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网站昨日再次挂出长篇文章要求正确认识基金投资,苦口婆心提醒投资者关注基金背后的风险。证监会在文章中提醒说,没有只涨不跌的股票市场,文中统计也说明,以投机的方式参与市场的投资者,其承受的投资损失越大,恢复本金所花费的时间也越长。
附全文
针对基金行业现状 证监会接受新华社采访讲话稿
问题一:对于近期火热的基金市场,作为国家对基金行业的监管部门,你们是如何看待和分析其背景原因的呢?
一年多以来,资本市场的欣欣向荣和基金市场丰厚的投资收益,引发投资热情高涨,投资者踊跃购买证券投资基金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一次政策机遇、市场机遇和历史机遇和谐统一与有机结合的结果,所以我们应该理性思考其深刻的背景原因。
一是得益于中国宏观金融环境的日益优化和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的不断完善。自2004年初《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发布以来,随着我国资本市场改革发展工作不断向纵深推进,股权分置改革顺利完成,初步奠定了市场化机制有效发挥作用的制度基础,市场的深层次矛盾和结构性问题逐步得到了解决。随着证券公司综合治理、清理大股东资金占用和上市公司违规担保等基础性制度建设的顺利推进,夯实了市场运行的内在基础,促进了市场创新,提高了市场效率。
同时,以市场化为导向的证券发行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市场法制不断健全和完善,监管执法水平稳步提升;多元化的机构投资者格局初步形成,市场稳定运行的基础日趋巩固,机构投资者发展的市场环境逐步改善。随着这些基础性制度建设工作的逐步落实,市场信心逐渐回升,为基金行业的大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制度保障和环境基础。
二是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客观上为基金市场拓展业务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较长一段时期以来,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外汇储备迅速增加,人民币升值 预期增强,国民人均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居民和家庭金融资产及可支配收入快速增加。
随着居民对理财产品认知度的加深,特别是受股票、基金等收益较高金融理财产品的影响,广大居民的金融投资意识越来越强,家庭资产结构发生深刻变化。所以,居民储蓄的庞大规模和居民投资需求、投资行为和投资心理的成熟和变化,为资本市场和基金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是广大投资者长期投资需求的愿望不断增强,长期投资需求日益凸现。对通过专业化的理财机构实现财富保值增值的需求日益迫切。基金产品“集合理财、专业管理;组合投资、分散风险;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严格监管、信息透明;独立托管、资金安全”的特点,一定程度上迎合和满足了广大投资者的基本投资需求。
四是资本市场财富效应在2006年的集中爆发也是促使基金市场火爆的一个现实原因。去年以来,上证指数大涨,作为当今A股市场第一大机构投资者的基金收获颇丰。开放式股票型基金收益率为121.4%,而过去曾长期处于高折价率的封闭式基金,去年以来也是出尽风头,2006年其净值收益率达到106.49%,市场价格从2005年7月至2007年初更是上涨了230%。而绝大部分中小投资者直接购买股票、债券或将资金存入银行的收益与购买基金相比要低得多。因此,赚钱效应使基金成为许多居民首选的投资产品。
五是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也带来基金业发展的良好契机。在大力发展社会保障体系的进程中,我国企业年金、养老金和社会保障基金将在经济生活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其内在投资需求客观要求要求基金行业的逐步壮大和完善。
六是基金业保持了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中国证监会在促进基金业发展的同时加强严格监管,努力夯实行业发展基础。通过完善法规体系,强化日常监管,积极推动创新,稳步扩大开放等措施,整个行业初步形成了多元竞争格局,提升了基金管理公司的竞争力。
同时,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综合监管体系的制度设计中,权责明确、相互独立、分权制衡、高效公平既是其最重要的特点,也是其制度优越性的体现。有利于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财富功能,也有利于让广大人民群众和投资人更好的分享我国经济增长的成果。在一定程度上,为基金行业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提供了根本性的制度保障。
问题二:其实基金作为一种金融产品或者作为一个行业来说,在我国已经存在了很长一段时间,面临当前中国出现的基金热潮,市场往往在牛市的时候强调收益而容易忽视风险,作为监管部门对投资者有什么建议呢?
