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职于某大型网络公司的马小姐昨天(24日,下同)通过手机短信告知记者,节后她将“跳槽”到一家果汁饮料企业做公关总监。无独有偶,在一家日资软件企业工作3年多的黄先生昨天也告诉记者,即将离开老东家。据了解,像马小姐和黄先生这样的“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人士选择节后“跳槽”已蔚然成风。
薪酬差距引发“跳槽”冲动
马小姐告诉记者,促成她这次“跳槽”的直接原因是薪酬差距——节前马小姐无意中在网上看到一个“晒工资”的论坛,主要是一些网友将过去相对隐秘的各行各业收入一一曝光,经过比照后,马小姐心里顿时有些不平衡,遂萌生“跳槽”念头。
据介绍,她在这家网络公司已经工作了近5年,由普通职员升任部门经理,并持有少量的公司期权,薪酬在行业里算是中等偏上。去年10月份,曾有猎头公司找上门来,鼓动其“跳槽”去一家饮料行业从事公关工作,开出的薪酬约为她当时收入的两倍,但马小姐以不熟悉行业为由委婉拒绝。而看了网上披露的一些行业收入后,马小姐觉得个人的价值被低估,再者自己在公司的职位也难有突破,于是在春节期间约见猎头公司,最终完成了一次职场的转折。
记者昨天在一些“晒工资”的网上论坛看到,从公务员到董事长女秘书,从刚毕业的大学生到硕士毕业6年的“金领”,公布工资条的帖子比比皆是,而且点击率和人气都极为可观。发布者不仅主动公布行业、职业、区域、从业年限,还把基本工资、职务补贴、工资津贴、奖金、通讯补贴、保险金、扣税等一一罗列,最终还注明实发金额。同样被猎头高薪挖走的黄先生称,网上这些工资条虽说有虚假的成分,但多数是可信的,可以作为“跳槽”的参考。
专家:盲目“跳槽”风险较大
“忙了一年,却实在想不起自己做过什么拿得出手的工作”,在昨天的采访中,不少白领告诉记者,“跳槽”的冲动还来自于自我施压,因为看不到公司及个人的发展前景,觉得哪怕“跳槽”之后不见得会更好也要跳,如果不跳自己可能会后悔一辈子。一位采访对象坦言,节日期间为了职业规划甚至闭门谢客。
据中华英才网针对全国15个行业700多名白领的调查显示,有37.65%的白领计划在春节后到新的企业上班,成功完成“跳槽”。有超过1/5的受访者有寻求职业思变的倾向——“制订新的事业发展计划”,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节后企业出现“跳槽”高峰有一定的职业心理因素。智联招聘调查结果则显示,只有1/3职场人对自己过去一年的工作比较满意,有37%的调查对象表示,因为已经拿完年终奖了,所以打算在春季的招聘旺季中寻找更好的工作机会。
中华英才网人才研究中心专家昨天接受采访时表示,年后虽然是“跳槽月”,但并不是人人都适合“跳槽”,盲目“跳槽”会带来比较大的风险。想换工作还是要仔细考虑自己的职业气质、兴趣、能力结构等因素,只有找准方向才能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发掘潜力。主动、全方位地了解目标行业现状和前景,最后剖析自我,认清自己的优劣,才能成为一个有准备的跳槽者。
[新闻背景]
何人何时选择“跳槽”
据中华英才网针对全国15个行业700多名白领的调查显示,此次受访企事业职员年龄主要集中在“25-35岁”,比例为56.16%;其次是“25岁以下”年龄段,比例为34.98%;其余年龄分布较少,分别是“35-40岁”占6.76%和“40岁以上”占2.10%。从职位分布来看,接近70%是普通员工;其次中层主管占27.70%;高层主管和公务员比例则占很少。上述受访者构成比较客观地反映出公司白领年龄和职位梯队的构成情况,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而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年轻白领寻求自身发展的需求与企业留人计划的客观冲突。
根据2007年春节假期的时间推算,“跳槽”高峰出现的时间应该集中在3月份,以中旬发生几率最高。
“晒工资”裸露单调的价值观
据新京报1月31日报道
主动暴露私隐,大凡有两种目的:一种染着炫耀的色彩,为的是获得更大的利益;一种带着悲凄的哀求,为的是博得同情让他人帮助走出困境。
明星暴露身体,作家自书情史,商贾鼓吹财富,属于前一种,忸怩作态或故作深沉都是为了赚取更多利益;失望者找媒体哭诉灾祸,失恋者把往事细节抖个底朝天,失算者把同伙见不得人的交易秘密一一公开,夸大其辞或刻意矫饰皆是为获得救助、平衡心理、实施报复。两种情形的潜意识,都聚焦在一个钱字上。
谈钱、赚钱、爱钱是人间烟火的组成部分,但把自己的钱袋翻开示众则是少见。无论在西方还是东方,绝大多数人是不愿兜售这个私隐的,因为无需炫耀或悲怨。生活离不开钱,但钱的多少,远不是衡量生活意义和人之价值的惟一标准。
但是现在,一些国人却热衷把自己的详细收入甚至日常开支展示出来,在网络上热传,点击数和人气极为可观,被网民称作“晒工资”。(据《北京日报》1月29日报道)炫耀也好,抱怨也罢,晒出的工资单没有一点“形象工程”的痕迹,客观得成了经济学家研究收入构成的资料,可信得成了社会学家论述民生焦虑的佐证。
