显示。”
记者:“这个说明是在准备?”
林建昆:“对,对。”
在空调主机停机的状态下为什么商场里还是会吹出凉风来?林部长告诉记者他们对中央空调系统进行了一个改造,那么到底是怎么样进行的这个改造,这就要问一下这个改造项目的负责人。
记者:“通过这个示意图,能够看出来你们所进行的改造吗?”
北京佩尔优科技有限公司市场总监江源波:“可以啊,你看这一部分就是原来的中央空调系统。”
记者:“就是我们在那边看到的主机?”
江源波:“对,就是那边主机,这一部分和这一部分,都是我们新增加的水蓄冷中央空调系统,它的目的就是能够在下半夜的时候把冷量储存起来,开着中央空调主机把冷量储存起来,这个时候电价比较便宜,在第二天高峰的时候,也就是电价比较贵的时候,再把冷量释放出来,然后达到移峰填谷的目的。像橙色这部分,就是上午用掉的,这部分冷量上午有个高峰,然后现在又是高峰了,没有开主机是因为我们正在释放的是这部分能量,大约还可以放两个半小时。”
记者:“也就是说我们现在在商场里面感受的凉风,其实是这块释放出的冷量,还有这块。”
江源波:“对,对。”
中商集团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自从对中央空调进行了水蓄冷改造以后,他们每年的电费开支大大减少了。
林建昆:“因为我们这整个商场,一年运行电费的费用要八九百万元左右,这个费用挺大的,上了这个项目以后,可以一年节约两百万元左右。”
苗圩:“这样做的结果,可以把低谷时期的一部分电用在高峰时期,这样可以解决限电的问题。”
记者:“但是我们也注意到,有些企业他们还是有些顾虑,这种顾虑主要是担心价格一方面比较贵,成本会比较高,另一方面还是担心技术本身会出现问题。”
苗圩:“比如说关于价格的问题,我们可能在节能的方面要实行一定的梯度电价,耗电越多,可能电价就越贵,然后通过这个多收的一部分费用,来补贴推广新技术带来的成本的一些增加。”
记者:“通过一些政策来鼓励这个节能技术的推广?”
苗圩:“是,否则的话,新技术在开始推广的时候,是会遇到比较大的难度的。”
汽车“无声”胜“有声”
记者:“面对着资源匮乏的局面,武汉市开始在很多的方面做出努力,而这些努力围绕的核心就是四个字‘科技创新’,特别是对于那些重大的科技节能和环保项目,政府更是给与了政策上的支持。”
2001年电动汽车项目被列入了国家“十五”期间的重大科技攻关计划之一,同年,武汉东风电动汽车公司成立,2003年底武汉研制出的混合动力公交车在国内第一个投入了示范运营,目前武汉已经有20台混合动力公交车, 在两条公交线路上进行商业运营。
记者:“这就是599路的一辆公交车,从外观上看,这种公交车上会有很多绿色环保的标语,而且在这个车的车顶上还可以看到一个白色的装置,这是一套电池系统,另外,在这个车的尾部,还多了一个检修口,在这个检修口里面是一个电动机,也正是因为多了这两套设备,让这个公交车多了一套动力系统,也就是电动系统,那么在这个公交车运行的时候,会有两套公交车动力系统,一套是燃油动力系统,另一套是电池动力系统。所以,这种公交车被称为‘混合动力汽车’,当然,这种公交车到底跟传统的公交车有哪些不同,我想驾驶员是最清楚的,现在我们去跟驾驶员去聊一下。”
混合动力公交车599专线驾驶员龚勇:“因为每天早上我们都要检查车的,看发动机漏不漏油,因此我要到后面去,开常规车尾气比较重,很呛人的,但是这个车没有。”
龚师傅还告诉记者,混合动力公交车除了废气排放少之外,还有一个更大的优点就是省油。
龚勇:“按照我们的数据,节能可能接近百分之二十,我们得到的另外一个数据,就是我们的尾气排放,跟传统车比的话,我们可以减少百分之五十以上。”
那么混合动力车是怎么做到环保和节能的呢?
东风电动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禹:“这个汽车在自动减速的过程中,把它自动的能量转换成电能储存到电池里面,在下一次爬坡或加速的过程中,把电能在释放出来,我们的动力汽车在有了两套的动力驱动以后,相应地传动的部分,像内燃机就可以相对地减少,这样的话对整个的油耗排放都有好处。”
除了混合动力的公交车之外,东风还研发了一款新的混合动力轿车,除了车身上标明了“混合动力轿车”的字样之外,从表面上看起来跟传统的轿车没有任何的区别。
记者:“现在我也想开一开这辆车,看看驾驶的感觉有什么不同,这车就算启动了吗?
启动的时候实际上,我们能够很明显感觉是没有声音的,现在开始起步,我开始踩油门,监控仪表在显示,现在开始发动机和电动的混合模式,前面有红灯,我们来刹车,这个时候应该是驱动系统在给电池充电,然后我们来停下,这个时候发动机又不转了,也就是说完全处在不耗油的状态,再起步,我们现在尝试一下低速运行,因为我们知道现在很多城市的堵车都很严重,在堵车的时候,混合动力汽车的好处就是,它完全可以靠蓄电池来往前运行,是不需要费油的,而且在不燃油情况下,也就减少了对城市的污染,应该说这个东风混合动力车项目,还是苗书记在那儿做老总的时候上的一个项目,那么在你看来,这种混合动力汽车在技术上是否已经完全成熟?”
