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其实是一个价值创造过程,而每个环节的价值创造联结在一起,就形成了价值链。价值链的开始是原材料供应,然后是零配件的生产、制造和装配、批发分销,最后是零售产品或服务最终用户。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企业价值链已经超越了国家的边界,形成了全球价值链。
中国企业蓄势低端价值链
在全球价值链中,企业创新的总体目标是要从价值链的低端向高端移动。譬如说,实现由OEM(产品制造商)向OBM(自主品牌商)的转变。
目前,在购买者驱动型产业价值链中,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已经成为跨国渠道商、采购商和品牌制造商的生产基地。以鞋业为例,2002年,耐克公司的外包企业一共736家,从业人数为556712人。这些外包企业主要集中在亚洲,例如马来西亚、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的外包企业占耐克外包企业数的54.48%,人数占83.91%。到了2004年,NIKE鞋业的全部生产活动分布在中国的要占36%,鞋类生产主要集中在我国的福建、广东、山东。其他运动品牌制造商同样也在中国寻求外包企业,国内的外包商不仅与NIKE有合约关系,同时也与ADDIDAS等有契约关系。但同时,也有一些中国企业意识到自主创新和自主品牌的重要性,这种意识上的觉醒有助于中国制造业从全球价值链低端向高端前进。
运动品制造商的李宁有限公司创建的李宁牌运动服和运动鞋就是国内比较著名的企业。李宁有限公司1988年成立,2004年销售额达到18亿元,税前利润1.92亿元。李宁公司能够不断向价值链高端挺进,主要经验包括专注于核心业务、注重品牌建设和渠道建设、注重研究和开发。
管中可以窥豹。鞋业的例子实际上反映了我国相关企业在购买者驱动型产业价值链中的作为。我们认为,在购买者驱动的全球价值链中,中国大型企业成为品牌商的时机正在逐渐成熟,它们应该抓紧时机向全球价值链高端的方向迈进。
生产者驱动型产业的全球价值链则比较复杂。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制造链复杂,涉及的相关产业多。目前许多行业采用的形式是模块化的OEM供货方式,同时OEM供货方式本身也逐步形成了OEM供应体系,形成了兼有研发功能的一级OEM供应商,一级OEM供应商再将非核心业务下包给二级OEM制造商。第二个方面是企业的服务供应链体系在产品的设计、销售和维修等方面起到了核心作用,越来越多的跨国制造商向服务供应链一体化方向发展,服务成为利润的主要来源。在汽车、计算机等典型的行业,跨国制造商看上去是在卖产品,但实际上是在卖服务。因此,在生产者驱动型价值链中,我国企业要形成品牌制造商,最主要的障碍存在于设计环节和服务环节。对于我国刚刚成长起来的大型企业而言,成为国际知名品牌制造商的难度很大。第一,各种标准的适应使商业运作成本特别高,这些产品要形成出口,特别是销往发达国家市场,首先碰到的问题是,要使产品符合各种标准,就必须要付出相当高的代价。第二,国内大型企业对价值链的控制能力以及企业战略联盟的形成能力都相当弱,由于国内企业产品的销售额有限,也没有核心技术,很难对OEM制造商进行控制,特别是一级OEM供应商。同时,国内企业还没有形成技术、服务等战略联盟,在各个环节都存在着风险,对全球价值链的控制能力就很弱。
孕育型全球价值链中品牌商的“杀手锏”并不是产品的设计和服务价值链,而是标准的制定权,谁先控制了标准的制定权,谁就可以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控制产品价值链。对于中国的大型企业来说,要成为孕育型价值链中的品牌商的概率是非常低的。当然,在通信技术、生物技术和纳米技术等领域,中国一些大型企业已经具备了较强的技术实力,可能成为某些技术标准的制定者或参与制定者假以时日,一旦这些技术实现了产业化,中国的一些大型企业就有可能成为这些产业的主导者。
大企业技术创新动力不足
企业要提高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需要通过创新来实现。创新是一个不断演变的概念。1912年,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了“创新理论”:创新是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组合;创新是一个经济范畴,而非技术范畴,它不是科学技术上的发明创造,而是指把已发明的科学技术引入企业之中,形成一种新的生产能力。从全球价值链的角度而言,企业创新方式包括过程创新、产品创新、功能创新和内部链节创新等。价值链之间的创新即企业移向新的、更有利可图的价值链环节。
我国大企业集团应在国家自主创新战略中发挥积极作用。国际经验表明,大型企业在所有主要的国家中,在推动国际经济发展及推动经济转型方面,一直扮演着中心角色。大企业集团具备开展技术创新的一些有利条件。美国经济学家保罗·戴维斯在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企业规模论,认为企业采用某种新技术至少要达到某种规模,否则是不合算的。随后的研究表明,大企业创新能力较强,但在创新动力上可能不如中小企业,漠视或不愿涉足一些容量较小而风险较大的特殊市场。
