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新年的门槛,细数过去一年中央空调行业的点点滴滴,颇多感慨。在刀光剑影的市场上,一些品牌几经沉沦,但依然“浪迹江湖”;而一些品牌则“春风得意马蹄疾”,在品牌的成长道路上越走越远;更多品牌则默默地辛勤耕耘,寻找着厚积薄发的机遇。
“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笑谈中”,到底谁是中央空调行业过去一年中的英雄呢?让我们把聚焦的目光投向他们——他们中的每一个品牌都值得我们尊重。因为他们的表演成就了厚重的2006,他们的超众实力也将会让2007更为精彩。
旧岁多少事,皆付点评中。
海尔:奥运场上“满城尽带海尔牌” 关注程度:★★★★★
奥运经济是2006年市场上的关键词。
2008 年奥运工程指挥部统计资料显示:青岛奥帆赛场馆、北京奥运垒球馆、首都体育馆、北京工人体育场、老山自行车馆、国家体育场(鸟巢)、青岛机场、天津机场、首都机场、北京工业大学体育馆、北京大学乒乓球场馆等 15 个项目的中央空调全部选用海尔。有业内人士戏称,奥运场上可谓“满城尽带海尔牌”。
海尔由此已经提前成为2008年奥运会大的赢家。与此同时,以往在中央空调行业唱主角的美国开利、日本大金等国际品牌集体失语。
“鸟巢”工程招标处一位负责人称,“鸟巢之所以选用海尔的产品,是完全被他们提供的方案所打动,也只有他们提供的方案与北京奥运会倡导的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理念更接近”。
据了解,美国的开利、约克,日本的大金、东芝等企业,利用技术上的领先优势,成为奥运工程“常客”。但在北京奥运工程,他们面临了国内企业的强大挑战,以大金为例,他们甚至在奥运项目上“全军覆没”,无一中标。
通过自主研发与引进技术相结合,迅速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海尔在某些关键技术上已经达到甚至赶超国际先进水平。此外,海尔在服务方面的强劲优势,以及差异化满足客户要求的比较优势等因素,使得国产中央空调企业也已具备了与国际品牌竞争的实力。
格力“艺高人胆大” 关注程度:★★★★★
2006年11 月 20 日,合肥市国土资源局综合楼中央空调系统设备招标项目的报名工作正式结束。不过,此次为期 5 天的报名和竞标,国产品牌厂商们只能成为一边的“看客”。 这源于合肥市国土资源局综合楼中央空调招标公告上的声明,所采购的中央空调“整机必须为进口原装品牌”,也即意味着即使是有实力的中国企业也只能是眼巴巴地袖手旁观。
众国产品牌在沉闷一段时间后,最先叫板的是格力。格力有关负责人认为,政府采购的关键和核心,应该是能够采购到最佳性价比的空调产品,而不应以国产还是欧美、日本的洋品牌作为衡量标准。原先国产品牌在中央空调的技术和研发的确处于弱势地位,但随着近几年国产空调品牌的崛起,“欧美日系中央空调”一定好的论断受到严重的挑战,格力最新获得的超低温数码多联机核心技术就是一个明证。
格力对招标的表态引起了国内媒体的积极响应,合肥市政府在舆论的压力下,招标人选择了回避和沉默。后来合肥市政府说,他们召开紧急会议,已初步作出撤销该招标公告的决定。
在讳莫如深的政府招标市场上,一般企业面对这样的不公正,选择的态度是:忍气吞声与三缄其口。但是格力没有选择沉默,一如当年他们叫板国美的勇气。其实细细想来,格力公开叫板的气势,却显示了企业的实力。格力总裁董明珠曾经说过:与国美的叫板曾经让许多的业内人士为格力捏了一把汗,但是市场证明,格力没有失败。
美的:“韬光养晦”抑或“闭门练功”? 关注程度:★★★★
美的作为中国空调业的老牌企业,多年来一直稳居前三的位置,但是对于美的而言,坐上头把交椅才是最大的心愿。
与往年的光芒四射相比,美的今年韬光养晦了许多,业内人士认为这可能与7月份美的商用空调事业部的两次换帅有关。“换一次领导犹如伤筋动骨啊!”美的商用空调的一位市场人员苦笑着说。
在中央空调四处呐喊震天的氛围下,美的开始行动了。他们先行一步推出了一个深度清洗服务标准,以期扩大声势配合自己的“06攻略”。不过该标准并未得到空调同行的响应,同行们甚至认为这是美的的自我炒作,而“深度清洗”也只被寥寥提过几次后就销声匿迹了。
