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作为一个农业大省,近几年在财政投入上积极向农村倾斜,许多地区反哺农村的力度前所未有,农村面貌得到明显改善。然而,目前城乡发展差距拉大的势头仍未扭转,成为新农村建设面临的一个突出难题。
东营市是山东省的一个新兴城市,在过去的五年,东营市投向“三农”的钱达到了65亿元,其中财政资金就占到32亿元。
| |
东营市在财政支农上提出了“三个倾斜”“四个优先”,即从领导力量上、工作队伍上、经费投入上向“三农”倾斜,安排财政预算优先考虑“三农”投入需要,规划实施重点项目和工程优先考虑农业和农村,兴办社会事业优先考虑农村群众要求,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优先考虑困难群众。
曾任东营市市委书记的石军提出过一个口号在全省颇有影响:“用老板的钱干发展的大事、用财政的钱办百姓的难事”。东营是上世纪80年代在荒碱地上兴起的城市,经济建设、城市建设都需要大量资金。为了协调与财政支农的矛盾,东营市在城市建设等方面的资金主要通过招商引资、市场运作等手段解决,挤出大量财政资金投向“三农”。市里一座总投资约2.8亿元的黄河大桥,政府只投了20万元的前期规划费,然后采用BOT(建设、经营、移交)模式顺利建成通车。
尽管在反哺农村上东营市很舍得花钱,但绝不盲目投资。市里在财政支农上有个总的原则:“多做雪中送炭的事,少花锦上添花的钱。”具体的投资重点有三方面:“事关农村长远发展的大事、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的难事、群众最急需最期盼的实事。”
东营市盐碱地多,群众饮水条件较差,很多偏远村庄的群众与牛羊同喝一塘浑水。垦利县垦利镇南十字井村1997年春天黄河断流后,村里的一个小水库牛喝羊喝人也喝,总共支撑了一个月,老百姓将黄泥汤子盛到水缸里沉淀后饮用,刷碗水总是澄清后“循环使用”,最后黄泥汤子也没了,全村只有村外一个地方能挖出甜水,老百姓打了一口土井,水来得非常缓慢,每天只出10担到20担水,老百姓排队挑水,晚上天冷甚至带上柴草烤着火等水。东营市把解决农民饮水问题作为财政支农的首要大事之一,近四年投入约两亿元资金进行供水改造,今年初将实现由乡镇统一供水,绝大部分农民都可以与城里人一样喝上符合国家标准的自来水。
东营市财政支农的做法是山东各地反哺农村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山东坚持省市财力向基层、向农村倾斜下移,五年来,省财政对下安排各类转移支付资金246亿多元,比“九五”时期增加230多亿元,年均增长超过68%。山东省还实施了“五奖一补”政策,筹集资金16亿元,市级配套近四亿元,对51个财政困难县和81个产粮大县给予重点扶持。
尽管财政支农、反哺农村的力度加大了,但城乡差距拉大的势头还是未能扭转。据山东省统计局调查,近年来山东省城镇居民收入增幅仍明显高于农民收入增幅。2005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一万元,比2004年增加1300多元,增长13.8%,提高1.4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则不到4000元,仅比2004年增加423元,增长12.1%,提高0.8个百分点。农业专家分析,农民收入自己与自己相比近年增长较快,但与城市居民比起来,步伐却慢多了,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
山东农业顾问团农经分团副团长刘同理分析说,城乡收入差距不仅体现为货币形式,还体现在实物形式上,更多的差距在教育、卫生等资源的城乡分布不均。“同样活在黄河边,对治理黄河,城里人可以不管,农民却要出钱出工,因为农业需要引黄灌溉。”对城乡之间的不平等,刘同理概括为“三同三不同”:“同工不同酬”,农民工比城市职工每月工资少800元;“同命不同价”,同一辆车遇难,城里人与乡下人赔偿标准不同;“同考不同分”,高考分数线欠发达地区远高于发达地区。
山东省政协常委陈希玉认为,城乡差距首先在收入差距,全国统计显示为3∶1左右,如果加上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养老等,城乡差距不是3∶1,而是5∶1甚至6∶1。“城乡差距最突出的地方就是新农村建设的重点”,重点是农村社会事业和公共产品投入,如果城乡固定资产投资差距一直维持在9∶1,新农村的目标便会“遥遥无期”。
山东省社科院农经所所长秦庆武发出了这样的疑问:一些地方政府的财力还很不宽裕,怎样反哺农业、支持农村、建设公共产品?特别是山东西部一些地方还是吃饭财政,单靠转移支付是否满足得了吃饭与建设的需要?尽管近年来山东省农民收入有了较大幅度提高,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不仅没有根本扭转,而且仍呈扩大趋势。这就难免造成农村社会关系紧张,影响农村的和谐稳定。同时,农村环境污染也有加重的趋势,污水排放、白色污染、生活垃圾等给农村生态环境带来较大损害,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很大挑战。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缩小城乡差距和收入差距,保持农村社会稳定,建设农村和谐社会,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责任编辑:王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