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央行行长助理易纲在中国政府网在线访谈节目上的一席讲话彻底打消了人们关于近期可能加息的疑虑,笼罩在证券市场上的阴云由此消散。
沪深股市象是吃了一颗定心丸,一改连续多日的震荡调整行情,两市股指在2月14日的交易中双双发飙,上证综合指数站在了2900点之上,再度逼近3000点的心理大关,深证成分指数站在了8000点之上。
指数运行情况:上证综合指数开盘2836.82点,最高2915.06点,最低2823.38点,报收2905.09点,上涨73.22点,涨幅2.59%,成交额755.9亿元;深证成分指数开盘8022.02点,最高8317.18点,最低8104.31点,报收8315.91点,上涨上涨211.64点,涨幅2.61%,成交额391.9亿元。
这种局面的出现与投资者良好的节日预期和增量资金源源不断入市有关,而增量资金入市和良好预期又都与加息顾虑被彻底打消有关。显然,让沪深股市双双发飙的主要原因就是易纲的讲话。
央行行长助理易纲13日下午做客中国政府网在线访谈时表示,当前的利率水平是合适的,央行将密切关注包括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在内的各项指标,制定最优的货币政策。
易纲指出,货币政策的目标对内就是反通胀、反通缩,对外要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而对资产价格只是关注,“只到关注这个程度”,货币政策调控的目标不是资产价格。也就是说,短期内(近一两个月),加息的可能性被基本排除。
易纲认为,在观察CPI时,最好把1月份、2月份的数一起看,这样就不会被春节因素所影响。他强调说,央行调控不会让股票、基金市场萎缩,央行历来提倡大力发展直接融资,支持资本市场的发展。这样的讲话无疑让因前一段时间下跌而惶恐不安的投资者吃了一颗定心丸。
事实上,自今年初以来,关于是否会加息的争论莫衷一是,连央行内部对此的口径也是让人难以捉摸。央行9日发布的《2006年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称,今年将“增强利率等价格杠杆的调控作用”,但12日央行副行长吴晓灵在《人民日报》上撰文称,“利率工具并不能发挥吸收市场流动性的作用”。
对此,央行13日发表的声明中“澄清”说,吴晓灵的署名文章是她在2006年11月24日出席社科院第二届中国经济论坛上演讲的一个节选。“不针对当前经济运行和调控”,并未否定利率作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而是说用利率吸收市场流动性受到极大制约,但在影响市场需求上会发挥作用”。
在周二的访谈节目中,易纲更是直言当前利率水平是合适的。至此,近日出现的加息暗示显然已经变了味道,成了名副其实的一场虚惊。
当然,除了易纲的讲话之外,国家统计局14日公布的CPI数据也增强了投资者看好后市的信心。国家统计局1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07年1月份,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2%,涨幅比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
作者:苗苏 中国经济网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