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光明
    很久以来,在国人的心目中,洋品牌就是高质量的代名词,然而,光环一旦被剥去,洋品牌也显露出丑陋的一面。2006年3月,浙江省工商局公布对13种国际名牌服饰的抽检结果,合格率竟然不到50%。
    国际知名品牌在质量上所犯的一些错误显得匪夷所思。比如,钢勾心问题,不合格的勾心轻则会造成皮鞋的变形,穿着不稳定,严重时则会造成消费者穿着时摔倒、崴脚等人身伤害,在如此重要的部位,竟然有几个著名品牌不符合标准要求。更离谱的是,不少知名品牌标注的执行标准竟然是废止标准,公然“忽悠”我国消费者。
    这些国际品牌的售价却非常高昂,据《浙江市场导报》报道,一款佐治牛皮革面皮鞋,进货价为400元,在专柜的售价竟达到了2757元,其暴利可想而知。
    许多洋品牌为什么一到中国就在质量上放松要求,随意拿国内消费者开涮?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深思的问题。众所周知,欧盟一直在对我国鞋类的进入设置或抬高门槛,使我国鞋类在欧盟的处境可用步履维艰来形容。然而,在这种情况下,洋品牌皮鞋在国内却享受着至高的待遇。最直观的一个对比是,欧盟早就有了鞋类有害物质限量的标准,但国内目前还没有这样的强制标准,任凭洋品牌进入中国市场牟取暴利。既然我国门槛如此之低,洋品牌就没有提高质量要求的动力。
    其次,与有关部门的不作为恐怕不无关系。“近八成国际知名品牌进口鞋质量不合格”的现象,难道仅仅在浙江存在吗?为什么仅有浙江省工商局检测出了问题?元旦过后,国家鞋类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副主任杨志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承,他们抽检洋品牌皮鞋的批次素来不多。抽检太少了,问题就迟迟没有暴露出来。对于此次受检的国际知名品牌,仅为23.91%的批次合格率,他感到“震惊”。杨志敏认为,此次抽查的结果反映出了市场的真实存在。
    显然,国际知名鞋类的质量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代表性,有关部门是否应该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检讨和思索,为消费者严格把关?有一点可以肯定,倘若有关部门把关严格,一些国际知名品牌屡屡被查出问题,他们为自身声誉着想,自然会严抓产品质量,不敢有丝毫懈怠,否则,就有可能身败名裂。而现实却是,质量低劣、价格高昂的洋品牌,鲜有因质量问题受到查处的,面对如此之小的风险成本,洋品牌产生侥幸心理还有什么奇怪的吗?
    这一事件再次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如何在WTO规则下,最大限度地保护国内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值得有关部门认真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