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频道 > 国际财经_搜狐财经

从泰国“股灾”看中国资本开放

  文/ 刘天智

  近期发生的泰国“股灾”并没有对国内A股市场造成实质影响,但在美国财政部长鲍尔森访华,要求中国资本市场加大开放之际,其所带来的金融监管风险,却足以引起我们警觉

  在严格的资本项目管制下,我国A股市场并没有在此次泰国“股灾”中受到多少冲击。

但应该看到,我国与泰国所面临的外汇形势有相似之处。人民币升值 的脚步正在加速迈进,出口贸易企业的利润不断被压缩,境外“热钱”以各种方式“偷渡”入境。虽然从调控手段来看,中国央行强大的控制能力远非泰国央行可比,但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的资本市场,所面临的潜在风险也在逐步放大。

  开放资本市场已划定“红线”

  当我们明确了资本市场在国家宏观战略下的全新地位和作用,再来看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就有一个非常明确的“红线”。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资本市场的首要任务,是为国内经济、国有资本服务。这就决定了中国资本的对外开放,不会、也不能够走得太远,仍然是一个内向型格局。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今后更多的将是“宽出严进”——鼓励国内券商等机构到海外市场发展,而对于外资进入国内资本市场,仍然是严格控制。

  鲍尔森此次访华,再次向中国政府提出了金融资本市场开放的问题。海外资本对人民币升值的热忱,越来越有向金融资本市场开放倾斜的趋势。但中国政府层面,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已经连续多次明确表达“资本市场对外开放要按照自己的节奏,不能操之过急”。

  2006年12月19日,国资委出台《关于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的指导意见》,明确划出七大行业要绝对控股,某些行业相对控股。实际上,这一系列指标,如同此前政府强调国有商业银行要绝对控股一样,是向外资划定中国市场开放的底限和门槛。

  泰国“股灾”更是给中国政府敲响了警钟,在金融市场开放的问题上必须慎之又慎。而且,当中国资本市场要承担起做大国有资本,为“和平崛起”与“和谐社会 ”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为国家的执政基础从实业部门顺利转向金融资本领域提供载体的情况下,中国开放金融市场的步伐不应太快。

  当然,“慎之又慎”并不是不开放,只是必须按照自己的节奏和承受能力,进行等价、有偿的相互开放。也就是说,中国开放市场需要换取外方同等利益的补偿。开放资本市场本身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也是有利的,但我们必须尽可能地趋利避害,在谈判中争取更多有利于自己的开放条件。这既是一项政策,也是一门艺术。

  竞争压力由实业转向资本

  如果说压迫人民币升值是西方对于中国制造业崛起的一种担忧,那么,要求中国金融资本市场开放,则是西方预感到中国金融资本急剧膨胀的威胁,进而做出的反应。

  中国自己选择了将发展模式绑定在国际贸易体系中的低端市场,以这样一种低成本又符合当时国情的发展模式,迅速增强了自己的国力。这种由于制造能力提升,进而带来出口的极端强势,让全世界都感受到来自中国的竞争压力。迫使人民币升值,只是对于这种压力的不当、但正常的反应而已。

  现在,当与中国实业部门相配套的金融资本市场稳步发展成为一种趋势,并且在这个趋势中,中国资本市场孕育着庞大的机会,西方资本便又感受到了潜在的竞争威胁。他们迅速地调整策略,转向要求中国尽快开放金融资本市场,以便其取得先机,进而谋求更多的话语权,分享新兴市场成长的果实。同时,又可以保证自己在面对威胁时,有一定影响力。这从泰国“股灾”中便可见一斑。

  中国的部门“斗争”是张牌

  2006年4月,国家主席胡锦涛访美时曾经公开表示,要完善人民币汇率 形成机制,此外,要促进证券领域进一步对外开放。但时至今日,主管汇率制度改革的央行和主管资本市场改革的证监会却在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问题上,分歧日益明显,且公开化。

  就在鲍尔森访华前不久,央行发表《2006年中国金融稳定报告》,“批评”证券业在对外开放方面明显滞后于银行业和保险业。而证监会也迅速回应,“证券业认真、且超额的履行了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

  实际上,央行行长周小川此前已经连续两次作出了“希望中国证券市场加大开放力度”的表态。但每次,尚福林都以“开放证券业要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的理由“顶”了回去。

  难道央行和证监会在这个问题上真的沟通不了?特别是在胡锦涛主席已经谈到“要促进证券领域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情况下。但事情并不那么简单。

  央行和证监会在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顺序、程度上,有不同认识和理解,并且制定了不同的政策。但这两个部门之间的矛盾却并非不可调和。而且,即便央行、证监会在资本市场的开放问题上有分歧,也不至于在“洋人”面前公开这种内部矛盾。

  美国财经高官数次访华,是与中国管理层博弈的形式和过程。想在谈判中取得优势地位,除了国家实力外,谈判技巧、博弈艺术也是相当关键的。于是我们看到,一方面,中国的货币政策管理者积极、反复地呼吁资本市场加快开放步伐。但另一方面,中国资本市场的管理者却屡屡强调自己的一贯立场。

  可以这样理解:中国的两个部门,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让“洋人”充分感受到中国方面的困难。其效果则是,让外方自我暗示,不要提出过分要求。

  与此相对应,中方谈判的回旋余地要大得多。由于示敌以假,谈判对手就会对中方形成误判,中国方面的内部分歧反倒成了自己进可攻、退可守的资本。中方不答应对手的条件,可以表示“内部意见尚未统一,要达成你的愿望还需假以时日”,以此为自己争取更多的谈判时空。如果最终答应对方的条件,也可以说,“我方为此付出巨大成本,你方必须支付同等代价”。

  以此观之,央行和证监会之间的“矛盾”并不会马上“消失”,整个中国金融资本市场开放的过程中,这种部门之间的“分歧”,还是要继续下去。

  刘天智 博览财经首席分析师

  对泰国“股灾”的反思

  2006年12月19日,泰国股市暴跌15%,迫使泰国军政府朝令夕改,直接的导火索是泰国央行针对外资的紧缩政策:由于,2006年以来泰铢不断升值(泰铢兑美元汇率2006年上升近17%),泰国央行突然宣布“扣留”外资。从12月18日起,所有超过2万美元的外国货币流入,都将有30%必须无息存放于泰国央行,与货物或服务贸易相关的资金除外,如果外资希望在一年内将钱汇回海外,就只能得到原金额的2/3。

  这表明,在亚洲金融市场,外资已经具备相当的掌控力,或者是一种真金白银的介入,或者是涉外政策对市场信心的影响。泰国政府最大的教训在于,管理层出台涉及外资在亚洲金融市场利益的政策,必须慎之又慎。

(责任编辑:悲风)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鲍尔森 | 矛盾 | 主席 | 尚福林 | 胡锦涛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