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2006年,我国全社会研发投入达3000亿元人民币 ,比2005年上升了22%,占GDP 的1.4%,创历史新高。更不寻常的是,这个“3000亿元”的台阶是研发投入在2001年首次突破千亿元后,以年均20%以上增长速度在短短四年时间里跨越的。
然而,对于研发投入的增长,有关专家则认为需要客观冷静地分析。特别是相比庞大的经济基数,我国对科技的投入其实还很不够。要建设创新型国家,还需要国家和社会倾注更多的精力和资源。
科技部计划司评估统计处处长刘树梅指出:“提起科技投入,人们往往首先看总量。但事实上,简单看规模和排名并不能真实反映一个国家的科技实力和‘健康’水平,更重要的是进行投入强度、学科结构、产出效率方面的分析比较。”
内资企业:研发投入总量大 创新能力仍较弱
我国大多数企业投入的研发资金主要用于现有产品和技术的完善,真正用于新产品开发的只有24%,用于基础研究的费用不到10%。
在研发投入总量中,我国企业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已占据70%以上份额,这已经接近于发达国家的水平,说明以我国企业作为研发主体的地位在不断加强。但具体分析,内资企业创新能力与国外企业差距仍然很大。
国家统计局的一份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投入的研发资金用于新产品开发的只有24%,用于基础研究的费用不到10%。而且,对于新产品的研发也更注重于短期项目,而对长期性的、有市场前瞻性的基础研究则很不够。另外,相当多的企业用于技术引进的经费支出远大于用于消化吸收费用支出,平均比例达到6.5:1,而二战后日本的这一数据是1:7。
另据科技部发布的《2006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报告》指出,国有企业仍然存在建设缓慢、投入强度不足、开发能力弱的问题。报告强调,“加快自主创新 能力已成为国有企业进一步发展面临的十分紧迫的任务。”
在快速提升的企业研发投入中,外资企业也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2005年,外商投资企业研发投入达到231亿元,占全国大中型企业投入的18.5%,比五年前提高了7.5个百分点。但专家分析,由于跨国公司一般有着很强的专利保护意识,同时相当一部分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研发成果只以“半成品”的状态返回到母公司,最终的专利和技术成果体现在境外,这样一来,外商研发投入的加大与中国短期内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就没有太直接的关系。
政府:引导作用显现 基础研究投入不足
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我国的基础研究主要依靠政府投入。但相比一些发达国家,我国对基础研究的投入仍处于较低水平。
来自科技部的数据显示,2006年,中央财政科技支出716亿元。其中,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60亿元,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从上年的10.5亿元增加到14亿元,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由上年16亿元增加到40亿元,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专项10亿元。
有关专家分析说,财政投入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平台建设方面趋强,表明我国政府已开始注意到共性技术的平台建设。在当前企业普遍自主研发能力不强、绝大多数企业尚无力支持基础性研发的现实情况下,整合大型科学仪器、自然科技资源、科学数据和科技文献等科技资源,同时集中力量进行行业共性技术的攻关,将大大促进全社会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利用。同时,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突出了企业参与的份量,表明财政对社会资源的投入有望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但专家也指出,基础研究被视为具有原创性和长远意义的研发活动,是新知识、新发明产生的源泉,也是保障国家科技长期发展和竞争力不断提升的重要基础。相比一些发达国家,我国对基础研究的投入仍处于较低水平,这使得我国难以在世界科技前沿领域有更多的突破。比如,在生物技术的前沿课题转基因技术研究方面,我国每年投入的资金还不如美国孟山都公司投入的零头。
“充裕的资金和合理的体制之下,美国的科学家可以每种基因做成千上万个植株的实验,从中选择最佳的样本,而我们的科学家只能做几十个,甚至几个,效果和速度自然就远远赶不上了。”一位从事转基因技术研究的科学家这样感叹道。
中国科学院政策与管理研究所一位研究员指出,“近年来我国研发投入增长快的原因主要是企业投入加大,在这种情况下,政府财政科技投入的主要职能就应当转向引导社会资金、解决特殊技术的供给两个方面。
产出能力:成果初现 效益待提高
虽然我国在众多科研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但2006年我国发明专利申请只占专利申请总量的1/3,仍未打破以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为主的格局。
据科技部提供的资料显示,2006年,我国在载人航天工程、核心软件、集成电路装备、大型燃气轮机、超级稻育种技术、新药创制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高技术产业化迅速发展,高新区企业四万多种产品中自有技术的产品已超过70%。在许多大型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中实现了“以我为主”,在医药、信息通讯等领域形成了一批重要的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我国科技投入已取得一定的产出成果,但产出能力仍待提高。在《2006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报告》中,记者发现2006年全国科技活动产出指数比上年下降了3.11个百分点。对此,科技部有关负责人解释道,科技活动产出指数由人均科技论文数、人均专利转让费等五个指标综合测算而成。指数下降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研发总量快速上升,同时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和从事全时研发的人员数量都进入世界前列,使得测算的基数增大,而论文等产品的数量上升没有那么快,导致了单位活动效率的下降。
专利申请量和论文发表量始终是我国科技工作的“软肋”。发明专利由于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被视为一个国家科技产出水平的重要标志。国家知识产权局于1月30日公布,截至2006年年底,我国累计受理专利申请超过300万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只占1/3,仍未打破以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为主的格局。在最能体现自主创新水平的发明专利申请授权量中,国内部分只占2/5。
三方专利是指在美国专利局、欧洲专利局和日本专利局同时申请的专利,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权威、最能体现一个国家科技竞争实力的标志之一。据统计,2003年美国的三方专利数量为19222件,占全部三方专利申请的36%,日本站25%,我国为175件,仅占3‰。
与此同时,在论文方面,据主要反映基础研究水平和成果的国际检索工具《科学引文索引》统计,过去的10年间,我国被该检索工具收录的论文仅是美国的14.2%,日本的51.9%。这些论文被引用次数为3.69次,而美国高达13.36次,德国、英国、加拿大等公认的创新型国家均在10次以上。(记者 曹滢 刘晓莉)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