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市场上普遍流行着一种说法,就是投机者先拉高股票现货,在股指期货推出初期,借现货高位卖空股指期货,同时打压股票现货市场,期望在股票现货市场和股指期货市场同时实现大幅盈利。
首先,国内股市的涨跌主要受基本面因素的影响,借股指期货的做空机制打压股市的想法不现实。2006年股市出现较大幅度的上涨主要是受国内资本市场基本面的积极影响。这种影响是深远、持续的,股指期货即将推出并不是推动股市上涨的直接因素。因此,要借股指期货的做空机制,高位抛售股票现货来实现两个市场同时盈利的目的难以实现。
其次,经过近几年的发展,价值投资的理念深入人心,以基金、保险与QFII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成为国内股市的主要力量,其占国内股市总流通市值的比重已达到30%,在沪深300成份股中所占比重更高。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在股票市场估值中具有主导地位,在牛市中,大盘蓝筹股作为中国宏观经济增长的代表,成为大资金配置的稀缺资源,缺乏被抛售的动力。同时,由于制度设置的因素,机构投资者在股票现货市场投资受到限制,如《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规定:一只基金持有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其市值不得超过基金资产净值的10%;同一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全部基金持有一家公司发行的证券,不得超过该证券的10%;在股指期货推出初期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参与股指期货交易也将受到部分限制。个别投机者想通过做空股指期货来打压股票市场获得两个市场同时盈利比较困难。
再次,我国推出的第一个股指期货是以沪深300指数作为标的物。与上证综指编制方法不同,沪深300指数涵盖沪深两市300只个股,采用调整股本加权、分级靠档等先进技术进行编制。另外,与上证综指不同,沪深300指数主要成份股权重比较分散,以2006年12月15日统计数据来看,占上证综指20%以上权重的工商银行在沪深300指数中的权重仅排在第十位,占比1.89%。也就是说,上证综指以总股本加权计算,超级大盘股的上市,会放大对上证综指的影响,造成上证综指严重虚增,而对沪深300指数则因为自由流通量较小影响有限。总起来看,高市值覆盖率与成份股权重分散的特点决定了沪深300指数有比较好的市场代表性和抗操纵性。
最后,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监管体系的日趋完善,通过股票现货市场和股指期货市场进行全面做空可能受到监管层的严格监管。
(责任编辑:郭玉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