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前,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被称为“在技术上已经破产”的银行,5年后,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等国有商业银行实现上市,并受到海内外投资者的热捧。
为了赶在金融业全面对外开放前夜将主要国有商业银行的机制彻底转化,以上市为核心,改革者们与时间展开了一场艰巨的赛跑。
| |
“急行军”后的思考
就在2002年,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在内的国际权威金融机构、专家学者和知名媒体都对中国银行业的健康状况表达了严重担忧。
面对这个问题,2002年第二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后,国务院成立了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综合改革专题工作小组,部署国有商业银行改革 问题。之后,历经注资、财务重组、建立现代公司治理框架、引进战略投资者、境内外发行上市等一系列紧锣密鼓的阶段,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3家试点银行主要财务指标已接近国际较好银行水平,目前其市值在全球主要商业银行排名中不断上升。
时至今日,在第三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召开前夕,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成效已完全显现出来:改制后经营业绩有较大幅度提升;现代大型商业银行的基本制度框架已初步建立。
不过,更长的赛跑还在后面:
一位经历了改革全历程的人士指出,虽然说试点银行财务状况和公司治理取得了较大改善,但总体来看,这种改善还是初步的、阶段性的。今后一段时期对国有商业银行深化改革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要有充分的估计,对改革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要有更清醒的认识。
改革的长期性在于,国有商业银行在公司治理结构、经营机制和增长方式、风险防范机制与国际先进银行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其风险识别、度量、定价和控制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贷款质量的基础还不牢固,防止不良资产 反弹的任务还很艰巨。
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在于,一方面,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过渡期已经结束,金融业将进一步对外开放,外资金融机构可凭借综合经营优势,与国内机构展开竞争,国有商业银行转变增长方式的压力会更大,面临的市场竞争也更加严峻。
另一方面,我国正处在体制转轨期,国民经济和产业结构在不断调整,国有企业也在转轨和改制之中,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金融法制建设尚待完善,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刚刚起步。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试点银行的资产质量与财务状况,影响国有商业银行未来的改革和发展。
下一步改革着力何处
如何才能巩固来之不易的成果?看清了国有商业银行现在面临的形势,就可以决定下一步改革的方向。
在面临外资银行国际竞争的格局下,国有商业银行必然也必须把重心放在加快包括金融产品、管理模式、组织架构等方面的金融创新上,促进发展模式和增长方式的转变。而且,试点银行已经全部上市,如何充分利用在境外资本市场上市的良好平台,逐步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快推进跨国经营,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成为下一步国有商业银行必修的功课。
继续完善公司治理,强化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机制也是巩固改革成果的题中之意和重中之重。为此,需要试点银行全面更新经营管理理念,树立股东价值最大化这一核心目标。坚持审慎经营理念,足额计提风险拨备,强化资本约束,提高资本使用效率。
另外,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最后一个步骤——农业银行的改革即将启动。权威人士指出,农行也将遵循“整体改制、整体上市”的思路进行,尽快进行财务重组和引进战略投资者。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作者:郭凤琳)
(责任编辑:毕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