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国际市场油价再次大幅下跌,其中纽约市场油价收于19个月来的最低点。当天,纽约商品交易所2月份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每桶下跌1.62美元,收于54.02美元,为2005年6月10日以来的最低点。
事实上,从2006年6月份以来,国际原油价格就开始走低,今年元月份以来更是频频下滑。记得2006年年初,国际油价一路走高,让全世界都为之紧张,分析人士甚至大胆预测,2006年年底,国际油价有可能上冲100美元,但是,看目前的石油价格表现,不免让人大跌眼镜。笔者想起来一句话,是在2006年11月12日,英国剑桥能源研究所总裁勃·洛克伍德在中国召开的世界重油大会上发表演讲时说:预测油价无疑是一份非常危险的工作,如果谁真的擅长的话,就去做石油期货好了!当时与会者感觉这话很幽默,但现在果然应验了。其实,细心的人能品味出来,勃·洛克伍德当时那句话还有另一层意思:对石油这样的能源来说,只能做分析性的工作,下结论无疑是不理智的。
那么,对我们来说,两件事情是最让我们感兴趣或者牵挂的:第一,到底什么因素在左右着油价;第二,油价的涨或跌对中国是利还是弊?
分析人士说,此次油价的下跌,是受美国汽油和其他成品油库存增加消息的影响。据新华社报道,美国能源部公布的最新石油库存数据显示,在截至1月5日的一周里,美国商业原油库存比前一周减少了500万桶,降至3.147亿桶,但仍高于往年同期平均水平。而汽油库存比前一周增加了380万桶,增至2.133亿桶;包括柴油和取暖油在内的其他成品油库存大幅增加了540万桶,增至1.41亿桶。因此,分析人士指出,上周美国成品油库存增加和近来美国东北部地区持续出现暖冬天气,是导致国际市场原油期货价格当天大幅下跌的主要原因。2006年11月份,国际油价就达到了历史最低水平,那时候,外界对油价走低的分析是因为全球原油需求的放缓在支持着。
当然,国际原油市场上风云突变,到底是操纵者在放烟幕弹,还是供求关系在真实发生着变化,外界的信息真真假假,理由众说纷纭。不过,理性来看,影响石油价格不外乎以下几个因素:供需因素、储备因素、政治因素等等,在这些因素里面还包含着定价的因素、大财团的操纵等等人为因素,但是,没有人否认一个事实,油价已经越来越成为大国利益的砝码。
比如,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国际原油市场的价格就从每桶80美元下降,在每桶60美元附近开始震荡,分析人士说,盘整与震荡的背后,是一场异乎寻常的拉锯战。这场拉锯战的两位主角,一方是欧佩克,一方是美国,欧佩克减产保价,美国则出于政治利益的考虑,全方位压制国际油价回升的势头。
对中国来说,油价下跌是利还是弊?先看看进出口情况。商务部的一位官员日前表示,中国2006年原油进口预计较上年增长10.2%,至1.4亿吨,合每日进口281万桶。这位官员称,进口原油估计占2006年中国原油需求总量的48%。相比之下,2005年进口原油在中国原油总消费量中所占比例为43%,受经济快速增长及国内原油产量有限影响,短期内中国的原油进口还可能将稳步上升,另外,中国从2006年开始进行战略石油储备,这也是中国2006年原油进口增长的重要因素,从这个角度来说,国际原油市场价格下跌对中国应该是个好消息。
相应的问题也就出来了,中国到底在什么样的时机进行原油储备?有消息说,2006年10月6日,国家能源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徐锭明首次对外界透露,中国已开始向镇海战略石油储备基地注入原油,他表示注入石油主要来自国内。有专家立即提出反对意见,理由是国际原油价格的下跌远远没有到位,目前并非中国石油战略储备的良机,并且建议,至少要等到2008年以后,才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战略原油储备。当然,谁的说法都是一家之言,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这无疑是一个难以决策的问题。
另外,中国的石油价格改革,还在摸索之中。对供给方来说,怎样才能提高石油企业的效率?对需求方来说,如何让成品油价格与国际市场接轨,以提高使用效率并控制有效需求?
至少还要正视一点,中国在国际石油市场上还没有话语权,更别说建立起在国际市场上游刃有余的期货体系了。总之,在这一点上,中国要做的事情还很多,要走的路还很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