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危险地区与军警同住 为挣钱养家甘愿吃苦
●驻巴基斯坦特派记者 孟祥麟 ●本报记者 石华 ●本报驻伊拉克、俄罗斯、尼日利亚特约记者 陈宪忠 张辰刚 施经
在北非荒漠里的筑路工地上,在南亚远离城镇的采矿工地上,在俄罗斯人烟稀少的远东林区农场里,都可以看到中国劳工的身影。
| |
当地雇员一走,马上关门
现在,各国媒体对伊拉克治安形势的描写很多,《环球时报》记者的亲身感受是,美军以前在巴格达搜查民居时,只要见到枪一律没收。他们现在搜到枪,先是看管起来,临出门时先将枪膛和弹匣中的子弹全部退出,然后再将枪弹一并还给房主,其用意显然是给房主留一条生路。除此以外,《环球时报》记者得到可靠消息,最近一段时间,美军将发动罕见的大规模军事行动,彻底铲平伊拉克各教派的民兵武装。在离巴格达不远的什叶派聚居地萨德尔城,凡是15岁至45岁的男子均被征入迈赫迪军,以随时应对美军的清剿。
面对这种情况,在伊拉克工作的中国人又是如何生活的呢?目前,在巴格达工作的中国人除了外交人员,还有20人左右。其中,10多人属于国内的一家通信公司。这家公司向伊拉克出售了程控电话交换机,这十几个人多为技术人员,负责售后服务,月工资差不多1000美元左右。他们在巴格达租了一栋别墅,深居简出。日常生活用品都由当地人采购,出行都是集体乘车。此外,有位中国商人在巴格达开的中国商场有4名中国雇员和几名当地伙计。按理说,用当地人更经济,因为他们的月工资从100美元到250美元不等,而中国雇员的工资要比他们高。但当地人一来各方面技术不是太好,二来不守时,只要他今天有钱,明天肯定不上班,直到钱花光了才来。当然,没有当地人也不行。这位中国商人就曾经在巴格达遇到过绑架,要不是当地人开枪相救,他就被绑走了。事后,他让雇员买了几百发子弹,发给救过自己的人,让他们防身。自那以后,只有当地雇员在的时候,商场才营业。他们一走,商场马上关门。所有中国雇员平时不能离开商场一步,必要时必须由当地的同事陪着才能出门。由于听说大战将至,商场已准备了足够用一两个月的米、面和油。大家日常吃的味精、酱油和醋都是整箱从国内运来的。一旦战火再起,这几名中国雇员将到中国大使馆暂避或暂时前往伊拉克北部的库尔德人地区。由于库尔德人控制的3个省治安形势相对稳定,目前,那里有几百名中国人。其中,有70多名来自东北的石油工人。他们出技术、出人、出设备,为挪威的石油公司在伊拉克和土耳其边界采油。这些石油工人每月能拿到1000多美元的工资,但他们生活在库尔德军警的重重保护之下,外人不可以接近他们,他们也很难接触当地社会。
工人只为挣钱养家
与伊拉克相比,在阿尔及利亚工作的中国人要多得多。中建集团驻阿尔及利亚的劳务主管彭桂臣说,在阿尔及利亚的建筑工地上,中建集团带去了9000多中国工人,他们主要是木工、瓦工、钢筋工、水电工和机械工。这些人绝大多数来自农村,家庭状况都不是太好,到阿尔及利亚打工的目的很单纯,就是想给家里挣钱。
根据规定,这些中国工人完成每个工作日的劳动定额,可以获得7.5美元。有的一天可以完成2个以上的定额。每天达到2.3个定额的,公司还要另外奖励个人1000第纳尔(1美元约合75第纳尔)。一般来说,大家每个月能挣500-600美元,多的能挣到700-800美元。也有技术不行的,一个月也就能挣400美元。这些钱半年一付,而且是直接付给这些工人的家属。彭桂臣说,中建承建的项目,一般都要等四五个月才能拿到工钱,因为阿尔及利亚实行外汇管制,只有当这些钱汇进中国银行巴黎分行的个人账户以后,这些工人才算领到工资。这些工资由银行汇到工人的家里。按照规定,第一笔钱一定要在每年9月1日前汇到,以保证工人子女能有学费上学;第二笔钱必须在每年春节前汇到家里,为的是让家里有钱过年。当然,这些汇到家里的钱只是工资的60%。其余部分在工人回国后由公司一次补齐。在当地,看病比较便宜,由于工人都上了医疗保险 ,所以在当地医院都是免费看病,药钱要自己掏。看一次感冒,大约合30—50元人民币 。此外,每个人每月领5000—5500第纳尔,用于买生活用品。不少工人抽烟,他们一般都买当地最便宜的烟,每条大约合60元人民币。在阿尔及利亚工作的大部分中国工人都有手机,他们从国内带手机出来,到当地买充值卡。打国际长途到北京一分钟还不到两毛钱。在当地,吃饭的花费是大头,工人每人每月要吃3500第纳尔,每个工地都由从中国带去的厨师负责做饭。
