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证监会基金部下发2007年一号文,宣告基金业即将迎来全面监管时代!
其中,尤其对基金公司投资管理人员直系亲属投资情况作出了严密的监控措施,包括上报身份证号和证券账号等。
种种迹象表明,在券商行业大规模整治基本结束后,基金行业也许将成为管理层下一个重点监管目标。
证监会基金部日前下发2007年一号文,要求基金公司在2月1日前,上报本基金公司及旗下基金合法合规运作和内部控制的具体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
同时,针对基金经理“老鼠仓”的监管也逐步到位,监管层正在建立针对基金管理人员直系亲属证券投资的监控体系,在任职申请中,基金经理被要求上报直系亲属的身份证号和证券账户,针对这些账户,管理层会同证交所、中登公司严密监控。
管理部门的另一份通知要求,基金公司需在近期上报有关投资管理人员个人利益冲突的管理制度,要求加强对投资管理人员直系亲属投资等可能导致个人利益冲突行为的管理。
“在我的印象里,如此密集出台基金监管措施还是第一次。种种迹象表示,管理层现在非常担心基金公司的合规运作问题。基金的钱多了,但如果内部控制不到位,对社会意味着更大的风险。”一位基金公司的监察负责人表示。
直系亲属投资已受监管
就管理层对基金公司投资管理人员利益冲突要求基金公司近期上报有关文件的决定,一位基金公司高管表示,目前对于基金公司投资管理人员的持股,不同公司有着不同的规定。
有的基金公司禁止投资管理人员买卖股票,但可以投资基金,有的基金公司两个都禁止。大多数基金公司规定,投资管理人员的配偶及其未成年子女,不允许买卖股票。
不少基金经理透露,在取得任职资格时,都要填写有关直系亲属,以及直系亲属的子女的身份证号和股东代码。基金经理认为,这就是为了防止基金经理利用内幕信息做“老鼠仓”的措施。
另外,基金公司正在按要求制订针对投资管理人员利益冲突的其他监控措施,包括在股改以及上市公司重大事项投票中,不得接受其提供的礼金、旅游服务等各种形式的利益;不得直接或间接为其他任何机构和个人进行证券投资活动,这涉嫌泄漏公司投资机密;不得直接或间接接受证券公司、投资公司的利益。
基金经理“老鼠仓”有争论
对于管理层的监控,基金业最关注的或许就是对基金经理自己买卖股票的监控,也就是业内俗称的“老鼠仓”问题。
如果是利用内幕信息以及自己运作资金的优势,炒作与此相关的股票,则涉及利益输送和内幕交易,显然是法律不允许的。
但是,基金业内认为,如果购买与本公司投资无关的上市公司股票,如果不涉及内幕交易,而且基金经理能定期公开自己的投资组合,希望能放开限制。
有权威人士表示,在美国等国外基金行业中,基金经理都是可以买卖股票的,但是需要信息公开透明,一旦内幕交易处罚相当严厉。而我国在法律制订中,为了防范风险也比较严厉,在《证券法》37条就禁止了包括基金在内的证券从业人员买卖股票。
权威人士表示,监管部门对基金经理“老鼠仓”问题相当关注,但目前存在一个基本制度的问题,我国目前金融实名制还没有建立,如果用假身份证开户就很难监控,目前只能检查明的部分,暗的部分具体有多少难以估计。
基金业内人士建议说,目前的情况是包括证券公司、交易所在内,大量的《证券法》限制人士都在买卖股票,基金业估计也差不多。
与其封死这条路让基金经理用假身份证,利用内幕信息违规搞“老鼠仓”,还不如借鉴国外经验,规定基金经理实时或定期披露其个人投资记录的资料,一旦涉及内幕交易利益输送就严厉惩罚。(证券时报)
三大风险隐患显露
一位基金公司的高管表示,管理层此时出台对基金公司等进行检查的通知,是有着深刻原因的。2006年尽管基金业绩辉煌,但仍暴露出种种漏洞。
第一个问题是过去半年暴露的货币市场基金问题,2006年货币市场基金发生了约1500亿的净赎回,相当多基金公司遭遇重大损失,个别基金公司的损失甚至威胁到公司资本金,管理层被迫亲自协调。
第二个问题是基金的投资问题,个别基金重仓股估值过高,基金公司的投资决策依据和投资决策程序受到外界怀疑。
第三个问题是基金公司的法人治理问题,韩方河事件的出现,表明基金公司在内部治理结构上还有颇多不足。
(责任编辑:郭玉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