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改后仅一年多时间,中信证券市值暴涨了8倍,原非流通股大股东已不甘心将利润仅仅停留在账面上,开始逐步将其兑现。
    记者从有关渠道了解到,最早从去年9月开始,扬子石化、燕山石化、中粮集团就已逐步出售手中解禁的限售股。
    公告称,截至2007年1月4日,中粮集团已售出中信证券5178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74%),目前仍持有4005万股。而在上个月,也就是去年12月,还有两家大股东公布了减持公告:截至2006年12月20日,扬子石化已售出3083.58万股中信证券持股;截至2006年12月27日,燕山石化也售出中信证券2986.60万股中信证券持股。
    根据公告统计,上述3家公司已累计售出1.12亿股,以中信证券2006年9月至2007年1月4日期间平均股价20元/股计算,3家原大股东获利至少在22亿元以上。
    “从2005年11月算起,中信证券市值在一年时间里已经增加了8倍。”资深市场人士张红记告诉记者。数据显示,2005年11月时,中信证券平均股价仅有4.5元,当时的总股本为24.8亿股,市值108亿元。而到了2007年1月4日,其股价已飙升至29.8元/股,这期间由于股改和转增股本等原因,总股本增加至29.8亿股,市值高达888亿元。
    中信证券2006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股改一年后该公司前10大股东手中至少有7.7亿股有限售条件股处于解禁状态。扣除已售出的1.12亿股,尚有6.58亿股可随时上市流通,市值高达196亿元。
    张红记认为,一旦上述股份集中出售将对其股价构成冲击。他指出,2006年中报时,中信证券流通A股为5.4亿股,加上目前3家已售出的有限售条件股,其在市场上交易的股份不过6.52亿股,而目前10大股东手中的解限股却有6.58亿股。这意味着如果他们集中抛售,其供应量会在短时间内增加一倍。
    “当然,在各种决定股价的因素中,市场供求仅是其中一方面,上市公司的内在质量同样重要,作为A股中为数不多的券商类上市公司,中信证券的资产质量、盈利能力还是有值得称赞之处。”张红记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