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医院门口,“医托”正在拉生意 |
中新网1月9日电 据信息时报报道,医托的出现,无疑是医院间的竞争造成的。然而,大医院扎堆一条街不仅使同行竞争加剧,同时也给周边的各行各业带来影响。卫生部门的官方统计数据显示,广州地区所有医院每年接诊的病人为3000多万人次,其中不少是省内其他城市或是外省的病人。精明商家于是在医院周边高密度地开设药店、旅馆、花店,他们的主要消费者是医院的病人和家属。
医院竞争带来的影响:衍生医托行业
在广州,几乎每个三甲以上的公立医院门口都活跃着这么一群人,他们专盯着从外地来求医的患者,之后靠三寸不烂之舌“介绍”这些患者到他们所推荐的医院。
“医托这个特殊的群体是和医院间的竞争分不开的”。广州市肿瘤医院的保安员刘先生几乎每天都要和这些在他眼皮底下“揾食”的医托打交道。一开始,他们还会对这些医托进行强行驱赶,甚至导致双方发生肢体上的冲突,但由于这些医托是“怎么赶也赶不走”,时间一长他们也只能是“眼不见为净”。刘先生告诉记者,之所以有这么多人愿当医托,是因为一些小门诊雇请医托都会以高额回扣做诱饵。
据了解,有的小诊所对医托拉来的病人每个回扣100~200元不等,有的则是以治疗总额的20%至30%给医托“回扣”,本事高的医托,一天的收入都在五六百元左右,有的甚至过千。而那些仅仅在一旁帮忙说话的医托,也会有或多或少的分成。
带旺周边消费
医院扎堆催生出一系列的“医院经济”,从饭馆到花店,从水果摊到孕妇服装铺,各行各业都倚靠医院圈这棵大树好乘凉,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医院周边酒店、旅社、出租屋的租房经济。
记者曾做过调查,沿着中山二路开设的很多招待所,接待的旅客95%都是来外地来的就医者或是家属。因为毗邻医院,这些招待所也就从来不愁客源。走进中山二路一带,一抬眼就能看到数家门面宽不过1米的旧式招待所,有的还拉着“50元/天”的横幅揽客。记者到服务台一打听,这些实惠简单的招待所往往早就客满,住的95%是来附近几家大医院求医的外地患者。
一大医院方圆500米内至少开了8家药店
近年来,由于医院药价虚高,拿着医生处方外购药的人越来越多,药店也瞅准了这个商机,围绕大医院开的药店越来越多,争抢医院的处方,得近水楼台之利。记者约略数了一下,诸如省第二人民医院,它的对面就开着三家大药房,在500米之内,至少有8家药店;而中山一院、省人民医院,其周边药店更多。医院自开药店留病源
为了防止病人的药费流入药店老板的口袋,大医院也不甘示弱,纷纷在院内或是周边开设与自己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药房。广东省人民医院的康发大药房,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便民药店,还有广州军区总医院的自费药房等先后在医院附近最显眼的位置开张。这些医院开的药店凭着地利人和的优势,吸引了相当大的一部分客流。
然而,记者在中山二路的药店观察到,大部分药店已经把主要经营方向放在保健药品、中药饮片和中成药上,店内最显眼的位置都摆放着人参、鹿茸等名贵保健品。一家药店的销售人员称,一般市民看病都倾向于在医院直接拿药,很少有人到药店购买处方药,倒是有不少住院或者探病的人会来买保健品,因此药店的主要经营方向就放在了保健品上。
“密码处方”难倒周边药店
除了这种明里的竟争之外,医院紧紧抓住处方权不放。 为了不让肥水流入别人田,一些医院在给患者开处方时也会有一些“行规做法”。例如在一些有选择余地的药方上面,医生会搭配一些自己医院配制的药物,这些药剂只能在医院的药房拿到,如此一来,病人出于省事心理,会倾向于直接在看病的医院拿药,而不会到其他药价相对较为便宜的医院去排队等候。更有甚者,一些小医院还在处方上使用只有医生和药剂人员会解读的药方“密码”,即使病人拿处方外购药,也是一头雾水,最终还得折回医院买药。中山二路博济药店的经理告诉记者,各家大医院在开处方的时候为了保证患者会在自己医院拿药,都会经常利用一些小技巧。“近年来国家加强了对处方药的限制,加上地处中山二路这一特殊地带,药店的生意都很难做。”博济药店的经理说。
业内人士看竞争:“大医院争的是江湖地位”
“大医院争得更多的是一种江湖地位,而对于市场份额争夺,在很大程度上还处于下意识的状态。说到底,大医院在这个市场上,还属于供过于求的紧俏货,老百姓没有充足可供选择的资源,只能排队去争夺有限的优质医疗资源。喊了那么多年的‘狼来了’,政府却始终没有真正放开医疗市场,让实力雄厚的外资进驻,没有这头狼,大医院独霸天下的格局无法撼动。”对于医院竞争,广州市一家知名三甲医院的管理者实话实说。
他分析:为什么医疗资源会出现这样的分配不均衡,这是一个制度残留问题,历史上医疗资源是按行政级别进行条块划分,而不是按社区划分。在广州这样一个级别的城市,既有中央驻穗医院,又有省级医院、市级医院、区级医院,还有各类医学院附属医院,以及厂矿企业的配套医院。当初建医院时大家都会一门心思想着要块好地,没有一个真正有权力有能力进行规划定夺的部门可以说了算。自然出现中心地段大医院扎堆,偏远地区无人问津的现象。
“医改 二十年起效最明显的是医保制度的推行。”随着公费医疗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医院院长以前都忙着跑关系,找政府要钱,找政府要医疗定点单位,现在逐步转换成“怎样留着回头客”。以前的医院只要手头上有几家定点单位,只要技术不至于落后,就可以不愁吃喝。现在不同了,患者手里有了医保卡,有了选择医院的自主权,“如何让患者第二次再选择我”,这成为医院新的关注点,这才是触动现在的医院产生竞争的根本动力。
而医院要真正进入竞争时代,一是要和真正的体制外的对手进行碰撞,而且是不附带优惠政策的公平竞争,这些对手是综合型大规模的外资医院、民营医院;二是政府不再干预医疗资源的配置,政府的钱应该直接花在病人身上,为病人向医院“购买服务”。不蓄意抬高药价,不盲目抬高住院费,不刁难转院病人 。(蔡民 游曼妮 陈昕宇)
(责任编辑:田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