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建议政府阻击外资零售业恶意并购 担心外资凭借垄断优势冲击制造业
时报讯 (记者 周芳) 前日,广州市连锁经营协会召集广州零售业高层与专家对话。中国社科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流通产业研究室主任宋则认为,外资进入流通业,首当其冲的当然是国内流通业,但最终受冲击的是制造业。
宋则说,并购是外资进入中国各个产业时,成本最低、影响最大的手段,而外资大规模并购、收编、“招安”中资优质流通企业所具有的强大杀伤力和流通渠道资源损失被人们忽视了。
他说,目前外资企业拥有的巨额订单、大规模采购,虽短期内促进外贸出口,但也存在“影响力滥用的垄断”,即凭借网状流通渠道优势和定价优势向制造业终端、乃至向中上游产业链实施纵深控制的战略考虑。 外资通过超低价大额订单机制和巨额采购,已掌控了国内产品的流通渠道,以极低的采购价,倒逼中国制造业屈从于其构建的全球供应链,纳入其苛刻的产业控制体系,牟取高额利润。
据说,沃尔玛2000年在中国低价采购了100亿美元,这些产品为沃尔玛创造了270亿美元的销售额,这意味着其具有170%的毛利润!而2005年沃尔玛在华采购已高达180亿美元。如一旦失去竞争优势,外资企业又完全可以凭借网状渠道资源的垄断优势,轻而易举地抛弃中国供应商,将大额采购订单迅速转移。
宋则认为,中国应在世贸组织框架下就国内流通业和制造业的发展,作出独立自主的政策安排,包括出台反垄断 法,实施产业损害调查和反流通业倾销;依法限制、阻止恶意并购,实施反并购;商业网点立法,并严格执法。他认为,当前,最紧迫的是纠正地方政府逢迎讨好外资企业,擅自对外资零售商实施“超国民待遇”的行为。
不过,也有专家认为,中国的企业要做大做强,应把自己变成“狼”。要战胜外资,本土零售业应不断创新,摸索盈利方式。
(责任编辑:单秀巧)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