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牛气冲天。伴随股指连续刷新历史纪录,成交金额不断创出历史天量,沪深两市总市值急剧膨胀。1月9日,中国人寿高调“海归”,带动两市市值一举突破10万亿元大关。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稍具常识者都能看到,在过去不长的时间内,内地股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主要表现在:
首先,截至去年底,沪市完成股改或者进入股改程序的公司共795家,占全部应股改公司总数的97.8%。
其次,市场投资主体有了很大变化。随着基金规模不断扩大,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 )不断进入,投资者结构正在发生由散户为主而向机构为主的变化,从而推动资金规模、投资理念持续向上。
第三,自中国银行起,大批大盘蓝筹股陆续上市,市场规模连上台阶。截至9日收盘,上交所A、B股总市值83270亿元,深交所A、B股总市值19214亿元。两者合计,证券市场总市值已达10.25万亿元。弹指一年间,内地股市市值与GDP 之比遽然由17.8%蹿升至50%。
股市表现强劲,吸引大量投资者跃身其间。去年中国新增个人股票投资账户近400万,尤其抢眼之处在于,连续5年增长的居民储蓄因此而在去年10月末出现逆转。此前央行副行长苏宁曾指出,消费率过低、储蓄率过高已经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此二者不仅造成银行流动性过剩,而且推动投资热上加热。
一俊不能遮百丑。股指气势如虹,股市病树回春,这些都是事实,只不过,眼下所出现的蓬勃市道,其实有着大量“非典型性”因素支撑,后市若无更为实在的利好跟进,此一轮所谓“结构性牛市 ”,难免走入“指数型牛市”困境。
这种担心并非杞人忧天。近期沪综指连续攻克2300点、2800点心理关口,但在多数情况下,价格下跌的股票远远多于上涨的股票,究其原因,超级大盘股“定鼎”之功首当其冲。目前,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石化、招商银行、宝钢股份市值相加占到整个市场近一半,换言之,只要这些大盘股上涨,即使其他股票都在调整,股指照样“笑傲江湖”,市值照样连上台阶。
实际情况也不容乐观。以本轮行情开始启动的去年11月份为例,沪深两市总市值增加了5834亿元,但是总市值位居前50位的大盘蓝筹股市值却增加了6478亿元,也就是说,两市其余一千多只个股市值增加为负数。更有甚者,由于市值排在前50位的公司中的绝大部分掌控在各级国资部门手中,它们的流通市值仅仅增加了931亿元,其余5547亿元实际为非流通股股东所占有。
即使是在这不成比例的931亿元中,由于QFII已经跃居机构投资者队伍中的次席,所以这其中的很大一部分还为外资所赚去。这样算下来,最后真正能够落到股民腰包里的钱,其实非常有限。甚至可以认为,大多数投资者并未能够感受“牛市”所带来的赚钱效应。
跑赢指数亏了钱,这是中国股民多次遭受的沉重打击。以往的教训告诉我们,一个缺乏财富效应、缺乏赚钱效应的股市,不会成长为健康的、向上的股市。故而为今之计,千万不能为股指、为市值所迷惑,更不能为股指、为市值所挟持,而应该继续在保护中小投资者以及提升上市公司质量等方面,扎扎实实推进已经有所推进的工作。股市不应成为少数几家垄断型国企的晴雨表。
(责任编辑:崔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