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纵横》过去被视为国企、负担沉重而低效落后的中国钢铁工业,近年在改革重组后可说是脱胎换骨,生产及出口均出现强势,成了工业发展及外贸新亮点。夕阳产业重现朝气,为扩兴传统产业及国有企业树立模范,确值得投资者注意。
*钢铁产销两旺铸强势* 去年中国粗钢及生铁产量均增加约19%而突破4亿吨水平,分别占世界总产量34%及47%,远超美、日、欧等其他主要生产国的产量。出口钢材更大升近1﹒1倍而超过4300万吨,其中六成输往欧、美、韩等其他主要生产国,显见中国产品有一定质素,足以打入先进市场中。竞争力提升亦同时令入口替代的步伐加快,去年入口钢材下降28%至1851万吨,国产占本土市场消费比率上升至历史较高的95﹒8%,比前年提高2﹒6个百分点。去年中国的钢材外贸还首度由入转为出超,出超高达2450万吨,而前年还有530万吨入超。在2000至06年间出口持续上升,累积增加逾六倍,入口则上升至03年的3700多万吨后,便逐步回落。 展望未来,中国钢铁业将同时面对利好及利淡因素。利好因素在供应方面有:国内企业继续改革重组,令效益进一步提高,而外资继续投入,有助行业升级换代。去年在产品结构优化上又有了重大突破;短缺的不锈钢产量大增68%至530万吨,而晋居世界第一。其他新兴及高端产品增幅亦高,如冷轧薄板升53%,造船、建桥及集装箱等专用板材则升35%至65%。需求方面,若业界经济保持稳定增长,将令中国钢材出口续有扩张空间。随下游的汽车、造船及机械等重工业迅速发展,和建造业持续兴旺,国内需求亦将表现良好。 至于利淡因素,则有供应方面的铁矿、煤、电等主要设入涨价,而出口需求将受制于国家的控制措施:钢材退税率已降至8%,且或将再降,对钢坯等产品还征收出口税。同时,海外的保护措施或将加强。但看来出口竞争的格局仍将不变。 *钢铁业战略地位重要* 钢铁工业大发展,已给中国经济带来巨大效益。除直接的产值及就业贡献外,还有其他重要的间接效益,包括:(一)由伸延产业链及支持其他工业,进一步巩固中国的世界工厂地位。钢铁业可支持下游重工以至轻工加工业的发展,并由上下游生产间更紧密合作来提高整个产业链的效率。(二)有助中国成为资源产品交易中心。中国的钢铁及配套的焦炭、煤及各种金属的产销,均占业界重要地位,可令中国主导国际资源市场,并成为相关的物流、交易及期货中心。 总之,中国钢铁工业若能继续改革、提升水平及开拓更多元化的出口市场,其发展景将十分良好。《资深评论员 凌昆》
作者声明:在本机构、本人所知情的范围内,本机构、本人以及财产上的利害关系人与所述文章内容没有利害关系。本版文章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文责自负。读者据此入市,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