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中国总部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赵弘
本刊记者 韩志怀
总部经济是以信息网络技术快速发展条件下,企业通过将总部与生产制造环节在空间分离,实现资源再配置收益,形成大城市与中小城市、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成为当今全球经济发展中的主流形态。在2006年12月21日北京举行的“第二届中国总部经济高层论坛”活动中,北京市副市长陆昊告诉记者,首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转变增长方式和优化产业结构的关键阶段。
提升城市国际竞争力的新途径
赵弘认为,城市转型是世界各大城市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共同课题,纽约、伦敦、洛杉矶、东京、芝加哥、香港等许多国际大都市在发展过程中,都经历了经济转型的痛苦历程。我国城市在经历了28年的改革开放快速发展之后,如今也面临着经济转型的艰巨任务。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城市转型,将成为许多中心城市“十一五”及未来时期面临的重大课题。总部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模式,对大城市探索产业结构升级,实现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赵弘援引国家科技部党组成员、秘书长张景安的讲话指出,总部经济为企业提高自主创新 能力,提升国际竞争力提供了一条新途径;发展总部经济,也为高新区“二次创业”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有助于提升高新区创新、孵化等高端环节的能力,提高园区整体竞争力。
目前,我国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南京、重庆、成都、沈阳、青岛、杭州、济南等许多城市都提出要发展总部经济,并将其作为促进城市产业升级功能提升,实现城市经济转型的重要战略。
推动城市经济转型的必然性
赵弘分析,一是发展总部经济能够发挥大城市的资源优势。大城市聚集了人才、信息、技术等战略资源,但相应的土地、能源、材料等常规资源稀缺,发展总部经济能够使大城市发挥资源优势而规避资源劣势。
二是总部经济为中心城市提供新的产业接续,有助于大城市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和城市功能转型。通过众多企业总部的聚集,带动金融、保险、会计、律师、咨询等现代服务业的迅速发展,形成中心城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城市经济转型。
三是总部经济有助于增强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促进区域整体的经济发展。总部经济使城市的发展不再局限于本地的资源,而是跳出本地,通过与周边区域其他城市的合作,构建总部经济链条关系来实现协调、互动式的发展。如长三角地区,以上海为地区总部,以江、浙等制造业密集的腹地为基地,形成总部----制造加工基地产业链,促进整个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赵弘指出,在第二届中国总部经济高层论坛上,北京市副市长陆昊已经强调,北京是我国政治、文化、信息中心,也是各类高级人才的聚集中心,专业服务业发展水平较高、各类市场信息资源密集,具备发展总部经济的条件,总部经济已经成为推动北京经济转型、结构升级的重要动力。
探索城市经济转型的内在规律
针对“第二届中国总部经济高层论坛”活动,赵弘认为重要意义是推出了三大亮点。
一是隆重推出《2006-2007中国总部经济发展报告》。这个报告由赵弘研究员担任主编,联合全国一批科研院所和国内重点城市的政府实际经济部门共20余家单位,历经一年完成。报告在考察美国、德国、英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主要城市经济转型模式的基础上,全面总结了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北京、上海、广州、重庆、武汉、青岛等一批中心城市以发展总部经济为动力,推进城市结构升级、功能提升,实现城市经济转型的成功经验,探索了转型过程中的一般内在规律。
二是推出“全国35个主要城市总部经济发展能力评价报告”。这一评价报告的指标体系由基础条件、商务设施、研发能力、专业服务、政府服务和开放程度等6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55个三级指标构成,采用由我国正式出版的统计资料作为主要数据来源,引入专家评价系统,根据评价结果对全国35个主要城市总部经济发展能力进行排序。为我国城市判定其总部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以及今后总部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为企业总部选址提供了借鉴。
三是全国许多中心城市成功实践以总部经济理念推进城市经济转型。这些城市的一些中心城区,在城市化推进过程中面临着的共同课题就是制造业成本提升、环境资源约束加强、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遇到挑战。他们以发展总部经济为动力带动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初步探索出了一条以总部经济带动产业结构优化与提升,实现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北京城市发展中的优势比较
赵弘指出,北京现有跨国公司地区总部35家,具有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性质的投资性公司146家,外资研发中心239家,国内大企业集团266家,总部经济已经具备一定规模。尤其北京市的朝阳区是总部经济的汇集之地,是北京总部经济规模最大、发展最成熟的区域。朝阳区已成为北京最适合跨国公司设立地区总部的城区。
他分析,截至2005年12月,已有88家外商投资性公司落户朝阳区,占北京市的67.7%;21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进驻朝阳,占全市的84%;15家外资银行在朝阳区开设了分行,占全市的68%;4189家外国驻京办事处将办公地点设在朝阳区,占全市的49.4%。此外,朝阳区还聚集了北京60%以上的外国商社、3000多家外资公司以及167家国际新闻机构。到2006年底,投资北京的世界500强企业中,更有160多家落户朝阳区。朝阳CBD地区已经成为全国世界500强企业最密集、商务活动最活跃、商务氛围最浓厚的区域。近年来出现的“望京现象”,更展现出朝阳区在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及研发中心聚集方面的独特魅力。
他认为,今后朝阳区特别是要依托CBD和电子城科技园区等重点功能区,重点发展金融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引进更多的企业总部,才能够使朝阳区的总部经济不断释放出新的活力。
针对在全国首先提出发展总部经济的丰台区。赵弘强调,丰台总部经济区以中关村科技园区丰台园为核心区,规划面积近30平方公里,用于集中发展总部经济。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以总部基地、国际总部区为代表的总部产业组团;以国美商都、北京国际汽车博览中心为代表的商务商贸组团;以怡海花园、万年花城为代表的生态居住组团;以首都经贸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为代表的高等教育组团和以世界公园、花乡花卉种养基地为代表的休闲旅游组团,满足了总部经济对各个层面要素的需求。未来总部经济区将成为丰台区最具潜力的发展区域。与此同时,丰台区正在建设的北京未来商务区—丽泽商务区,将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为总部经济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尤其是“总部基地”,目前已经成为全国发展总部经济的知名品牌,得到了全国各地的学习和效仿。
需要解决三大关键问题
赵弘认为,首先,要突出解决尊重市场规律与发挥政府宏观引导作用的矛盾,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尊重企业自主选择总部空间布局的意愿的同时,要强化政府的服务功能,为企业总部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其次,要正确认识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入驻与培育本土企业总部之间的关系,在优化环境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入驻的同时,要注重采取多种方式支持和鼓励本土企业加快自主创新,培育核心竞争力,促进本土企业快速发展,提升其在国际价值链分工体系中的地位,使本土企业真正成为推动城市产业升级和战略转型的强大动力。
第三,要突出解决完善硬环境与优化软环境的矛盾。发展总部经济推动城市经济转型,不仅要重视硬环境建设,如加快建设各种高级商务楼,规划各种类型的总部聚集区,更要注重大力发展金融、保险、信息、咨询等现代服务业,建立健全总部经济相关的各种法律制度,吸引和培育大量高素质人才,努力优化总部经济发展的软环境,实现总部经济持续发展。
赵弘告诉记者,国内的青岛市市南区、武汉市武昌区、南京市鼓楼区、重庆市渝中区、济南市天桥区等城市,在实践总部经济中均获得了较好的成效。
《投资北京》杂志社 2007年第1期
(责任编辑:谢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