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好消息不断,去年的各种统计数据开始陆续出笼。但对一些年年蹿升的漂亮数字,要格外保持警醒,对其解读应该慎之又慎。最新的一个数字是,广州市2006年的地区生产总值将达到6236亿元,按照现行汇率和户籍人口计算,人均GDP将超过11000美元,成为中国内地第一个跨入人均GDP过万美元的城市。
这应该是一个让人额手称庆的好消息。人均与总量两方面数据不可偏废,以人均GDP方式进入现代化门槛,显示出对数据背后个人收益与公民真实福祉的追求,比起一味以总量表述的宏大经济叙事来说,要科学得多。
但遗憾的是,正是在人均方面,这一数据并不完美。广州作为一个拥有大量外来人口的移民城市,在计算人均GDP时,在人口基数中扣除非户籍人口和在当地居住半年以上的常住人口,使统计数据难免注水之讥。
据2006年上半年发布的《广州社会和经济》白皮书,广州登记外来人员有364.4万人。另据2006年5月广州市统计局公布的《广州市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截至2005年11月1日,广州市12个区、县级市的常住总人口(户籍和居住半年以上)为948.75万人;如果按照广州市公安局2004年全市户籍人口达737.67万人的基数大致估算,无户籍广州常住人口约在211万左右。如此庞大的群体,加上外来人口家庭式流入定居趋势日兴———据广州市卫生部门的统计数据,2005年广州市外来人口出生增长量和增长幅度均达到新高,跟户籍人口持平———这一群体事实上已直接影响当地的经济与生活。
如果说短期流动人口居无定所,不需要由暂住地承担诸如社保、医保等福利性支出,在一地定居终老的庞大的户籍外常住人口则全然不同,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当地政府都应该承担起相应的责任。既然这些人长期参与了当地的经济建设,并已计算入当地GDP,没有任何理由将这一群体摒弃在当地福利制度之外。
虽然目前我国的社保政策按照户籍归属情况制订,但“画地为牢”的计划福利政策已明显不适应劳动力频繁流动的市场经济社会。劳动力移入城市获得人口红利,而移出地却不得不支付大笔人口亏损,这是难以持续的政策。并且,由于人口移出地通常经济相对贫困,而移入地经济相对发达,从户籍情况出发的福利政策将人为制造出一大批老无所养的贫困阶层,到那时将不是哪个地方政府的负担,而会成为整个社会的负担。享受人口红利的发达地区躺在高居不下的人均GDP数据上大做现代化之梦,同时以抬高门槛等歧视性政策,把大量外来人口扫出视野与财政预算之外,绝对不是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
地方政府意识到了这一点。在日前召开的一次会议上,广州市委书记朱小丹提出“全面实现‘十一五’规划,到2010年人均生产总值超过10000美元,基本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任务。”广州市社科院科研处处长彭澎的解读是,“此人均非彼人均,前者可能是按户籍人口计算,后者可能是按常住人口计算”。这是符合国际惯例的非歧视的做法,也是发达地区对未来应尽的责任。
应该指出,以传统办法计算人均GDP并非广州一地痼疾,而是作为一种普遍现象而被质疑。这样的质疑,说明人口与经济的未来风险可能被成倍放大,流动人口这一阶层与当地社会裂缝加深,当引起足够重视。
□叶檀(上海媒体从业者)
(责任编辑:崔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