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报考人数连年增长之后,今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首次“降温”,全国报名人数仅增加7000人,明显低于往年增长幅度,上海、广东、重庆等地报名人数更是低于去年。教育部高校学生司负责人表示,这说明考生群体对接受研究生教育的选择越来越趋于理性。
持续多年的“考研热”开始降温,首先是当前包括研究生在内的大学毕业生就业 压力加大的一个直观反映。正如有学生所言,读研究生费时费力又费钱,毕业后找工作却没有什么优势,考研越来越不划算了,还不如早点儿找份好工作。联系到前段时间一些地方出现的所谓“新读书无用论”,大致可以认为,考研降温也反映了考生对于“读研究生是否有用”的一种真实判断。
如果说现在考生群体对接受研究生教育的选择“趋于理性”,那么,前几年“考研热”持续升温的时候,考生群体的不够理性的选择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近几年来,随着大学专科和本科的扩招,高校研究生扩招的规模也明显加大,在有的高校,研究生扩招的幅度超过了专科和本科,成为学校扩招的重点。由于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设施建设跟不上,一名导师一般都要带二三十个研究生,报载在某高校,一名百岁老教授早已病重卧床,却一直带着十几个博士生,直到去世方才卸任。一些高校把研究生教育作为一项“形象工程”予以重点经营,招生人数、博士点、博士生导师资格和课题经费成为他们倾全力拼抢的“蛋糕”。在这种发展思路主导下,研究生相当于成为高校用以从国家争取资源和投入的“人头”,也成为给学校院系和导师打工的廉价劳动力。
研究生盲目扩招违背了研究生教育的客观规律,背离了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从世界范围看,研究生教育主要不是一种大众教育,而是一种精英教育,它是为了培养高级别的研究型、学问型人才,而不是为了培养普通的应用型、就业型人才。在正常的教育氛围下,一个学生或在职者之所以选择考研,不是为了找一个好工作,也不是为了给自己的身份贴金,而是希望通过学习规范的研究生课程,接受严格的学术训练,从而走上科学研究道路并以此作为事业追求。为了钻研学术而选择考研的人应该是有限的,国家和社会对这类高级研究人才的需求数量也是有限的,所以,研究生教育应该限定在合理的规模之内,以保证培养出来的研究生是百里挑一的高级人才,真正无愧于“研究”的称号。
研究生盲目扩招的另一个后果,就是研究生教育质量呈现下降之势。教育专家指出,上世纪80年代毕业的第一批研究生,多数处于学术前沿,有突出学术建树的比例相当高,而现在的博士生硕士生,能取得第一流学术成果者寥寥无几。同时,一些高校缺乏基本的学术自律和学术尊严,不惜像散发小广告那样大批量派发文凭;而社会上一些占有权力或金钱强势地位的人,怀着“赢者通吃”的野心,纯粹为了装点门面而纷纷攻读在职博士、硕士,双方各取所需一拍即合,一桩桩“权学交易”、“钱学交易”顺利达成。这也在一定程度败坏了研究生的整体形象,降低了研究生的“含金量”,损伤了研究生在职场上的竞争力。
总之,考研降温是对研究生盲目扩招的一种必然回应,从暴露问题的角度看,它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教育主管部门和各高校应当从中反思研究生教育存在的种种弊端,果断摈弃“大干快上”的思维,克服盲目浮躁的学风,将研究生教育引向科学的、理性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责任编辑:马明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