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在外界猜测议论了好多年之后,“中国到底有没有能力制造航空母舰”终于有了官方的正式答案:1月8日,中国统领国防科技工业计划的部委——国防科工委举行新闻发布会,其发言人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明确说“中国具备制造航空母舰的能力”。
大量传言和猜测包围“中国航母”
1月8日,国防科工委举行新闻发布会,向记者通报2007年国防科技工业会议的有关情况。在回答记者关于中国何时制造航空母舰的问题时,发言人黄强表示:“中国具备制造航空母舰的能力,但具体什么时候制造目前还没有定。”黄强还说:“我国今后将适时亮相一些有威慑力的新型尖端武器,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和平。”黄强表示,国防科技工业今年除了保质保量完成高新技术武器装备研制生产年度任务,还将大力发展军民两用技术,重点在信息安全、新型能源、反恐装备、海洋工程、光机电一体化、卫星应用等领域的技术突破,实现产业化。
中国何时建造航母,是外界所有中国军事能力猜测中最持久、兴趣最浓的一个话题。世界上还没有哪一个国家为这件事受到这么多议论。这可能与中国迅速上升的国力,以及不断扩展的海洋利益有关。作为一个努力维护地区和平的国家,中国在航母问题上的表态一直小心谨慎,个别争论也是学术层面的,主要说“应不应该”造航母,对中国倒底何时造、造不造得出来,一直缺少权威的说法。但中国官方的谨慎反过来又引来一些好事者对中国国防动向“不透明”的指责。最近中国主动披露一些国防科研成果,信息肯定准确,但令人意外的是,1月8日国防科工委的新闻发布会之后,世界传媒上关于“中国航母威胁”的最新言论并没有冒出什么。当然这也许是因为前一段时间一些好事的媒体已经“说够了”。
中国造航母已经被传了很久,早在1997年,许多海外媒体就说,因1996年的台海危机,中国已经决定组建自己的航母战斗群。最近两年,“中国航母威胁论”再次大量出现。解放军2005年2月下水的“海巡31”号就被外界胡乱猜测为中国第一艘直升机航母。此后类似的猜测就一直没有断过。
造航母需要什么能力
航母是现代科技的结晶。与一般民用造船工业的技术要求不同,军用舰船的建造涉及部门众多,技术要求复杂,科研和组织难度很大。以前苏联建造的“库兹涅佐夫”号航母为例,该舰原计划于1985年12月4日下水,但海军在1984年底提出改换舰上装备的无线电对抗系统型号,由于此时新型号设计尚未完成,造舰计划顿时陷入一片忙乱之中,最后,总计有12个系统订货脱期和方案被迫修改,2100多套、110车皮的电子设备未能及时到厂,修改报废电缆400公里,新增电缆1200公里,至少延误工期一年半。
这还只是冰山之一角。由于航母的设计和建造必须具有高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使得它的建造周期不仅比一般舰船更长,而且技术要求也更高,它囊括了舰体、雷达、导弹、防空火炮、反潜武器、舰载飞机等不同技术成分,许多技术要求很高,不是一般国家可以在短期内全部攻关下来的。另外,航空母舰造价不菲,日常的维护和保养费用更是个无底洞,没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作基础,普通国家往往只能“望舰兴叹”。
当前,世界上共有26艘航母现役,分别属于9个国家,但只有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西班牙能够制造真正意义上的航空母舰。随着各国技术的发展进步,轻型航母的技术难度有所下降,一些相对经济和技术实力都较强的国家开始着手建造国产航母。
由于造船能力与造航母具有最显而易见的直接关系,国外媒体经常把中国造船工业的飞速发展与造航母联系在一起。美国兰德公司在专题报告中说:“中国舰船工业过去20年来的发展有效地提高了其造船实力,在某种层次上将使中国造船厂在政府作出决策后,能够建造现代化巡洋舰和航母等大型舰艇”。韩联社前不久的一篇报道认为,中国是世界第三大造船大国,可以制造30万吨货轮和油轮,因而也具备制造航空母舰的基本能力。当然,韩联社也认为,航空母舰和民用船舶之间还是存在巨大差异,航空母舰必需的蒸汽弹射装置、大型起降机、大马力发动机等技术只有欧美才具备,因而中国制造航空母舰还有一些困难。
中国造航母的政治条件复杂
尽管中国已经拥有了建造航母的能力,但造航母还不得不考虑东亚地区的战略环境。东亚地区是世界上航母最密集的地区之一,好几个国家拥有航母,但没有哪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遭到这么多怀疑。就在几天前,韩国梨花女子大学教授李御宁在接受《韩国先驱论坛报》采访时还在散布“中国航母威胁”,他称中国的夙愿就是航空母舰,因为大陆国家想压制海洋国家获得霸权,最需要的就是航空母舰。“航空母舰是想成为霸权国家野心的象征”。澳大利亚迪金大学社会和国际关系学院的伊安·斯托里认为,对于中国的航母梦想来说,地缘政治方面的因素将制造不小的麻烦,东亚地区的其他国家将认为,一支中国海军的航母战斗群将被看作是一种威力巨大的作战力量投送工具,它将强化有关方面对中国试图用武力手段解决领土争端并成为地区军事强国的担忧。
9日,印度国防研究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国际战略专家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目前的战略利益是争取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使自己尽快崛起,成为世界上有影响力的负责任的大国。但建造航母无疑会打破亚太地区的战略平衡,引发东亚和东南亚国家,当然也包括美国和印度等国家的紧张和担心。“牵一发而动全身,建造航母可能会恶化中国的国际环境,直接影响到中国战略利益的实现。”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战略研究中心主任林利民认为,中国建造航母存在两个明显的来自国际上的政治障碍。首先,现在中国处于一个飞速上升的时期,也是一个非常敏感的时期。中国的未来战略是什么,是不是会像历史上后起的大国那样发动战争,很多人都在猜测。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造航母,“中国威胁论”很可能再度上升。其次,中国不得不担心造航母会引发过激反应,引发周边国家的军备竞赛。中国在军事上的一举一动都受到美国、日本和周边其他国家的关注,都会引起它们的反应。中国不得不担心,建造航母会刺激周边国家加强军事力量并改变战备形态。
不过,也有专家认为,国外的担心不应成为障碍,世界大国拥有航母是正常的,为得到航母而突破一些障碍也是值得和必要的,中国应当有决心也有智慧消除外界的疑虑,迈出拥有航母的重要一步,而不应在一些议论面前止步不前。因为武器本身不是战争的决定性因素,关键要看使用武器的国家。中国的外交政策是和平的,中国建航母也是维护世界和平,所以外界的疑虑是多余的。有国外媒体认为,航母带来的好处很可能使中国决心冲破政治上面临的障碍。《印度斯坦时报》网站8日刊登文章称,中国海军在2007年将可能有大的动作,这个动作就是建造一艘航母。因为中国建造并拥有航空母舰,可以改变台湾海峡和南中国海的战略平衡,使中国的门户更加坚固,还能对“台独”分子发挥强有力的威慑作用。
正因为有这么多复杂的因素,美国海军学院评论季刊在题为《中国航母的两难境地》的文章中说,造不造航母是中国的一个困难选择,“中国的领导层正面临着一个也曾使现代历史上其他大国痛苦不已的两难境地”。“这是中国海军现代化面临的问题中最具综合性和纵深影响力的一个选择:要么打造一个主要依靠大甲板空军(航母)的海军,要么依旧让海军主要依靠潜艇。这个选择并不简单,也将会很痛苦,中国还没有以任何有意义的方式来处理这个问题”。(《环球时报》)
(责任编辑:王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