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海证券能源投资研究中心
    风电行业蓬勃发展
    近年来中国的风电事业取得了很大成就,至2005年底,已建成风电场61个,装机容量达到126.5万千瓦,居世界第7位,亚洲第2位。
    风能资源为风电发展提供了沃土:中国风能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经初步估算,全国陆地上离地10米高度层上风能资源总储量约32.26亿千瓦,可开发和利用的陆地上风能储量有2.53亿千瓦。
    可是我国风电一度发展缓慢,到2004年底,累计装机容量仅有76万千瓦,只有印度1/4;2005年,随着《可再生能源法》的出台以及风电特许权制度实施,我国风电发展出现转折,装机容量激增到126万千瓦,同比增长66%。按照我国风电中长期发展规划,我国到2010年和2020年的风电装机规模将分别达到500万和3000万千瓦,相当于在五年内增长四倍,十五年内增长二十四倍。我们认为,这个发展规划仍低估了风电行业的真实发展速度。
    可再生能源的宠儿
    我国对风电的支持政策已经比较完善,甚至是相当优惠。具体看来有如下几个方面的重要政策支持:
    国产化率:2005年7月出台了《关于风电建设管理有关要求的通知》,明确规定了风电设备国产化率要达到70%以上,未满足国产化要求的风电场不许建设,进口设备要按章纳税。
    全额并网:2006年1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可再生能源法》。该法要求电网企业全额收购符合标准的可再生能源电量。
    电价分摊:根据《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和费用分摊管理试行办法》相关规定,风能发电价格实行政府指导价即通过招标确定的中标价格,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上网电价高于当地燃煤机组标杆上网电价的部分等费用,各省级电网企业按其销售电量占全国的比例,分摊全国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额,其实际支付的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额与其应承担的电价附加的差额,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统一调配。
    财税优惠:根据《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可设立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资金,为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项目提供有财政贴息优惠的贷款,对列入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指导目标的项目提供税收优惠等。
    优势远大于光伏产业
    我们认为,风电行业在我国较光伏行业具有更广的发展空间。首先,风电设备涉及的设备制造领域更广,虽然目前我国的风电设备尚在起步阶段,但中国作为举足轻重的制造大国,为风电设备制造提供了强大后盾。其次,相对于太阳能,我国的风电装机容量的增长空间更大;最后,风电的成本目前为火电的2倍左右,太阳能则为10倍左右,虽然随着技术进步,两者的成本都有降低的趋势,但在可预见的未来,风电行业仍然较光伏行业具有低成本优势,因而将获得更快的发展速度。
    虽然当前光伏设备制造在国内得到了迅猛发展,但是基本原料和主要市场都不在国内,产业发展的可靠性较差。归因于德国的《可再生能源优先法》,国内厂商在海外市场获得了一定的收益,但是随着德国2007年对该法进行修订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国内相关产业发展的不确定性增加,我们认为,目前阶段,我国风电行业的优势远大于光伏行业。
    看好风电设备制造业
    保守估计,我国2020年风电规模达3000万千瓦,以2005年126万千瓦计,未来15年内年均新增装机容量达192万千瓦,以每千瓦8000元的造价,国产设备率达到70%计算,每年的风电设备需求规模达108亿元,风电设备制造行业将享受这一巨大需求的蛋糕。
    对风力发电行业来说,以风电价格0.50元/千瓦时,年均发电小时达2000小时计,2005年风力装机容量126万千瓦、预测2006年风力装机容量283万千瓦、预测2007年装机容量466万千瓦计,近3年风力发电的收入分别为:12.6亿元、28.3亿元、46.6亿元,远不及设备行业的收入。考虑到风场运营的建设投入要远高于风电设备制造业,成本回收周期也更长,短期内我们仍旧看好风电设备制造业。
    风电整机制造企业近三年来保持了年均100%以上的增长速度。目前国内主要的风电机组制造商有: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大连重工·起重集团、浙江运达风力发电工程有限公司等。预计2008年,国内将有超过400万千瓦的风机生产能力。目前,由于需求十分旺盛,国内大型风机制造企业如金风科技,订单十分饱满,生产能力严重不足。
    进入中国风电市场并开展较多活动的厂家有丹麦的Vestas公司、美国的GE公司、德国的Nordex公司、西班牙的Gamesa公司等。
    国内风电设备制造商在国内累计装机容量为286840千瓦,仅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22.7%;国外风电设备制造商累计装机容量为979070千瓦,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77.3%。(执笔:张晓霞 张可)
    风电与光伏的行业特性比较
- 风电 光伏 能量转换率 85% 10% 适用地点 较广(陆地、海上均可) 较窄 产业规模 大 较小 技术成熟度 高 较低 造价 8000-9000元/千瓦 50000元/千瓦 发电成本 0.40元/千瓦时 3.5-4元/千瓦 机组寿命 15年 15-20年 发电小时 2000小时/年 1000-1500小时/年 主要缺点 并网稳定性不佳,储能、输配存在一定难度。 并网稳定性不佳,储能困难,选址要求高,仅可在晴好白昼发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