现阶段,基金给投资者带来的高额回报,使一些投资者忽视了基金背后的投资风险,这就给基金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隐忧。所以,广大投资者应该从历史的角度、客观的角度和辩证的角度去冷静的审视和认识基金产品与基金行业。
一是了解基金产品。证券投资基金是指通过发售基金份额,将众多投资者的资金集中起来,形成独立财产,由基金托管人托管,基金管理人管理,以投资组合的方法进行证券投资的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投资方式。它的主要功能是分散投资,规避个股的风险,同时分享投资的成果。基金投资者依其所持基金份额的多少享受证券投资基金的收益,同时也要承担投资亏损的风险。证券投资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也不同于债券,投资者投资证券投资基金,有可能获得较高的收益,也有可能损失本金。选择不同类的基金要承担不同的风险,也获得相应的收益。一般来讲,获取收益的可能越大,承担的风险也越大。按照投资对象的不同,我国的基金分为股票基金、债券基金、混合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等基本类型。就风险而言,股票基金的风险最高,混合基金次之,债券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最低。按照投资理念的不同,可分为主动型基金和被动(指数)型基金。主动型基金是一类力图超越基准组合表现的基金。被动型基金则不主动寻求取得超越市场的表现,而是试图复制指数的表现,并且一般选取特定的指数作为跟踪的对象,因此通常又被称为指数型基金。相比较而言,主动型基金比被动型基金的风险更大,但取得的收益也可能更大。
二是了解基金行业历史。从追溯历史的角度来说,证券投资基金是资本市场发展的必然产物,在发达国家已有上百年的历史。20世纪40年代以后,各发达国家的政府认识到证券投资基金的重要性,纷纷立法加强监管,完善对投资者的保护措施,为基金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20世纪80年代以后,证券投资基金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普及性发展,基金业的快速扩张正在成为一种国际性的现象。
我国基金发展的历史起源于1992年,规范的基金起源于1998年3月。尽管我国规范基金的历史并不长,但是在这9年中,基金也经历了多次的起伏跌宕,既经历了1999年“5•19”行情、2001年6月上证指数2245的高点,也经历了2005年7月上证指数998的低点,还经历了股权分置改革带来的喜悦。我国基金发展的历史同样证明了基金是长期理财的有效工具,而不是短期投机炒作的发财工具。1998年我国成立了第一批5只封闭式基金:基金开元、基金金泰、基金兴华、基金安信和基金裕阳,根据对这5只基金的统计,从1998年基金成立到今年1月12日,他们的净值平均累计增长366.55%。最近,华夏基金(华夏基金新闻,华夏基金说吧)管理公司在寻找1998年基金兴华初始投资者活动中,发现当初初始投资者31万多名中有6万多人一直持有到2006年11月底,他们的累计收益回报率超过380%,若继续持有到今年1月中旬,收益率可达440%。在看到长期投资基金获得巨大收益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有许多在市场中追涨杀跌的盲目入市的投资者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如在2001年6月上证指数处于2245点附近入市的投资者,随着指数下跌到2002年1月25日的1451点,其持有的基金资产净值也下跌了19.18%。再考虑到封闭式基金的折价因素,有相当一批投资者的损失超过40%。2002年1月已成立的33只封闭式基金到2004年1月初才基本恢复到前一轮下跌前的净值,期间经历了24个月左右的时间;这些投资者的本金到2006年下半年才得以恢复,期间经历了至少54个月的时间。另外,2004年4月2日至2005年6月3日,上证指数从1768.65点跌至1013.64点,下跌了42.69%。期间29只开放式基金平均下跌了20.42%,这部分基金从2005年6月3日开始到2006年2月底才基本补回前一轮下跌的损失,期间经历了8至9个月时间。
历史告诉我们,没有只涨不跌的股票市场,也没有只赚不赔的金融产品。上述统计也说明,以投机的方式参与市场的投资者,其承受的投资损失越大,恢复本金所花费的时间也越长。