正是这种不加掩饰、没有虚构的真实,分明显示着我们的生活价值观的单薄和单调。
炫耀者把钱看成了表现自己地位的砝码,抱怨者把钱当成所有不快乐的源泉,探听者把钱作为确立自我身份的标尺。
毫无遮拦地公布个人收支,意味着用金钱来称量人生价值的简单思维已经“雄赳赳,气昂昂,跨过私隐线”。
“晒工资”是攀比社会阶层的心理反映。最近几年来,“白领”、“中产”、“成功人士”、“首富”等词汇,一次次撞击着中国人的心肺。经过海浪的吹打和山峰的过滤,这些词汇中原本含有的教育程度、艺术修养、社会责任感、遵纪守法的品格等被一一删除,最后剩下的是有骨无肉的评判标准———收入多寡。金钱的确有骨感,但没有血肉的骨头多少显得苍白。
但是,“晒工资”现象也让我们看到了“日渐富裕”之后的一些新问题。是的,中国在不断强大,人们的生活日渐富裕,收入水平在连年提高。
不过,“晒工资”晒给我们的是这样一个警钟:国家的整体富强,并不意味着每个公民的生活水准在同步提高。去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已位居世界第四,人均GDP却位居世界100位之后,一道除法题就让我们知道咱国家还不是富国。加上贫富差距,晒晒收支单,也可让官员和富人们知道大众所承受的经济压力,尤其是住房、医疗、教育费用带来的民生之重。有人说现在“世界是扁平的”,但在中国国民的收入上,这一理论却不怎么适用,“平原面积大大超过高山”是不能忽略的社会地形图。(陈冰)
民调显示:晒工资让3成人感叹收入差距太大
据中国青年报2月5日报道
每月发工资那天,管后勤的小刘都会提前来上班,把同事们的工资条悄悄塞进他们各自的抽屉里。“工资保密,避免攀比”是领导反复叮嘱她的重要指示。
不过,从去年秋天开始,“工资条”开始高调出现在网络中各大论坛和博客上。越来越多的人把自己的工资条贴在网上供大家比较参考,这一举动被网友们笑称为“晒工资”。
记者通过百度搜索发现,关于“工资条”的帖子已多达132万个,每个帖子后面还挂着一长串“沙发”、“板凳”之类的跟帖。根据近日的一项调查(2769人参加)显示,44%的受访者注意到了网上“晒工资”一事。
“晒工资”的大规模出现始于去年9月,北大副教授阿忆在其博客上率先公开了自己的工资条,并表示4786元的工资入不敷出,由此引发了公众的热烈讨论。从那时起,众多网友纷纷效仿,上网公开自己的收入,热度至今不减。某财经频道还专门制作了“全国各行业工资大全”,搜集整理了全国上百条工资信息,其中不乏姚明、张艺谋等大腕明星的工资条。
在本次调查中,47.5%的人上网看过工资条,还有8.4%的人“逢条必看”。
现代人对别人工资条的好奇程度,和十几年前大不相同。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每个家庭的收入基本是按人头分配,大家根本不用看工资条,每家几斤粮票,几斤油都能猜个八九不离十。但到了后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收入差距逐渐拉开,工资保密也作为一项薪酬管理制度被大多数单位采纳。
调查中,63.3%的人承认“比较关心”别人的收入,但只有10.3%的人会当面询问别人“挣多少钱”,而更多的人(53.0%)都是碍于情面不好意思当面发问。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工系的马晓萍告诉记者,工资在社会研究领域是重要资料,但在各类社会调研中却很少涉及。“这是个人隐私,人家有权不告诉你。通常,关于收入的调查题目只能问一个大概范围。你要是追问别人具体挣多少钱,他会立刻翻脸走人。”在她看来,如果网上贴的工资信息基本真实,这些数据将给经济学和社会学研究提供重要的分析文本。
本次调查显示,37.7%的人愿意本着“匿名填写,保证真实”的原则,把自己的工资条在网上公开,45.6%的人不愿意,16.7%的人没有明确表态。
关注别人的工资,69.2%的受访者是为了了解同行或其他行业的工资情况,18.4%的人只是出于好奇,另有5.2%的人是为了收集信息,为跳槽做准备。“晒的条儿越多,大家的目的也就越复杂。”有专家分析指出,各个行业、地区之间工资的比较,能反映出很多深层的民生问题。
有网友将自己十余年来的收支情况统计了一下:工资年年上涨,支出更是节节攀高。其中有人跟帖说:“每次涨工资,都有一种上当的感觉,工资刚涨,赖以生存的米、面、油、菜价钱就都跟着涨了,涨幅比工资还高。还没来得及庆祝,就开始叹息了。”
据统计,教育、石油石化、邮政、公务员、银行职员等五类职业的工资条最受网民关注。记者发现,从“晒”在网上的工资条来看,石油、电力、电讯等大型国企的员工收入,普遍比军人、教师的收入高出几倍甚至十几倍。
面对这样的巨大差异,调查中31.9%的人惊呼:“职业、城市之间的收入差距居然这么大”,27.5%的人感叹“某些职业工资高得让人无法接受”。
本次调查表明,11.5%的人坚持认为,工资是个人隐私,不该在网上公开;49.7%的人觉得,晒工资是为了让工资更透明;45.1%的人认为贫富差距加大,晒工资能帮助大家认清自己的社会地位。
(责任编辑:王燕)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