由于这些在国外工作的工人一次只能签两年的合同,除极个别不胜任的人提前回国外,大家都是两年期满时才回国。长期在国外生活,这些工人的业余生活都不丰富。大伙6—8个人住在17平方米的房子里,睡上下铺。大家下班以后一般都是打牌、下棋、看录像。工人们看不懂当地电视节目,能看的只有中央电视台第4套节目。彭桂臣说,公司严格禁止打麻将,一旦发现就会罚款20—50美元。也有工人在当地居民区附近大小便,引起当地居民不满,公司都会严格批评这些人,并带着他们登门道歉。彭桂臣说,还要教育大家夏天不要光着膀子,在斋月时不要当着当地工人的面喝水、抽烟,上街一定要几个人一起去等等。在阿尔及利亚,危险也不是一点没有。在该国的艾茵迪夫拉省,江苏南通五建的67名工人目前正在山里建造两个水坝。由于当地不时有恐怖袭击发生,这些中国工人住在一个围起来的院子里,当地政府派出宪兵和武装民兵在院子周围24小时站岗,院子的四个角上还建了4个炮楼。中国工人上班时都要坐面包车,前后有宪兵和武装民兵护送。工人干活时,民兵在工地周围的山头上负责放哨。去年9月,反政府武装人员与放哨的民兵爆发了枪战,好在他们攻击的重点不是中国工人,而是当地宪兵与民兵。事后,当地政府还派装甲车来护送了一段时间。
在巴基斯坦和俄罗斯感受差异
在南亚,中国工人主要分布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据透露,在巴基斯坦的中国工程人员约有三四千人,主要以工程技术人员和专家为主。在一家建材公司工作的张师傅对《环球时报》记者说,10多年前他第一次来巴基斯坦时,连写封信也要好久才能收到回信。现在,工地都安装了卫星接收器,只要上星的电视都能看。业余时间,工人们可以打台球、玩乒乓球什么的。即使是普通工人每月也有六七百美元的收入。在安全方面,一般的地方没有问题,有几个地方比较特殊。如位于俾路支省西北部、靠近伊朗、阿富汗边界的山达克铜矿,那里是一片比较危险的地带,有300多名中国工程人员。租赁经营山达克铜矿的中冶资源开发有限公司的一名负责人对《环球时报》记者说,该公司在企业能够承受的前提下,帮助当地学校完善教学设施,提供资金让附近村民的孩子免费接受教育;兴建供电设施,为附近村民免费供电;购置专用车辆为附近村庄免费输送净化水,为附近1100多村民以及边防军、地方武装和警察无偿提供安全卫生的生活用水;为周边地区的村民免费治病。当地人由于切实感到了中国人的真诚,凡是有可疑人员接近中国工人驻地时,他们都会主动通知中方多加小心。中国工人的安全由此得到了保证。
在中国北面的俄罗斯,情况则不太相同,在当地干活的中国人有很多是种菜和伐木的,当然也有一部分是建筑工人。种菜在当地需要大棚,大部分中国人直接在地里用木条搭建大棚,外扣塑料薄膜,里面晚上生火炉,地下埋锯末做成“火龙”。在住宿方面,条件好的在地头有永久性建筑,收拾一下即可。条件不好的只是用木板搭建的简易房,直接住在地里。夹层里用塑料薄膜隔开外面的冷空气。地头一般都有水井,也有电源,但农场里大多没有供暖设备,都是烧木头取暖。相比之下,伐木工人更辛苦。他们的月工资只有150—200美元。由于采伐原木多是在寒冷季节,所以工人们很难有固定居所,有时搭一个窝棚,有时找一个没用的拖车车厢。每天清晨,工人们在篝火上用搪瓷盆做一锅饭,或弄点烂炖菜,烤上几个冰馒头,就当早餐了。干活时,则要在周围齐腰深的雪地清场,之后,将一棵棵大树伐倒。
高物价令工人难有幸福感
与中国劳工的几大目的地国相比,尼日利亚最近无疑是最受关注的。在尼的中国企业有300多家,投资范围涉及石油、港口、家电、手机等领域。在国内某通信公司工作的小张说,他和同事基本都在野外施工。吃不上饭、洗不上澡是常有的事,蚊虫叮咬后打摆子的情况也不少见。不仅如此,他们还要想方设法和工地周边的社区搞好关系,否则工程往往无法开展。在拉各斯等大城市,由于道路状况不好,经常停电,晚上基本没有路灯,同时也没有多少适合中国人去消费的娱乐场所,加之不时发生的抢劫案件,使得大部分中国工人晚上都选择闭门不出,独自“享受孤独”。很多中国人集中居住的地方都是高墙大院铁丝网,外加持枪的警察日夜把守,不少人说像“高级监狱”。不仅如此,当地蔬菜和生活日用品的价格基本是国内的5到8倍,以国内人们经常吃的大白菜和青椒为例,即便是在最便宜的时候也要卖到人民币15元1公斤,两三个人去普通的中餐馆吃一顿普通的饭菜也得需要100美元左右。这些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工人在阿尔及利亚的心情,让他们的生活幸福感大打折扣,很多人都感叹在这里生活和工作不容易。▲
(责任编辑:王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