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国资委主任郭立民昨日在北京表示,深圳国有经济的战略调整和布局已经基本完成,目前深圳市国资委直管的25家企业,主要分布在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和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领域,国有净资产所占比重由2000年底的43.34%增加到2006年12月的60.54%。
    经过多年的改革发展,深圳市国有经济已逐步形成自己特点。“首先是资产分布比较合理,”郭立民说。深圳市国有资产经营效益较好,燃气集团、水务集团、巴士集团、深圳机场和盐田港等企业进入全国同行业前列。
    “2006年深圳市属国有企业利润总额创历史新高,达到85.4亿元,资产负债率为42.65%。”郭立民介绍,截至去年底,深圳市市属国有企业总资产为1715.38亿元,净资产983.4亿元,国有净资产为601.66亿元。
    据郭立民介绍,深圳早在1995年就以地方立法形式确立了国有资产收益预算管理制度。而深圳国资委在这一领域的先行探索也成为记者提问的焦点。对此,郭立民主任详细进行了解答。
    他说,从1997年编制第一份国有资产收益预算开始,到2006年底,深圳市国有资产收益累计达108亿元,其中用于企业改革支出约20亿元,用于支持企业发展壮大约80亿元。
    实践证明,实行国有资产收益预算管理,集中统筹使用国有资产收益,充分提高了国资委发展壮大重点国有企业和推动国有企业改革重组的能力。
    “如何使用好预算,关键在于几个环节。”郭立民介绍,预算的使用受到严格的制度监管,对其使用范围、决策程序等都有严格的规定。虽然预算为深圳国资委主导,但必须经过深圳市政府常务会议审批。深圳市国资委成立至今,已连续两年向市政府编制了国有资产收益预算,向市人大报告了有关国有资产收益预算和决算情况,接受了市审计局对国有资产收益的专项审计。
    “在使用这些预算的时候非常规范。”郭立民介绍了预算的用途。首先是国有企业的改制成本,其中涉及到人员安排这些民生问题。其次,资本的再投入。国有经济结构调整中加大了对优势企业、优势行业的投入,如增加资本金等直接、间接的投入。“主要投在基础设施、公共事业方面。对于竞争领域中的国有企业,几乎没有投入,主要依靠上市等市场手段来做大做强。”他说。
    据悉,到“十一五”末,深圳国有经济力争达到市属国有企业总资产2200亿元,利润总额100亿元,重点关键领域国有净资产比重上升到80%以上,一批企业集团进入全国同行业前十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