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频道 > 证券频道 > 证券研究_证券频道 > 行业研究_证券研究_证券频道

农信社信贷扩张悠着点

    夏志琼

    当前,为缓解流动性过剩,抑制信贷膨胀,央行陆续采取了一些宏观紧缩措施,在前两次准备金率调整过程中,央行虽然也将农信社存款准备金率两次都上调0.5个百分点,然而,数据表明,目前农信社资金流动性过剩现象也十分明显,同时,农村信用社信贷扩张也非常之快,值得人们关注。

    农村信用社自从改革以来,资金状况明显好转,资本充足率明显提高,资金能力明显增强。这客观上增加了农信社膨胀贷款规模的机会。调查发现,2006年,笔者所在地的辽宁省凤城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存款净增加2.29亿元,余额达到17.72亿元;贷款净增加2.4亿元,余额达到10.6亿元,增幅为29.25%,比上年同期多增1.8亿元,同比增加300%。这一方面说明农信社通过改革,资金实力进一步增强,可供使用的资金增多;另一方面也说明,随着商业银行从一些调控领域和县域经济退出,一部分信贷需求转移到农信社,客观上使农信社贷款投放力度加大,这其中一些信贷投入不仅有违国家宏观调控政策,风险也随之增加。笔者认为,为遏制当前农信社贷款膨胀现象,可从四方面着手:

    一是要防止片面理解新农村建设而过度扩张信贷。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农村信用社过度信贷投放主要是因为新农村建设资金需求总量巨大。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测算,到2020年,新农村建设新增资金需求总量为5万亿元左右。按照过去农村投入资金中财政资金、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的经验比例,即使考虑到公共财政加大对新农村建设投入的情况,新农村建设资金需求中的大部分仍将由银行业金融机构提供。而农村信用社目前和将来一定时期内仍是支农信贷的主渠道。由于农信社粗放经营,信贷的大规模扩张给贷款管理工作带来了较大难度,容易出现放宽贷款条件、贷款“三查”制度执行不严、重放轻收等问题,给农信社埋下新的风险隐患。农信社信贷扩张速度过快,有悖农信社业务的稳健经营原则。

    二是要防止填补商业银行的贷款退出缺口。由于国有商业银行逐步退出基层市场,以及国家一系列控制过热经济的货币政策出台,给农信社带来了很大的市场扩张空间,农信社在农村当地农业、个体私营工商业和城镇消费信贷市场占据了一部分份额,部分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不能适应国家宏观调控和产业政策要求,盲目将贷款投放于主要商业银行已逐步退出的领域和行业。这样使得很多本辖区民营、个体工商企业贷款需求者把目光对准农村信用社,两者的粘性促使农信社发放了一定数量非农贷款。由于在放贷款过程中缺乏制度约束或执行偏松,个别地方存在“顶名”贷款、“多户承贷,一户使用”、躲避限额控制进行“垒大户”等诸多违规投放现象,致使许多非农贷款潜在风险较大。

    三是要防止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预。农村信用社改革以来,少数地方政府对信贷投放的行政干预明显增多,导致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被迫增加“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和限控行业的信贷投放。农村信用社目前是我国金融机构中的弱势群体,自身治理结构不完善,在农村经济出现繁荣景象的诱导和有关部门不当引导、干预下,农村信用社可能放松贷款条件,满负荷或超负荷扩张信贷规模。

    四是要防止业绩考核误导扩张信贷。为了能够顺利兑付央行票据和为股东分红,不少农联社在下达考核计划时,往往注重存款增量、市场份额、账面利润、贷款增量和支农力度。这种忽视风险控制的业绩考核导向,可能带来农村信用社的信贷扩张,从而导致重贷款、轻贷款质量和管理现象的出现。这种短期行为可能使农村信用社为了实现本年度的利润目标而不计后果、不考虑风险地进行信贷扩张,这种心态和观念驱使下的信贷操作不可能完全符合贷款风险控制标准。在完成账面利润和业绩考核争先的冲动下,扩大信贷增量成为农信社增加收入的重要手段,把“贷款有抵押、风险可控”和“完成利润”作为放松贷款条件的理由,从而忽视信用评估、贷款项目论证、还贷付息资金来源的考证工作,甚至对有不良信用记录的借款户重新发放贷款。

    巩固流动性管理成果是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主要原因。农信社在本次调整中没有被排除在外,是因为农信社近期信贷扩张较快。上调农信社存款准备金率,无论是从央行的角度,还是从农村信用社本身出发,都应当把抑制信贷过度扩张当回事。

    (作者单位:辽宁省凤城市人民银行)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