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简俊东
    近日对于基金业的利好消息消息接踵而至。2007年1月份两市新增基民185万户,创出历史最高纪录,基金新开户数甚至超过同期A股新开户数五成。
    新投资者还没适应市场
    《21世纪》:基金业去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资金的持续流入使得基金迎来了繁荣发展的阶段。但是随着基金管理资产规模的快速膨胀,对于基金业发展是否过快的担心也随之出现,你认为现在这种时候基金公司需要注意什么样的风险?
    马庆泉:我要说明,我这里的意见不代表协会和基金业委员会。我仅仅从一个基金公司从业人员的角度,谈谈自己对基金业风险的一些看法。
    我个人觉得目前基金业的发展形势总的来说是好的和健康的,不是说风险大得不得了,到了非刹车不可的时候了。但是,越是形势好,我们就越要保持冷静的头脑,从这种认识出发,我觉得,现在基金业要考虑克服几个方面的潜在风险因素。
    首先,从去年的5、6月份开始,基金受到了投资者的追捧,在这种时候,基金公司应该保持清醒。以前基金需要担心被“棒杀”,现在要警惕被“捧杀”的风险。
    其次,投资者的素质不完全适应现在市场出现的新变化。去年以来大量的资金持续流入基金业,但是这些投资者中,相当一部分人并不了解资本市场,不了解基金,而是盲目追捧。在这种情况下,极容易受伤;而带来的伤害就不仅是投资者个人的,而且是整个市场的发展会受到影响。
    第三方面在于基金从业人员道德风险。对于基金从业人员道德风险的防范,我个人认为,一方面是要“堵”,另一方面是要“疏”。“堵”的角度就是要建立制度,不但监管部门要制定一系列的措施,基金公司本身也要出台相应的规章制度。“疏”的方面则可以参照国外的做法。现在基金业的从业人员特别是一些明星基金经理的收入是较高的,但是按照现在的规定,这些人的合理收入并不能够投资于股票和基金,这个规定是否合理值得研究。这些人都是理财专家,自己的收入如果只能放在银行获取利息,显然和他们的专业技能是冲突的。国外的做法是,这些人的收入可以投资于资本市场,但是投资必须公开透明,并且有严格的规章制度规范这些人的投资行为。
    金融业各子系统缺乏协调
    《21世纪》:基金公司人士认为,现在中国基金也面临着两大矛盾,一个是可投资品种的缺乏和基金规模剧增的矛盾,另一个是基金规模剧增但是人才储备等等方面的基金业的基础设施不足的问题,对此你是否赞同?
    马庆泉:这两大矛盾是普遍存在的问题。现在很多业内人士以及很多媒体都在探讨如何有效增加可投资品种的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并不是基金公司通过自身的努力可以达到的,而是需要社会各界以及各个职能部门之间共同努力。至于基金业基础设施方面,各家基金公司都在努力改善,我相信随着市场的发展,上述两大矛盾会慢慢得到解决的。市场并不需要有太多的担心。
    除了上述两种矛盾,我认为还存在两个矛盾,需要深入认识。一是,基金规模的膨胀和基金公司的内控制度和治理结构不尽完善之间存在矛盾,在这些方面某些基金公司做得好一些,但是整体而言,这个问题还是需要关注的。
    此外,基金业的发展和金融业各个子系统的发展缺乏有效协调,这也是一个矛盾。
    金融业的各个子系统之间出现一些交叉或者说融合,是可以的,比如说银行或者保险公司设立基金公司。但是现在这种界线出现了突破。现在基金公司跟保险公司、信托公司等一些机构之间的基本职能开始分不清了。举个例子,例如,保险业和基金业原本承担的社会职能是不一样的,他们的资金来源是不同的,这些资金的风险耐受力也是不同的,但是现在出现的投连险就打破了保险和基金的界线。投连险把一些超出保险业风险承受能力的风险引入了保险业内部,这对于保险公司是一个伤害,对于基金业发展也是不利的。
    现在基金业和金融业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协调的机制不完备。我认为各个子系统之间应该是各司其职的。这个问题需要更高层次的部门协调解决。
    投资角度转变
    《21世纪》:在本报举办的“21世纪中国资本市场投资年会”上您再次提出要深刻认识资本市场发生的新变化,你个人思考的结论是什么?
    马庆泉:我觉得现在有六个变化需要我们的基金公司去深入认识。这些变化都是在资本市场制度上有了大的变革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是需要进行深入分析的。
    首先,目前的市场规模和以前是不能同日而语的,可流通市值发生了量变到质变的变化,这样的变化对于基金经理的投资理念,投资技术等方面都有新的要求。
    第二方面,衍生产品的推出会越来越多。这指的不仅仅是股指期货,应该还会有其他方面的内容。它对基金投资的影响将是巨大的,而且也会产生巨大的风险因素。
    第三方面,基金业的开放步伐越来越大,中外资本市场的联动越来越高,这对于基金公司的影响也是越来越大。
    第四方面,和基金业掌握的基金规模不一致的是,现在中国资本市场的话语权基本上掌握在外资投资银行手里。这是一个客观的现实,我们可以看到,某些国外大牌首席经济学界一番话,当天就会影响中国股市。主导话语权回到中国基金业手中,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第五方面,基金的持有人结构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原来机构投资占了很大的比例,但是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机构的持有比例开始下降,而普通投资者的持有比例增长迅速。
    第六个方面是基金公司的投资角度出现两个转变。第一个转变是经验型的风险收益控制向计量型的风险收益控制转变。原来的多数基金经理比较多使用经验型的、主观的投资模式,但是随着基金规模由普遍二三十亿增加到百亿以上,这样的投资技术适应不了基金规模的加大。另一个转变就是从单品种的投资模式向多品种的投资模式转变。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