我国大企业集团同样也存在技术创新动力不足的问题。有统计表明,我国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水平,但这种直接对比还不能说明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是动力不足还是能力不足。我们可以用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的变化情况来反映企业对待技术创新的态度。近几年,中国收入前500家的大型企业集团研发投入强度不增反降(表1),2005年研究开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已降至0.78%,为历年最低。这说明企业对研发的重视程度在不断下降;在盈利水平不断提高情况下,研究开发费用与利润总额之比却大幅下降,这说明企业也并非没钱投研发,而是不愿投研发。技术创新动力不足,是影响企业自主创新水平的根本问题。
技术创新动力不足有多方面的原因。由于技术研发有较强的外部性,企业投资技术研发都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动力不足问题,政府往往出台鼓励性政策来解决这一问题。但中国企业技术创新动力不足还有其他原因,传统体制惯性制约是一个重要方面。表2显示,收入前500家大型企业集团中,国有企业利润率最高,而研发投入强度最低。在政企不分、所有权虚位的情况下,企业高管人员迫于近期业绩的压力,大多不会选择技术创新战略,很难走向自主创新之路。中国经济增长正处在由要素和投资驱动向创新导向转型的时期,逼迫企业创新的要素压力机制尚未形成,缺乏催生创新、保护创新的市场环境,需求对创新的牵引和拉动乏力,产业集群刺激和拉动创新的效应尚不明显,政府在创新活动中的越位和缺位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企业创新。可见,要解决企业技术创新动力不足问题,并不是要政府出台更多特殊优惠政策,更不是强制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或开发某些项目,而关键是创造有利于技术要素发挥作用、知识产权保护到位、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进一步推进垄断行业改革、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推进要素定价机制改革、完善资本市场运行机制等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都是在根本上解决企业创新动力不足问题的重大举措。
全球价值链调整带来新机遇
在全球价值链中,过程创新、产品创新、功能创新和内部链节创新往往是建立在技术改进或技术突破的基础之上。我国现阶段提出的自主创新,就主要是指技术创新。自主创新是针对过多依赖外部技术,防止国内企业技术“空心化”而言的。自主创新的基本含义,是指与新技术(包括新工艺、新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商品化相关的技术经济活动。技术创新强调从新技术研究开发到商品化是一个整体过程,技术创新的成功标准是获取商业利润。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自主创新的核心是根据国内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掌握技术发展方向和研究开发主导权,最终目的是提高国内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我国大企业集团开展自主创新面临跨国产业转移出现的机遇与挑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引进外资承接了大量国际产业转移,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地,成为全球制造业转移的最大受益国。利用低成本优势承接跨国公司产业转移,确立了我国在国际低端产品市场的优势地位,并使我国成为了世界第三贸易大国。制造业是国际产业转移的主体,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重点已逐步从劳动密集型加工业转向了资本与技术密集型加工业;国际产业向我国转移的规模越来越大,层次越来越高;跨国公司是国际产业向我国转移的重要推动力量。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将进一步推动发达国家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传统制造业转移,资本与技术密集程度较高的部分制造环节也将加速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我国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吸收外资越来越多,保持低成本初级劳动力优势的同时,高素质低成本研发人才优势也逐渐体现出来,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机构将成为一个新的趋势。这对我国大企业集团而言,既存在获取跨国公司技术溢出效应的机遇,也存在与跨国公司进一步争夺市场和人才的挑战。
