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涛 徐岳
日前,南开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和国务院国资委在国内首次推出“国有独资公司董事评价”课题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可操作性的国有公司董事评价体系,使国有公司董事会建设进入评价、提升的新阶段。
目前,我国中央大型国有企业的董事会制度建设已经进入攻坚阶段,董事评价成为引导国企改革和董事会建设的关键。专家们认为,国有公司董事评价系统的研究出台是国有独资公司董事会制度完善的重要进程,标志着对国有企业领导层评价经由厂长经理评价、领导班子及成员评价发展到现代公司制度下以董事与董事会评价为核心的新阶段。
南开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在公司治理研究、公司治理评价研究积累基础上,借鉴了国外董事评价的做法和经验,重点从评价的指导思想与原则、评价体系逻辑架构、国有公司董事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式、评价程序、评价结果的应用与反馈机制等方面设计了国有公司董事评价系统。在针对董事基本职责设置评价指标的基础上,还特别设置了执行董事、外部董事和职工董事的评价指标等。
课题组负责人、南开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李维安教授说,通过建立符合国有独资公司实际特点的董事评价体系,可以对董事的行为进行引导、矫正和激励约束,提高董事的履职能力和动态胜任能力,使其行为合法、合规、合理,逐步形成职业董事市场,以实现出资人对董事会的有效治理和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课题评议组的专家认为,课题提出的加强董事认证培训组织、建设董事人才库等对策建议,具有现实意义和实施紧迫性。同时,由于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国有公司董事评价体系,该研究成果也使国有公司董事会建设进入了评价、提升的新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