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自2月25日起上调人民币 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至10%。这是12月内第5次调整,离1988年13%的历史最高位仅有3个百分点。如此调整密度和高位攀升,已令准备金率渐失上调后手。
说到底,本轮调整主要针对的是一如往前的流动性过剩问题。央行春节前公布的有关数据表明,2007年1月末,M2余额35.2万亿元,同比增长15.9%。M1余额12.9万亿元,同比增长20.2%。与此同时,流动性过剩与“双顺差”尤其是贸易顺差紧密联系。海关总署2月12日公布的统计数据表明,1月进出口总额1573.6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0.5%,贸易顺差158.8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6%,仍处于高位。
大势征兆之下,今年贸易顺差仍将继续扩大,这无疑将进一步增加国家外汇储备 余额,迫使央行投放更多的基础货币并输出更多的流动性。因此,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正是预见到这一年度趋势而作的主动调控。与此相关,1月份结束的央行年度工作会议还明确了2007年将继续执行稳健货币政策 ,协调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并提出了广义货币M2增长16%的调控目标。在2月9日发布的“2006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央行进一步表示,对冲过剩流动性仍将是央行货币政策的重要任务,这意味着央行2007年货币政策将以“与流动性过剩作战”为主题全面而持续地展开,走“紧缩”路线正是题眼。
然而,问题在于上调0.5个百分点仅能收回银行体系约1700亿元的流动性,相对于高达34万亿元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而言只是九牛一毛。参之债市,央票本周到期量额为1500亿元,0.5个百分点的小幅提高仅足以应付到期央票为市场投放的资金。而央行所期待的信号效应在连续5次上调后已是边际效应递减,对向上趋势占主导的股市更是影响甚微。回归银行体系本身,中、工、建等行在A股、H股上市后迅速聚集的资本金也为扩大放贷坐实了2至3年的基础,区区0.5个百分点上调直接影响不大。如果再加上2006年下半年工业企业利润率迅速提升的情况,本年度企业扩大生产的内在要求所带动的贷款需求也呈双旺之势,贷款增速难以放缓。
(作者系本报资深记者)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