我国企业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已具备一定的基础。首先是企业规模和实力不断提升,有加大长期投入的可能性。以国家统计局每年发布的收入前500家大型企业集团为例,年末资产总计、营业收入、出口额、利润总额等指标每年都有增长(表3),2005年与2000年相比,分别增加了1.1倍、1.8倍、1.4倍和2.6倍;盈利性指标也有较好增长,销售利润率(利润总额/营业收入)由5.67%提高到7.30%,资产回报率(利润总额/年末资产总计)由2.96%提高到5.09%。其次是经过多年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我国产业技术水平已有较大幅度提高,多数产品的大规模制造能力和产业配套体系已经形成,一些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已有很强的竞争力。同时,随着企业实力增长和跨国公司间竞争加剧,我国企业在承接跨国公司技术转移时的选择余地和主动权也有所增强,有些企业开始用跨国并购的方式主动获得技术。
全球价值链视角主导创新模式选择
技术创新模式主要是指企业技术创新动机是技术推动还是市场拉动、开发策略是原创领先还是模仿跟随、开发方式是封闭还是开放等等。技术创新模式选择是企业战略的重要要素。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竞争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产业全球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显。信息技术、装备制造、汽车、医药、钢铁等技术推动明显的产业,也恰恰是全球化程度高的产业。从产品设计、开发、生产制造、销售、售后服务、循环利用等各种增值环节,分布在全球众多企业而形成全球价值链。分布在全球价值链各个环节上的企业,投入的要素组合不同、增加值不同、竞争优势各不相同。随着各国各企业要素比较优势的不断变化,全球价值链也是动态演变的。跨国公司是全球价值链的主导者,跨国公司的产业转移构成了全球价值链演变的主流。当前我国产业国际竞争优势主要是在全球价值链的低端和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制造环节,这种优势并不意味着“低人一等”或“赚得太少”,而是充分发挥了我国要素的比较优势,而且为下一步价值链升级创造了条件。当前,我国要素的比较优势正在逐渐改变,因此要强调自主创新以在全球价值链中形成新的比较优势。企业技术创新可以看作是在全球价值链中重新定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识别全球价值链中的战略环节,有针对性培养核心能力。这比在价值链低端和劳动密集环节形成优势要复杂得多,不可能一蹴而就。
创新模式选择与行业差异
当前,收入前500家大型企业集团中(表4),盈利性最高的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烟草制品业、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行政垄断色彩还较重,企业研发投入强度都低于总体平均水平。研发投入超过3%的只有两个行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和通用设备制造业,这都是竞争较充分、技术较密集的行业。一般而言,越是在技术密集的行业,技术创新对产业的推动作用和对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越明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也主要是提高一些战略关键领域的技术能力,如信息技术、装备制造、汽车、医药、钢铁等等。
创新模式与开放和合作
开放和合作是创新模式的大趋势,由于知识型员工的高流动性、知识和技术外溢、风险投资的发展,20世纪后期开始,一些美国公司开始由“封闭式创新”走向“开放式创新”:向全球搜寻技术创新来源;多方式、多目的进行集成创新;激励内外部发明创造,扩大公司内外两方面技术收益;关注商业模式,关注与成功商业模式匹配的创新资源,强化商业性职能。对中国企业而言,坚持开放创新和合作创新尤为重要。首先,与跨国公司相比,国内企业内部创新资源明显处于劣势,在研发投入和投入强度上无法与跨国公司抗衡。其次,国内企业同样面对“封闭式创新”的破坏因素,如知识型员工越来越高的流动性和企业技术的外溢。再次,受传统体制惯性影响,过度集中在科研院所的技术资源很难向企业流动,只有以企业为主导、坚持“产学研”合作,才能有效利用技术创新资源,提高技术创新效率。归根到底,技术创新不在于用什么方式获得了多少技术,而在于通过技术创新获得了多少市场价值。
创新模式与引进学习
