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央行在资本管制方面的“一日新政”导致其信誉度受到极大的损害。19日泰国央行突然要求海外投资者将资金在泰国存放至少一年,如果在一年之内将钱汇回海外,就“只能得到原金额的三分之二”。时隔一日,泰国政府旋即表示,此前颁布的资本管制措施并不适用于股票市场。
泰国央行朝令夕改的举措不仅令本地和亚洲市场在两个交易日内大起大落,而且引起了全球各界人士的强烈关注。犹如儿戏一般的泰国央行新政令市场一片哗然,许多投资者因此感到不知所措。
泰国央行突然颁布新政的原因在于两点:其一,今年下半年以来,受泰国股市被低估的言论以及泰国将会降息的预期影响,大量国际资金涌入该国的股市与债市,导致泰铢汇价不断走高。泰铢升值又反过来刺激外资的流入,从而形成了自我强化的循环机制。其二,泰国今年以来一直保持着对美国、日本、中国和新加坡出口的强劲势头,存在大额的贸易顺差,成为其国内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然而,泰铢的不断升值却对其出口带来严重的威胁。为了维护汇率稳定,泰国政府于是采取了比较极端的资本管制措施,以阻止“热钱”流入。
客观地说,19日的泰国央行新政可以有效地阻止外币的流入,对资本实行管制的思路也是正确的。但这一过激的行政性管制政策却给金融体系带来了恐慌气氛,造成了相当大的负面影响,被当地股市分析师们戏称为是“拿着大锤砸蚂蚁”,而朝令夕改虽然挽回了股市的急跌,却令泰国央行的信誉受损严重。无疑,从操作层面讲,泰国的一日新政是失败的。
虽然泰国的金融风波闹剧拉上了帷幕,但如何应对国际游资给国内金融体系带来的波动这一问题,仍然值得人们思考。与泰国相似,导致其实施资本管制的两大压力在我国也同样存在。人民币升值浪潮高涨、贸易巨额顺差也是当前我们的客观国情。近几年,游资流入我国房地产、股市、债市,也在刺激着人民币的不断升值。但泰国的前车之鉴告诫我们,过激的管制政策并非良方,那么化解国际游资负面影响的出路在哪里呢?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对游资的管理应倡导“堵不如疏”的管理理念。对我国而言,就是要形成更有弹性的汇率制度,缓解汇率失衡,这才是治本之策。为实现这一目标,培育外汇市场成为当前的主要任务。在完善现货市场的同时,加强远期和期货市场的发展,使两者之间相辅相成,逐步提高人民币汇率生成机制的市场化程度。在目前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下,央行仍有必要对汇率进行调控,使外汇市场平稳运行和汇率接近其均衡汇率水平。央行主要应关注平滑汇率的大幅变动和严重失衡,并引导市场机制对汇率水平发挥更大的作用,以使名义汇率更趋于其均衡汇率水平。
我国政府的实践也已经证明,采取一些直接“堵”游资流入的措施,无法浇灭游资“赌”人民币升值的热情。因此,从操作层面看,以游资获利的基本途径为线索,通过严格的审核遏制游资炒作比严厉限制更加科学、有效。一方面,政府应提高对没有真实性贸易背景资本流入的警惕性,加强对居民和非居民个人结汇、外商投资企业资本金结汇以及其他外汇资金流人结汇的真实性审核,防止外汇资金大量结汇后进行投机性活动。另一方面,政府应关注外贸差价,尤其是关联公司间价格转移利润的迹象,防止游资通过经常项目偷偷地流出。
泰国失败的外汇管制“一日新政”提醒我们,国际游资的确对本地区的金融稳定带来诸多隐患,并波及到其它经济领域。但是,遏制国际游资尚需要政府部门冷静的头脑和科学的管制。否则,简单、过激的管理手段只会带来金融市场的动荡而无益于问题的解决。
(作者单位:上海电视台) (责任编辑:崔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