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频道 > 国内财经

我国高校贷款超2000亿 部分高校可能因贷款破产

   国家无法给予高校足够的资金投入,直接导致了高校的贷款行为;政府与高校没有理顺的关系,导致高校的问题最终由政府买单……改变这样的局面,出路在于打破教育资源垄断格局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高校贷款总额超过2000亿元,几乎所有的高校都有贷款。

有关人士指出,沉重的贷款压力,已使中国高校举步维艰,部分高校将因为贷款问题而破产。

  但与此同时,处在发展中的中国高校,并没有放慢贷款的步伐。而据笔者了解,不少高校领导并不为此揪心,认为高校并非大家所议论的那般面临贷款危机,处于财政困境。

  为政绩意识买单

  事实上,中国高校通过贷款方式,来建设校园、改善教学设施,是近10年,尤其是1999年高等教育大扩招之后,才陆续采取的融资措施。能在短短几年之内,将债务发展到平均每所学校1亿元以上(我国高校目前有1900多所),而且贷款高校“心安理得”,分析其原因,很令人深思。

  众所周知的原因,是国家财政投入不足。1999年,我国高校开始大幅扩招,虽然按照教育法的规定,中央和地方政府有责任保证公办高校教育经费的稳定来源,但是国家财政并没有为高校的扩招,新投入多少经费。扩招之后面临的新建校舍、新增设备等问题,国家交给了学校来解决——当年年底,教育部部长在《在教育部2000年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就明确要求,在继续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同时,开拓教育经费筹措的新渠道。新渠道之一便是,各高校要利用银行贷款加大校园改造和建设力度,使学校的教学设施、体育设施、基础设施有较大改善。

  除了以上原因,笔者认为,领导政绩意识、政府买单意识也是重要原因。这种意识,不但90%的由中央和地方政府举办的高等学校有,那10%的由民间资金举办的高等学校也有,我们的部分商业银行——其实也是国家的银行——也有。对于公办学校来说,政府是其贷款的担保,而且,有关重大项目贷款,是政府有关部门进行备案或者审批的,还不起款,当然有政府来买单,所以学校不怕,银行也不怕。

  面对高校2000亿的贷款,大致存在以下几种解决思路。

  国家如何增加投入

  一是由国家增加投入来还清这笔贷款。持这种观念者认为,高校直接向银行贷款没有法律依据,而只有政府部门的文件依据。如果允许高校贷款,作为教育单位的高校,不以营利为目的,又拿什么来还款呢?政府投入不足,加上自身市场竞争力不足,贷款的高校要还款,必然的选择是投资经营以求获利赚钱,以及提高学生学费标准、追求学生规模,同时压缩学生培养开支,在当前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下,前者必然导致高校的投资经营风险,而后者则导致办学精神的严重扭曲。因此,解决高校贷款问题之途径,是高校不能直接向银行贷款,政府应保证教育经费的足够投入。

  持以上观念者的具体操作办法是,2005年我国GDP 为18万亿元,1个百分点是1800亿元,将我国教育财政投入从2.82%(2005年数据)增至法定的4%,新增投入将超过2000亿元,这足以还清所有学校的贷款。

  这样的盘算没有错,但是,实现这种观点有三方面问题需要解决。一方面,4%的比例已经法定10余年,呼吁10余年,却一直难以达到,如果能达到,以前就不会出现这么多问题了;另一方面,等着分教育蛋糕的地方,农村教育、义务教育实在太多;再有,具体操作起来,也会导致学校之间的争议与矛盾,如此一来,显然制造学校间的不公平,岂不是贷款越多越划算?

  回归教育本位

  二是既然让高校贷款,就应该相应地给予高校还款的能力和还款的机制。中国高校的收入,大致来源于政府拨款、学生收费、经营收入、校友社会人士企业捐赠。这些收入中,只有政府拨款与学生收费是相对稳定的。但政府的拨款连支付教职工工资都有困难,学生的收费有相当部分要用以归还当年的银行利息。虽然有少数学校经营收入尚属可观,可由于没有合理的投资经营管理制度,更多的学校面临投资经营的风险,而大学获取的社会捐赠,相对于国外世界一流大学以及香港地区的大学来说,可谓凤毛麟角。

  围绕大学的收入现状,在政府投入不增加,学生收费不能提高的前提下,教育界一些人士建议:允许高校进一步盘活自己的资源、资产,让空置的土地、空关的校舍发挥市场效益,缓解高校的资金困难。他们不希望,学校守着黄金 土地因受政策局限而讨饭吃——这样的观念,与10多年前高校破墙开店盘活资源大兴企业是多么的一致。而这也正是为社会所担忧的,比如,会不会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会不会让高校进一步分散办学的精力,会不会进一步误导办学的方向?

  当然,持如此观念者,同时建议学校应建立科学的投资经营模式,不直接进行企业经营管理,而是通过投资公司模式,打理学校资产,使资产增值。但这样的建议,难以得到社会认同,我国高校已经受够了学校办企业、学校投资经营的折腾,而当前高校的行政管理体制、不透明的财务管理制度、学校整体的功利浮躁气氛,无法让高校真正按市场规律好好理财(相关:证券 财经)。要让高校建立市场竞争机制,必须重新认识教育产业、教育市场化等观念,必须改革高校内的行政管理以及官僚体制,必须让学校回归教育本位。

  教育资源多元化

  三是打破国家对教育资源垄断的格局。从贷款这一问题分析,国家无法给予高校足够的资金投入,直接导致了高校的贷款行为;政府与高校没有理顺的关系,导致高校的问题最终由政府买单……改变这样的局面,出路不在于政府包办高等教育,增加投资来还债务;也不在于加强对学校财务运行的监督、控制,而在于打破教育资源垄断格局,发展更多能按市场规律、教育规律办学的高等学校,建立高等学校的市场竞争格局,建立科学的政府拨款体系(包括针对公立学校的财政拨款以及针对民办学校的项目支持拨款),重新理顺政府与学校之间的关系,在于归还学校更多的办学自主权(按照教育法,学校有办学自主权,但在多年来的政府管理下,学校的自主权被剥夺),在于改革学校的行政管理制度,才可能真正满足受教育者的需求。这样的大学,方可理性地处理学校规模发展与质量提高的关系,方可把精力放在教育之中,方可获得社会更多的支持,方可有教育责任意识,好好当家(9.61,-1.07,-10.02%),守住国家(以及企业、个人捐赠)的资产,并让其在市场中增值,为教育所用。

  笔者认为,不管政府部门与学校领导对目前这2000亿元高校贷款持乐观或者悲观态度,认为其正常或陷入困局,从教育发展角度,来审视大学发展,并由此理顺政府与高等学校应该拥有的健康关系,确定高等学校的功能和作用,从有利于教育长远发展角度处理高校债务问题,已经十分紧迫。希望本文提供的一些想法,能为处理高校债务问题,起到一定参考作用。

  (作者为上海高校校报研究会理事长、教授)

(责任编辑:铭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