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频道 > 理财消费-搜狐财经

春节临近 节日礼品消费上演“中国式奢侈”

  随着春节的临近,银川各大商场超市烟酒茶等柜台上,又开始出现“豪华版”的礼品包装,一瓶价值几百元的酒装进雕刻成“龙凤”的玻璃装饰品底座,售价就达2000多元。骂归骂,买归买,商家与消费者在“面子”上的拉锯战旷日持久,殊不知受伤的,却是尚礼的中国文化。
  “面子经济”催生消费怪胎

  (资料图片)

  礼品消费上演“中国式奢侈”

  送礼是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它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时期、各个地区。一件理想的礼品对赠送者和接受者来说,都能表达出某种特殊的愿望,传递出某种特殊的信息。

  但近几年随着我国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礼”的定义却逐渐变得狭隘起来,一些人将“礼”与“礼品”画上了等号,从曾辉煌一时的“豪华月饼”,到如今春节前夕烟酒茶叶等传统礼品外包装的升级换代,“礼品消费”出现了购买者与消费者的割裂。
购买者的目的并非是为了自己消费,而是单纯为了送礼;并非追求礼品的商品价值,而是外包装的华美。一些人将这种礼品消费方式称之为“中国式奢侈”。

  “中国式奢侈”的礼品消费方式为过度包装泛滥提供了市场基础。据了解,目前我国过度包装商品的重灾区主要就分布在礼品、保健品、酒、糖果、食品等领域。送礼需“师出有名”,商家巧妙地利用节日种类繁多、“名”者众的契机,诱导消费者陷入“有名便出师”,逢节就送礼,送礼就送“豪礼”的怪圈。

  “面子经济”催生消费怪胎

  讲究“礼尚往来”、“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是中华传统。然而,逢年过节儿女拎回家孝敬父母的保健品里,大盒小盒方格纸板泡沫塑料绸布就有一大堆,宛若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味,最终也只是墙角的一堆垃圾。有的商家为了提高产品附加值,不惜为原本价格一般的商品配上名贵红酒、甚至金银水晶饰品来提高“身价”,无数礼品因为外包装的华美上演了“灰姑娘”童话。有些商家则蠢蠢欲动,开始对商品内容做手脚,把不值钱的东西打扮得“花枝招展”,“豪礼”也不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明知道过度包装是一种浪费和假象,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消费者趋之若鹜?在市场上高中档层次商品俱全的情况下,过度包装产品的购买并不是强迫性的,它的盛行也由它的市场决定的。关键在于,消费者购买过度包装产品并不是用来消费,而是含有其他的因素,包括送礼时的“人情”和“面子”。许多礼品柜台的售货员都认为,商品的包装和价格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档次”,买来送人的礼品肯定不能买低档的,不然多没面子。

  “人靠衣装,佛靠金装”、“货卖一张皮”、“面子经济”的产生使得人们对礼品的包装格外重视,进而催生出了“中国式奢侈”这样的畸形消费。

  正确的礼文化促进节约型社会建设

  控制过度包装可以促进节约型社会的建设、推动可持续发展,便于国际贸易流通。2006年,国家推出了《月饼强制性标准》,中秋月饼成功“瘦身”。然而,对于进一步控制商品的过度包装,除了国家出台相应的政策外,企业和消费者也要担负起相应的责任。

  宁夏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陈通明认为,“礼尚往来”是中国优良的传统,传统文化和道德观念在经济发展、思想开放的今天面临着冲击和考验。因而,弘扬正确的礼文化,对于提高个人修养、建设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社会秩序尤为重要。

  消费者过节选择礼品不应该盲目追求外观的豪华和价格的昂贵,送礼属于维系社会关系的感情投资,关键在于投其所好,而且确实有用。试想,如果消费者对那些有精美包装的商品,多几分理性,多几次拒绝,商家或许也就不用费尽心思做“表面文章”了。而企业应该站在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减少过度包装也有利于促进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企业在消费者心中的信赖度。(武勇罗国芳)

(责任编辑:田瑛)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方式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