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钢收购八一钢铁的成功,仅是个案
□ 本刊记者 李其谚 付涛/文
1月16日晚,上海宝山钢铁集团(下称宝钢)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在乌鲁木齐举行增资重组新疆八一钢铁集团(下称八钢)签字仪式。
这是宝钢迈出的跨区重组的第一步——在完成八钢收购的同时,宝钢已将下一个目标转向包钢。“双方还在谈判阶段。国内的并购没有结束,仍然会继续,国际并购也是如此。”1月31日,刚卸任宝钢集团副总经理的戴元永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
“计划+市场”
“这是一次多赢的重组。”
中银国际一位钢铁分析师指出,“双方合作有政府的推动,也有市场的需求。宝钢有八钢需要的技术和管理优势,而八钢拥有独特的市场和资源优势。这种市场的需求使得双方重组非常顺利。然而,也正因为此,此次跨区重组并不具有普遍意义,只是个案。”
八钢独一无二的地理优势为宝钢看好。戴元永在谈及此次重组时表示,外地要将钢铁运到新疆,运输成本很高,很难打入这个市场。同时,八钢邻近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并购后,宝钢可输入先进的管理和技术,同时降低采购和运营成本,开拓周边国家市场,将集团迅速做大。
一位业内资深人士甚至认为,宝钢将从此开辟“新的丝绸之路”,“从此,八钢可以成为宝钢开发中亚国家钢材消费市场的跳板。”
八钢地处新疆,是中国西部钢铁市场的重要门户,也是国内为数不多的拥有大量铁矿石资源的钢铁企业。
不过,八钢的经营不尽理想。从2005年以来,当地政府便希望通过并购,实现产业的升级。八钢的战略地位早已为人所识,早在2005年前,国际钢铁巨头印度米塔尔公司在成功收购华菱后,就频频接触八钢。
也几乎与此同时,宝钢开始了与八钢的谈判。这一计划获得中国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最终,双方在2006年3月11日达成战略联盟框架协议。
其时,宝钢总经理艾宝俊正在北京参加“两会 ”。不过,艾当时对于双方重组事宜仍显得相当谨慎,多次纠正《财经》记者关于“兼并重组”的提法。他告诉记者,宝钢和八钢正在进行“一些项目的战略合作”;但同时又指出,跨区兼并是钢铁整合的大方向,也是宝钢今后几年发展的重要战略。
从那时开始,双方并购意向已逐渐明朗。2006年4月后,宝钢陆续派出工作组和中介机构,对八钢集团的资产、经营等状况进行摸底调查。还派出专家组,对八钢发展规划进行了优化和调整。同时,双方高层互访不断。
2006年10月初,宝钢与八钢共同制订出八钢新区发展规划方案。
据此,预计2007年,八钢产钢能力可以达到400万吨,2008年将达到600万吨;“十一五”末,生产规模将达到800万吨。2006年年底,八钢17500mm热轧带钢和1×120吨转炉项目获国家发改委批准。
2007年1月17日,八钢与宝钢签订资产重组协议,宝钢将注入30亿元资本金对八钢进行重组。
重组后的八钢由宝钢集团控股,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仍将保留15%的股权,由当地国资委持有。八钢的主辅分离改制也随之提上日程。
戴元永认为,并购之后,最大的难题是人员安排和企业文化 的融合,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宝钢1998年与上钢和梅山钢铁合并,到现在文化融合还没走完,都八个年头了。”
跨区重组路漫漫
对宝钢来说,收购八钢是一个顺利的开始,但并不意味着以后的路会同样一帆风顺。
中国钢铁行业的跨区重组往往并不顺利。鞍钢与本钢合并,历经多年,一直“貌合神离”。宝钢也曾先后向多家企业伸出橄榄枝,包括马钢、邯钢、包钢、济钢等大中型钢铁集团。 其中,资产最为优良的莱钢集团,已在山东省政府的“撮合”下,与济钢合并,两家企业共同组建的山东钢铁控股公司有望在今年春节前挂牌。
根据上报方案,济钢集团、莱钢集团将成为山东钢铁控股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保留独立法人地位,山东钢铁控股公司将设立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但不设股东大会,而由省国资委行使股东大会的职权。今后,控股公司将设多个职能部门,统一进行济钢、莱钢的采购和未来产品规划。
济钢和莱钢对于这一重组并不积极。在重组之前,两家公司都分别在接触其它买家。莱钢集团选择了境外的钢铁巨头安赛乐,济钢集团则一直在与宝钢接洽。一位接近宝钢集团的分析师告诉《财经》记者,由于济钢在中厚板品种上有技术优势,宝钢一直对济钢集团有着浓厚兴趣。但双方全面合作的谈判进展不顺。
济钢集团一位负责人告诉《财经》记者,宝钢收购济钢的谈判进行了“相当长时间”,但由于涉及到未来济钢的定位和在哪里注册的问题,双方最终没有达成一致。济钢一位高层在谈到重组时直言,企业并购应该是市场行为,而不是政府行为,应该以企业为主体,根据自身扩张的需要来决定。“如果政府强行捏合,会把企业整垮。”
宝钢集团一位内部人士指出,目前跨区重组的主要阻力是地方保护。宝钢这次并购八钢之所以能够顺利完成,一个重要原因是当地政府态度明朗,“不计较企业是地方的还是宝钢的,只希望企业能够迅速发展起来。”
他总结说,目前中国钢铁行业的并购有两个难点:一是要让被并购的企业看到并购后的发展前景;二是要处理好主辅分离,“辅体剥离得不好,养一大帮人,主体就没有效率。”他透露,鞍钢与本钢的合并之所以拖延日久,关键就是“辅业”无人承担。而宝刚对辅业的处理方法是一部分进行改制,一部分通过消化,做主体产业的延伸。
中国政府自2004年以来,一直在大力推动钢铁行业的重组。但各地方政府态度并不热烈。2006年年中,原宝钢集团董事长、钢铁协会会长谢企华(谢企华新闻)对《财经》记者评论称,“目前,地方政府已成为钢铁行业跨区域重组的最大障碍。”
业内资深分析人士指出,中国的大型钢铁企业大部分还是国企。所以,有政府的意志参与重组无可厚非。但关键问题是应当理顺地方政府和国家在钢铁重组中的利益,以促进钢铁行业的兼并重组。首先是理顺中央和地方的财税机制,将增值税由生产型转为消费型;其次是在重组中重分中央和地方利益,例如央企让渡一部分股权给地方国资委。
“宝钢在与八钢重组中,就由地方政府保留了一部分八钢股份。如果能够让地方持有宝钢的股份,再加上分红制度,重组会完成得更彻底。”这位分析人士指出。
相形之下,地方政府对于外资的态度要开放得多,但外资在钢铁行业的并购却受到政策影响放慢了节奏。“外资从来没有失去进入中国市场的兴趣,只是现在政策的阻隔,暂时处于观望状态。”中银国际一位分析师指出。
虎杰咨询首席分析师张寅告诉记者,在中国收紧外资并购 政策的大环境下,加之中国钢铁行业需求结构发生变化,外资钢铁巨头将并购目标逐渐由中型钢铁企业转变为小型特殊钢铁企业,比如以生产不锈钢为主的太原钢铁。现在一些外资的巨头正派出工作人员,走访江浙一带的特钢企业。
米塔尔公司的一位相关负责人对《财经》记者指出,在收购华菱后,他们感觉由于文化差异,对大企业进行重组较为困难,在目前阶段,米塔尔将重组的重点转移到小型特钢企业上来。■
(责任编辑:单秀巧)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