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放出话来,要对克莱斯勒公司进行整合,并不排除将克莱斯勒出售的可能。坊间传闻中国上汽和奇瑞汽车有意参与克莱斯勒的并购,但当事方否认。
事实上,中国车企目前大都抱着做强做大的宏伟目标,在寻找机会向海外挺进。
中国车企海外并购,值得我们欣喜,表明正在壮大的中国车企,开始在全球汽车市场游走。而中国汽车界老前辈陈祖涛的回忆,让我们更鲜明地感到了中国车企的进步。
陈祖涛在回忆录中讲述了《克莱斯勒与一汽失之交臂》的陈年旧事。早在1985年,一汽派人将克莱斯勒发动机生产线买来安装了,克莱斯勒就认为一汽肯定会和它合作生产轿车,所以开出了1760万美元的天价“入门费”,导致合作谈判卡壳。1987年底,时任国家经委副主任的朱镕基当时正在美国开个论坛会议,决定顺便拜访克莱斯勒董事长。但第二天,克莱斯勒董事长没有露面,克莱斯勒只安排了二把手接待,并限定只谈30分钟。
克莱斯勒当初的傲慢,导致中国决定将合作的机会留给德国大众,克莱斯勒与一汽失之交臂。
但目前克莱斯勒陷入困境,并不代表中国车企的机会来了。中国车企朝外走,如果不考虑自身的实力,不考虑对方盘子大小,只是为了领导的雄心和企业盲目的扩张,那么将会带来重大的损失。
从克莱斯勒目前的经营状况来看,去年亏损高达14亿美元,美林公司预计公司财务缺口在180亿美元。对比之下,上汽尚不具备拿下克莱斯勒的资金实力。根据资料,2003年,上汽集团以生产汽车78.2万辆,销售额117亿美元,总资产120亿美元的规模,跻身《财富》杂志世界500强企业。其他中国车企更不具备这种实力。
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还面临一个很大的头疼问题,就是海外企业的劳工问题。国外工会具有很大的谈判权力,一着不慎,工会可能会罢工抗议,不仅会导致生产停顿的损失,而且将使企业支付更多的资金来解决劳资纠纷。
同时,“分手费”也是一个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因为一旦合作不愉快,中国车企想要全身而退,就必须支付高额的分手费。通用汽车当年为了中止和菲亚特公司的合作,向菲亚特支付了大约19.9亿美元的分手费。
戴姆勒-奔驰公司与克莱斯勒公司合并以来,戴姆勒-奔驰公司都致力于解决克莱斯勒的亏损问题,但最后都没有什么进展,不得不提出分手问题。戴姆勒-奔驰这样的公司都无法解决的问题,中国企业想要另辟蹊径来解决,无疑将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最近南汽收购罗孚汽车,就出现了部分的消化不良现象。南汽在成功收购英国罗孚汽车资产后,不多久就开始出售罗孚股权。此前南汽与菲亚特的合作并没有取得预期效果,后来又急于收购罗孚,出现消化不良也在情理之中。这不仅会影响企业走向海外,甚至可能拖累收购企业的正常经营。
有乐观者认为,上汽可能扮演类似联想的角色,像联想拿下IBM笔记本及PC业务一样,上汽上演蛇吞象,将克莱斯勒拿下。
中国企业朝外走的努力值得肯定,中国汽车工业也必须朝外走。但往外走面临着诸多的疑问,中国车企的内功修炼好没有?所出的招式得法吗?挑选的对象掂量合适了吗?
中国车企海外并购,须三思,量力而行。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