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上海证券报报道,国际能源署(IEA)总干事克劳德?芒迪日前公开表示,该机构已接近与中国达成一项协议,这项协议将增加中国战略石油储备计划的透明度。对于油价问题,芒迪18日表示,国际石油市场供给适当,油价仍有进一步下滑的空间。
国家能源办公室专家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在接受《上海证券报》专访时也表示,中国与IEA之间的共识大于分歧,双方加强合作有利于国际油价市场的稳定。
IEA负责协调世界多数用油大国的应急石油储备的动用工作,它与中国达成上述协议有助于降低全球能源市场的不确定性。中国迄今为止尚未公开如何补充和使用其战略石油储备,相关市场预期则被认为加剧了全球油价的波动性。
芒迪认为,双方至少可以在两点上达成一致,一是战略石油储备的使用原则,二是战略储备动用前双方应交换意见。此举是原油市场迈向透明化和稳定化的重要一步,此前市场一直担心中国可能会出人意料地动用石油储备来操纵价格。
芒迪说,如果中国与IEA真能达成上述协议,那将意味着政府重新考虑了战略石油储备计划的透明度问题。
同时,芒迪说,IEA与中国达成的任何协议都将是非约束性的。任何关于石油储备的协议都不是完全固定的,如果出现紧急状况,国际能源署将不会等待中国的认可,而会先释放石油储备,反之亦然。
芒迪表示,所谓战略并不意味着它应该秘密进行。如果市场认为中国将储存大量的石油,油价就会不断上涨,而这又增加了中国的储油成本。
“IEA增加储备透明度的建议的确符合中国利益。”国家能源办公室专家指出,IEA在战略储备领域有丰富的经验,如果双方加强合作,中国的战略储备制度才有望尽早到位。
专家同时表示,中国不是IEA的成员国,双方没有权利和义务,这就使中国可以用更理性的态度来考虑IEA的建议。
据了解,作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中国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对进口石油的依赖性日渐加大,而进口的石油又大多来自局势动荡的中东地区,这使中国面临着海外石油供应中断的危险。
去年8月中国开始向镇海基地填注石油,但迄今为止,让市场翘首以盼的战略储备制度还未出台,战略储备中心也暂未建立。
(责任编辑:胡立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