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其他两家政策银行,农发行的差距确实比较大,但农发行总体的改革定位已经确定,即深化内部改革,完善功能,适当扩大业务范围。"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上海市分行全市支行行长会议上,分行行长陈剑池指出。
根据本报记者了解,2006年经营绩效考核指标同类考核在各分行排名中位列第一的上海农发行早已试水商业化转型之路。
而银监会也将批准农发行开展属于商业性业务范畴的农村中长期综合开发贷款业务。除了原先的"一体两翼",新业务无疑将为农发行未来的转型埋下重要伏笔。
"一体两翼"格局
2006年,上海农发行加大了信贷支农的力度,作为商业化业务主体的"一体两翼"业务发展格局已经基本布置完毕。
所谓"一体",即指以粮棉油收购资金贷款业务为主体。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农发行上海分行"一体"业务中,全年累计发放粮棉油储备、收购和调销贷款38亿,其中,累计发放中央和地方储备粮油贷款分别为44909万元和169440万元,地方储备棉贷款5300万元,发放了1亿元中长期仓储设施贷款;投放粮油收购贷款28116万元,累计发放粮棉油调销贷款121968万元。
而"两翼"中的一翼指,支持农副产品生产和加工,另一翼是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中长期贷款。去年,农发行在"两翼"上交出的成绩单是,全年为农林牧副渔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工企业发放了7.5亿元中长期贷款和短期流动资金贷款。其中,全年分别发放产业化龙头企业中长期贷款41150万元、短期贷款15300万元,加工企业短期贷款10671万元、化肥储备贷款7670万元,年末新业务贷款余额达到了72780万元,比2006年年初增加了56791万元。
"除此之外,上海农发行的代理保险业务也取得了较快发展,上海分行共实现手续费收入30万元,增幅达100%。"陈剑池介绍说。
上海农发行一旦在2007年正式开办农村综合开发等中长期贷款,那么就可以向上海几乎所有涉农领域的融资项目提供融资支持。这意味着上海农发行将实现两条腿走路,而不再局限于政策性金融业务。
"目前,总行已经要求逐步将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业务进行分开核算。"陈剑池称。
转型迫在眉睫
由于地处农村金融功能并不缺位的上海,坚持以农为本的上海农发行一直面临着阵地被其他各家银行不断蚕食的压力,要想在夹缝中求得生存和发展,显然并非易事。
而在"建设新农村 "这一时代背景之下,上海农发行开始大打"建设新农村的银行"牌。
在上述会议上,陈剑池表示,强化信贷支农,认真落实支持"三农"和宏观调控 政策,大力支持上海新郊区新农村建设,是上海农发行实现有效发展的根本途径。
"今年我们想支持那些政府最想办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好的、能惠及农民的、能体现上海现代农业建设的领先的优秀项目和骨干项目。"陈剑池说,"因此,我们必须积极推介我行信贷政策和信贷产品,促进政府主动向我行推荐项目,有力拓宽我行支持上海新郊区建设的渠道和空间。"
据悉,从贷款支持规模来讲,上海农发行提出,2007年大概净增30亿贷款,其中10亿投放在政策性主体业务上,还有20亿主要投放在新农村建设上。另外,还将准备11亿的农村综合开发和农田基本改造等中长期贷款。
在陈剑池看来,上海农发行之所以提出这样的目标,与其它金融机构相比,所依赖的优势主要有四点,即由央行再贷款带来的低利率、5—8年的长贷款期限、历史沉淀下来的业务集中度以及政府背景。
"但随着政策性业务的不断放开和允许招标,这种优势正在慢慢淡化。因此,上海农发行必须积极开发适应上海新农村建设特点的贷款品种和品牌。例如,上海已经积聚了一批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一批现代农业园区就是我们打造新农村建设银行品牌的重点和切入点,也会给我们业务发展带来契机,非常有利。"陈剑池说。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