技术能力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离不开经验的积累。自主创新并不排斥技术引进,关键是引进技术后能不能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自主创新更不排斥跟随和模仿,相反,在实力差距较大的情况下,跟随创新和模仿创新是更现实且风险较低的战略选择。一些成功企业的经验表明,市场导向的渐进创新是国内企业提高技术能力的主要途径,企业通过学习不断积累经验、发展壮大。相反,如果不能完成技术学习的过程,就会落入“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技术依赖陷阱。威廉·L·米勒和朗顿·莫里斯在《第四代研发》一书中指出,“学习曲线”的应用已经是并且一直是日本人保持在其所竞争的世界市场中获得成功的关键,日本公司比竞争对手更快地完全理解并有效应用学习的原则。研究表明,缺少信息、理论和经验三个关键要素中的任何一个,学习都不会发生,知识更不可能被创造出来。过去国内企业过分偏重引进和模仿,可能与国内信息匮乏、理论基础研究薄弱、经验积累少有关,更与体制有关(如引进与自己研发、进口或国产化的权衡标准,往往不是效益最大化,而是决策责任人的风险最小化)。随着国内技术创新环境的逐步改善,企业有条件不断提高学习能力、通过经验积累来完成重大技术创新。
创新模式与战略联盟
战略联盟是企业间合作的一种战略形式,是企业在保持各自独立性的基础上,建立的以资源与能力共享为基础、以共同实施项目或活动为表征的合作关系。战略联盟已成为时代的潮流,尤其是跨国公司间竞争的重要手段。在某些领域,跨国公司的竞争逐渐演变为不同阵营之间的竞争。战略联盟包括多种形式,技术联盟是一种重要的形式,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共建研发组织和分工实施研发项目,二是共同保护知识产权和维持许可价格(如向我国某些行业企业联合征收许可费的专利联盟)。随着跨国公司从技术战略发展到技术标准战略,国内企业选择企业技术创新路径时,不得不面对跨国公司间不同的技术标准阵营。许多国内企业开始意识到标准和联盟的重要性,有的已开始组建自己的产业技术联盟。由于起步晚、实力弱、经验不足等,这些技术联盟的发展很难一帆风顺,特别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给予充分的支持。
解释:价值链的分类
按照产业的发育程度不同,全球价值链可以分为成熟型全球价值链和孕育型全球价值链。成熟型全球价值链是指产业成熟状态下产品环节的全球分工体系及其增值分布。在产业成长过程中,随着市场容量逐渐扩大,产品的生产也日趋标准化,市场的前景也越来越被看好,许多原先由一家企业承担的工作逐渐移交给具有专业化生产的企业去完成。这时,对于其他企业来说,提供设备和原料,从事产品营销、利用副产品甚至培训技术工人都变得有利可图。因此,这一产业中主导企业对来自其他企业的配套需求随着产业成长而增长。孕育型全球价值链则是指当产业处于幼小时期,还来不及出现配套企业,或者配套企业还不成熟,因而价值链各环节的工作可能只由主导企业自己承担。
在成熟型全球价值链中,根据主导企业的作用不同,全球价值链可以分为生产者驱动型(producer-driven)与购买者驱动型(buyer-driven)。美国学者Gereffi曾经用商品链理论来解释这一问题。所谓商品链(commoditychain),是指产品设计、生产和营销一种产品的一整套活动。在商品链中,不同产业的驱动主体是不同的:资金、技术密集型制造业是“生产者驱动”,而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则是“购买者驱动”。在生产者驱动型商品链中,跨国公司在该产业中占据支配地位。这种商品链在汽车、飞机、计算机、半导体及重型机械等产业中表现最为明显。在购买者驱动型的商品链中,跨国零售商、营销商和品牌制造商在建立散布于各个国家的生产网络中起核心作用,发展中国家在梯形网络中的承包商为外国购买者生产制成品。在购买者驱动的商品链中,生产的低进入壁垒造成高度竞争和全球分散的工厂体系。
背景:中国500家大企业的研发费比重继续下降
受500强行业结构特征的影响,2005年中国前500强的研发投入比重仅为0.78%。近4年来,这一比重有持续下降的趋势,2002年为1.05%,2003年为0.91%,2004年为0.79%,这与前500家企业集团的行业结构特征紧密相关。按照进入500家企业集团个数来算,排在前四名的是批发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业、建筑业和煤炭采选业,企业数量占500强的36.40%;钢铁、建筑、石化三个行业的净利润占500强的比重超过1/3。囿于行业特性,这些行业的研发投入比重很低,只有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业研发投入比重为1.67%,批发业仅为0.08%,炭采选业为0.95%,建筑业为0.15%,石化行业研发投入比重也在1%以下。而研发费用比重较高的行业,如电子、计算机、电气机械、专用和通用设备、交通设备等行业在前500企业集团中所占比重不高。国际上认为,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5%,企业才有竞争力,而2005年前500家企业集团中,只有木材加工企业研发费用投入超过5%,为5.36%,另外有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橡胶制品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家具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18个行业研发投入比重超过1%。(肖庆文刘力 沈玉良 来源:《国企》杂志)
(责任编辑:王燕)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