苗圩:“可以说在技术上还是成熟的,现在的问题是,推广应用当中能耗是下降了百分之三十,但是价格上升了百分之三十,然后我们算了一下,通过节能省下来的钱能不能弥补购买时候多花的这百分之三十的钱,现在看还是够不上。”
记者:“那我想这些使用者,他会算这笔经济帐的话,可能就不会选这种混合动力汽车。”
苗:“这带来另外一个问题,企业这种汽车如果不达到一定规模的量,它的成本又高,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又很困难。”
记者:“我有个数字说这个混合动力车项目,从开始到现在总共已经投入两个亿了。”
苗圩:“光靠这个车本身,现在还是亏损的。”
记者:“那么对企业来说,这笔帐应该怎么算呢?”
苗圩:“应该还是算大帐吧,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如果我们没有石油,那么我们就变成无米之炊了,所以算大帐我们少亏一点,在这方面增加一点投入,为解决人类的出行方便,这是值得的,这是算大帐,但是算小帐,我们还有一个梦想,就是期望国家政策能够尽早出台,能够尽早到位。”
记者:“就武汉市自己而言,有没有一个计划,就是怎么推广这种混合动力公交车。”
苗圩:“我们有一个计划,武汉市公交车大概有5200多辆,每年新增和更新的量大概1000台左右,我们要求它在今后的几年中每年的更新量要拿出10%来采购混合动力车,也就是100台左右。”
记者:“每辆车补贴的数额大概是多少?”
苗圩:“一台车政府要补贴30万元左右,如果这5200多辆公交车都采用混合动力车,一年节省的汽油大概是2600万升,这是很可观的一个数字。”
小区垃圾的“新”归宿
记者:“这里是武汉市绿景苑小区,这个小区是一个国家级节能示范小区,走进这个小区我们看到,这个小区和其他楼盘最大的区别在于,每一座楼的楼顶上都会有非常整齐的一排太阳能的热水器,而这些热水器在盖楼的时候就是统一安装的。”
据有关部门的统计,这个小区一共采用了63项节能技术,如外墙保温,地板辐射采暖等等,这么多的节能技术给这么多的居民生活会带来什么,记者决定走访一户人家。
记者:“老人家您好,我们是中央电视台的经济半小时的记者,我们向来拍一下你们住在这个节能小区有没有什么特别深的体会?”
绿景苑小区居民陈慕贤:“最大的一个优点就是电。”
记者:“这个节约用电来源于什么呢?”
陈慕贤:“来源于这个房子的节能,它这是保温的墙体材料,它的热不容易散出去,很大一个优点就是墙体材料。”
老人告诉记者他们搬到这个节能小区已经有一年多了,房屋面积比以前大了两倍,小空调变成了大空调,冬天还有采暖,可是电费并没有因此而增加很多。
记者:“这个空调夏天用的时候费不费电有感觉吗?”
陈慕贤:“要在红钢城那边,空调要从早上开到第二天早上六点,开一整宿,但是我这个就不是了,最多开到深夜一点钟。”
记者:“这就是外墙保温和中空玻璃的效果?”
陈慕贤:“对,这就是效果。”
记者:“感觉还是很明显。”
陈慕贤:“那是相当明显,起码每天要节约六小时电。”
离开老人的家的时候,这个老人告诉记者说这个小区还有一个非常值得一看的地方,就是垃圾处理系统。
记者:“很多小区的垃圾处理站是没有办法靠近的地方,不过这个地方已经干净得不太像一个垃圾处理站了,每台处理垃圾设备上都写着废弃物生化处理机的字样,每天早晨的六点,这个小区的工作人员会来把两百多公斤的垃圾倒到这些设备里,现在是中午的12点钟,已经6小时过去了,此时,我在设备里已经看不到明显的垃圾的痕迹,工作人员告诉我,垃圾的95%已经处理成水和气体了,剩下来这些可以用作花卉的肥料,而且闻起来也没有什么垃圾的味道。
绿景苑小区物业部部长田忠雪:“通常情况下,没有这个机器,我们每天得拖两车垃圾出去,正常情况下我们有了这个机器,一个星期就就拖一车出去,就是那些不能正常分解的,还是正常途径,环卫该拖走的拖走,能处理的就给处理了,半年我们清一次,清理出来的都是肥料,就直接撒在园子里。”
记者:“等于这些垃圾在小区内部就可以实现循环。”
田忠雪:“对,就循环了,半年清出来就一小塑料袋,大概有5、 6斤吧,往里头一撒就行了。”
小区的开发商告诉记者,由于小区采用了60多项节能技术,开发成本提高了百分之十五,不过这并没有影响这个楼盘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记者:“我是想问作为开发商,肯定是要追求利润,你们在这方面投入的15%,怎么样收回这个投入?”
青山城市建设综合开发公司总经理王海春:“我想我们的投入,应该是收回来了,因为虽然我们的成本投入大,但是由于我们采用了新技术以后,提升了小区住宅的功能,提升了住宅的质量,适合了社会需求,适合了老百姓的需求,反过来对企业的品牌起到了宣传,对住宅小区的销售加大了销售量,对资金的回收实现了良性循环。”
记者:“你发现消费者还是愿意为你的这些节能方面的投入来买单?”
王海春:“是,买单。”
苗圩:“如果我们把这些技术都推广了,新的楼盘所耗的能量,是一般没采用这些措施的,可以下降一半以上。”
记者:“其实我们在武汉采访,也能够明显感受到科技创新在武汉的节能降耗中起到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
苗圩:“是的,武汉我刚才在一开始的时候说了,没有别的资源,最大的资源是科学、技术、教育、人才这方面的资源,要把这个资源用到我们最关键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上。”
主编:张凯华
记者:殷莉
摄像:欧阳秉辉 (责任编辑:李淑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