三是了解投资基金的特点与风险。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社会财富的不断增加,特别是在目前控制银行信贷增长、防止固定资产投资 过快的背景下,广大投资者投资基金产品和分流储蓄并非坏事,它有助于缓解银行经营压力、帮助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降低我国金融结构的系统性风险。
但是,居民在近阶段丰厚回报的诱惑下,把预防性储蓄也要投资到高风险资本市场中去,肯定是不可取和不理智的行为。因为,这类资金的入市动机是出于赚钱效应,是赢得起、输不起,缺乏抗风险能力的资金。在当前社会保障体制还不够健全完善的情况下,这些资金大规模入市,对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和谐社会的构建和社会稳定不但起不到积极作用,还可能会带来不利的因素。所以,当前广大投资者应该重点防止以下三种错误观点:
错误观点之一:把基金当储蓄。把原来“养老防病”的预防性储蓄存款或购买国债的钱全部都用来购买基金,误以为基金就是高收益的储蓄。
错误观点之二:把理财当发财。由于2006股市大盘持续上涨,2006年基金平均收益率达到50%以上,其中不少股票型基金回报率超过了100%。把本年度火热的行情当作“常态”看待,一味的坚信购买基金包赚不赔,忽视投资基金的各种风险。
错误观点之三:把投机当投资。仅仅关注投资收益,不理性的判断市场规律,助长强烈的投机心理,完全忽略和忘记资本市场和基金产品理性投资、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的本质特点。
因此,新入市的基金投资者一定要掌握相关知识,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挑选适合自己的基金产品,做明白的基金投资者。所以一般来讲,决定基金业绩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第一,资产配置。投资者在配置中股票的比例越高,其承担的风险越高,收益也可能越大。如2006年在市场上涨的行情中,沪深300指数上涨121.02%,开放式股票型基金上涨121.4%,开放式偏股型混合基金上涨112.46%,开放式债券型基金只上涨20.92%。
2004年4月至2005年6月在市场下跌的行情中,上证指数下跌42.69%,开放式股票型基金下跌20.42%,开放式偏股型混合基金下跌17.74%,开放式债券型基金仅下跌4.79%。第二,市场大势表现。衡量市场涨跌的指标是比较基准的变化。多数基金业绩随市场变化而变化,潮起潮落,水涨船高。能够很好拟合比较基准,并保持风格稳定的基金就是好基金。第三,基金经理的选股和择时能力。只有合理战胜比较基准的才是基金经理的贡献。第四,交易成本的控制。每次交易都有1%。的交易成本,这些成本要从基金资产中提取。好的基金应该减少操作,以低换手率来维护投资者利益,而不好的基金往往通过频繁交易进行波段操作。换手率越高,交易成本越高。此外,还要注意防范道德风险。
相关阅读:证券投资基金是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投资方式
问题三:在未来,基金监管部门还会有哪些具体的行动和计划?
结合近期市场变化,未来的几年内,中国证监会基金部将继续围绕促进基金市场健康发展,强化日常监管,夯实市场基础开展工作。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具体工作:
1、进一步提高基金公司治理水平和完善风险控制机制,强化基金公司核心竞争力,提高整个行业的风险防范意识和风险控制能力,巩固行业发展基础,维护行业的公信力。
2、把握好发展与监管的关系,整合监管资源,提高综合监管体系运行效率,加大检查力度和落实各项监管措施,强化对基金管理公司治理、内部控制、投资行为、营销推介等工作的监管。
3、抓住市场机遇,进一步推进养老保障制度改革,调整养老体系框架结构,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继续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努力形成和完善竞争互补的多元化的机构投资者发展格局。
4、继续审慎的推进QDII试点,扩大QFII规模,研究基金公司国际业务的拓展。
5、强化创新意识,注重做好前瞻性研究,积极探索基金业发展的新课题、新机制与新办法,推动产品创新、业务创新、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
相关阅读:每年定投1万30年获113万 用基金储备自己养老金
更多精彩就在我家理财社区!
欢迎进入基金天下、黄金万两、银行大观园、保险E族、汇市弄潮分享网友理财心得!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