到去年9月份,美的发布了自己的无水加湿技术,并在新冷年的开篇一股脑推出“清润星”、“冷静星”、“清净星”系列,将空调功能从单一的制冷加热扩展到室内空气净化,并抛出空调3C融合的概念,空调融合加湿器的趋势在2007新冷年的开始,被美的撕开了一个小口。2006年11月,高盛7亿入股的消息让投资人士普遍看好,美的也终于可以放心大胆地做起白电大鳄之梦。美的空调用自己的实力走过了这个充满变数的2006冷冻年,并顺利翻开07冷年的新篇章。
大金:昔日辉煌渐行渐远 关注程度:★★★★
中央空调的专业性和特殊性成就了昔日的大金,大金曾经在华东地区的独霸局面无人能及。
日本大金株式会社其实是以化工为主业的企业,是仅次于美国杜邦的第二大化学工业企业。例如:它的特种机械部主要是以生产各种弹药为主。
或许是这种特殊的身份,大金在中国市场上一直保持着一种“神秘”的姿态,它在媒体面前的态度是“避而远之”,“闷声发大财”是他们坚持已久的战术。
但是,来自同行的激烈竞争让大金原来的优势也一去不复返了。据制冷行业的不完全统计:从2002年到2005年的4年时间里,大金在500万以上的中央空调的市场份额中,他们连续4年持续下滑。业内人士分析,2006年,除华东地区的销售势头没有较大的变化之外,大金在全国的销售总额度还在持续走低。
有大金的经销商还报料说:大金在2007年的市场战略将改变以核心经销商为代理的市场营销策略,把社会资源收缩到总部。这种策略的变化对大金是福兮?祸兮?
志高:“志气高远”,一飞冲天 关注程度:★★★
中央空调品牌第二、三梯队里最耀眼的莫属志高。经过几年的稳健发展,志高空调已经拥有足够的勇气在2007年发出在家用空调业“坐四望三”的讯号。
志高加快抢占中央空调市场的一个有力佐证是志高集团董事长李兴浩已经亲任商用空调事业本部总经理,这恐怕是中央空调行业之前还未有过的先例。志高还加紧扩建中央空调生产基地,使其总面积达到11万平方米,年产能力达60万套。
志高在中央空调领域的技术领域开始有所建树,自主成功研发的 “变频冰蓄冷”模块机抢占的是全球中央空调技术制高点,它是国内首家实现了将变频技术与冰蓄冷技术完美融合。
不过志高在企业规模上与第一阵营中央空调品牌还有一些差距,他需要更多资金和经验的注入,2007年志高会发展成什么样,就得看他是否能稳住现在的脚步,过快则会失去平衡,太慢则会被同行赶超。
特灵:是“不灵”还是“特灵”? 关注程度:★★★
美国特灵自1995年进入中国以来,在中国制冷行业一直孤独徘徊,与大金火热的市场相比,有人戏虐地称特灵为“冷漠王子”。这一戏称的缘由还因为特灵主要生产的是冷水系统的中央空调。
2006年,特灵不再沉默,相继在中山、太仓成功扩产建立生产基地,它于2006年10月初还启动对重庆、西安、成都的市场调查,欲选址再建西部中央空调生产基地。
但特灵依然让人感觉后劲乏力,它在中国区域的营销一直没有“入门”。以销售模式为例,特灵在核心经销商的培养方面一直力不从心,而自己的营销实力对于多变的市场又是鞭长莫及。
一位曾经做过特灵经销商的南京客户说,这几年特灵在中央空调业的表现是“特灵特不灵!”
但特灵仍然掌握着许多技术和资源优势。而更为明显的优势则是特灵的知识应用方面。在选择什么样的产品和什么样的系统技术来为某一个特定的大楼提供空调暖通系统,使其有更佳的表现方面,特灵有着独到的经验。其优势包括在控制方面的能力、对整个系统的优化、空调设备的性能,还有为客户提供的卓越维修和服务。
推广在建筑中的绿色环保技术,也使得特灵更“灵”。灵和建设部合作,在一些已经建好的大楼和新建大楼中应用特灵的产品和理念来改造提升原有系统,提高其在环保方面的表现,让人们切身感受到特灵的空调暖通系统的高效和节能特点。
特灵更“灵”的时机掌握在特灵对市场持之以恒的战略中,因为它的战略着眼于未来,所以特灵应该可以收获未来。
编后记:
在价格涨跌大战、原材料价格上涨、渠道建设、整合营销、一致指向高端求突破、黑电巨头在空调中的艰难脚步等问题上,各个厂家都在积极思索,以期得到市场“良方”。沉沉浮浮的市场让他们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坐标,开拓了属于自己的一席“自留地”。
中央空调业跨过了2004、2005、2006这三个年头后,在2007年,巨头们之间的竞争脉络越来越明晰,越来越激烈,但整个中央空调行业的前景也会越来越明朗―――强肉弱食,品牌集中。
(责任编辑:王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