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商务网讯:
在亚洲金融风暴发生前,马来西亚钢铁发展处于上升阶段。1986年马来西亚钢消费量为150万吨,1990年增加至330万吨,1996年达到810万吨。始于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风暴,致使马来西亚经济一落千丈,国内建筑业与基建业受到严重的打击,钢消费量滑落至460万吨,降幅近46%之多可以说是前所未有。
2005年国际钢市走软,马来西亚钢铁工业也遭遇快速滑落,但从2006年8月开始,随着美国、中国和其它新兴经济国家需求的增加,马来西亚钢市又逐步走出低潮期,价格开始回升。当地唯一的钢铁联合企业美佳钢铁公司2007年2月份交货的热卷基价已从去年同期的2200林吉特/吨涨至2480林吉特/吨。
2007年,随着第9个马来西亚计划(NMP)的启动,当地建筑业将获得大发展,而与建筑业密切相关的钢铁业亦从中受益,国内钢价将稳步上扬,钢需求将明显增长,企业效益前景看好。
1.钢产量和消费量
由于马来西亚钢铁生产所需原料如铁矿石和煤资源几乎为零,炼铁行业没有高炉,主要采用直接还原炼铁法,炼钢依靠电炉。国际钢协估计,2005年马来西亚粗钢产量约630万吨,比2004年的570万吨增长10.5%。在钢材产量中,方坯基本持平,为400万吨,盘条为150万吨,棒材358万吨;热卷从165万吨增至180万吨,厚板从29万吨增至30万吨,冷板产量从59万吨下滑至50万吨。另外,近几年来,马来西亚的直接还原铁产量均在100万吨以上,2004年达到170万吨创纪录水平,2005年回落到140万吨。直接还原铁由丁加驽州的PERWAJA钢铁厂生产,设计能力是120万吨,金狮集团的AMSTEEL钢铁厂生产采用MEDRIX直接还原法,年产量70万吨。
马来西亚钢铁协会(MISIF)表示,受建筑需求不振的影响,2005年该国钢铁消费减缓,降至750万吨,同比降2.5%,马来西亚的钢铁消耗主要集中在建筑用棒线材和结构用型、板材,2004年,钢消费为770万吨,比上年增16%。长材和扁平材消费分别为360万吨和500万吨,增14.6%和18%。预计2006年钢消费将适度增8%。
2.钢材进出口
2004年,马来西亚进口钢材750万吨,净进口420万吨。2005年,马来西亚进口350万吨废钢,进口方坯13.2万吨,同时还进口88万吨长材、60万吨热卷和31万吨冷卷。尽管马来西亚增加直接还原铁产量,但仍不能满足整个东南亚地区对废钢替代品的需求,除菲律宾外(菲律宾是东南亚国家中唯一的废钢出口国),其它东南亚国家如越南、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泰国炼钢生产都依赖进口废钢,2003年马来西亚进口废钢400万吨,占其废钢总需求量的68%。目前全球废钢资源紧缺,价格上涨给马来西亚废钢进口带来压力,预计未来随着钢材产量的增长,废钢进口量还将进一步放大。
出口产品主要以直接还原铁、方坯及长材和部分板材为主,其中热压块铁和直接还原铁9.5万吨,方坯49.5万吨、长材45.5万吨,热卷50万吨及冷卷14.6万吨。
随着东南亚和中东市场需求旺盛,马来西亚钢厂将继续扩大出口,Kinsteel钢厂目前出口已占到该集团总产量的40%-50%。
3.钢材需求预测
依据第9个大马计划(NMP),从2005年开始的未来5年内,大约投资468亿马来西亚林吉特,其中约184亿投资于房屋建筑。另外,泰国已成为东南亚最大的钢铁进口国,越南、缅甸、印尼等国也在大力发展基础建设,东南亚地区钢铁需求将为马来西亚提供机遇。
马来西亚钢协曾预计,2006年该钢消费将适度增8%,2007年和2008年将分别增10%,2009年增约15%,但到2010年增速放缓到10%。
2005年上半年,马来西亚批准了19个总投资额为23.4亿林吉特的钢铁投资计划,其中94%是本地投资。而2004年政府批准32个钢铁投资计划,总投资额为19.2亿林吉特。
4.未来发展战略
在全球并购浪潮的促动下,尤其来自东南亚地区如泰国、印尼、越南的竞争,马来西亚钢铁业者未来亦将通过并购整合来面对更严峻的市场挑战。当地钢铁厂家通过现代化改造,提高产能,以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尤其到西亚及东欧一带开拓市??/p>
与韩国及中国台湾相比,马来西亚大部分钢铁业属私营公司,政府正在采取措施,为当地钢铁生产厂家提供协助。同时,使马来西亚成为当地及外国投资者眼中的极具吸引力的投资地区。政府也呼吁,国内钢铁业有必要大力发展上、下游业务,以及为确保钢铁行业发展。
尽管马来西亚增加直接还原铁产量,但仍不能满足整个东南亚地区对废钢替代品的需求,目前当务之急就是要寻找新的废钢货源,或是废钢替代品,以缓解废钢供应紧缺。首先东盟钢厂应广泛联合起来,共同与废钢供应商签订供应协议;其次区域内通过并购,整合现有钢铁产能,扩大生产规模,壮大自身实力;第三各钢铁企业联手兴建上游炼铁产能,一起分享炼钢生铁。另外鼓励企业到国外开发铁矿原料。最近利翁钢铁集团投资购买澳大利亚Polaris金属公司的9.1%股份,寻求在西澳开采铁矿石就是一例。
制作:中华商务网
作者声明:在本机构、本人所知情的范围内,本机构、本人以及财产上的利害关系人与所述文章内容没有利害关系。本版文章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文责自负。读者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