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本报信息部统计,截至2007年3月7日,已有210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06年年度报告,年报统计数据表明,在2006年上市公司整体盈利能力增强的背景下,这些公司的管理、营业以及财务三项费用也分别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财务费用增长居首。
尽管目前披露2006年年报的公司家数较少,样本数据还不足以判断两市上市公司三项费用的整体涨幅,但从已披露的年报数据看来,三项费用出现整体增长的趋势明显。
据统计,210家已披露年报的公司在2006年的三项费用合计为421.91亿元,较2005年同期的377.05亿元增长了11.89%,无论是管理费用、营业费用还是财务费用都出现了增长。其中,210家公司2006年的管理费用合计为183.72亿元,较2005年同期的176.83亿元增长3.89%;营业费用合计为173.64亿元,较2005年同期的149.10亿元增长16.45%;财务费用合计为64.54亿元,较2005年同期的51.12亿元增长26.25%。
财务费用增幅较大
数据显示,尽管财务费用在三项费用中所占比例最低,仅为15.29%,但其增幅则位居三项费用增幅之首,达26.25%。究其原因,并不是大部分公司的财务费用都出现了大幅度增长,而是少部分财务费用支出较大的公司在2006年的财务费用出现了成倍和数倍的增长,从而拉动统计数据出现较大增幅。
如锌业股份(8.95,0.36,4.19%)(000751)的2006年财务费用高达2.068亿元,较2005年同期的6784万元增长了204.92%;银鸽投资(6.14,0.17,2.85%)(600069)财务费用为4618.81万元,较2005年的576.49万元增长701.19%;中华企业(13.05,0.79,6.44%)(600675)财务费用为9790.5万元,较2005年增长252.22%。这些财务费用支出大,同时增幅也有大的公司成为推动财务费用整体上涨的主因。
部分公司财务费用大增的原因包括多个方面,但贷款利率上升则是一个普遍性的原因,由于在2006年国家两次上调了银行贷款利率,令银行贷款量较大的公司支出了更多的利息,如锌业股份等。另有部分公司是因为2005年财务费用支出较小,使2006年对比的基数过低,从而呈现较大增幅,如中华企业2005年多个项目处于开发进程中,当年按照企业会计制度将借款费用资本化,但到了2006年度的财务费用则基本都在当期费用中体现。
ST公司管理费用大减
在210家公司管理费用的统计数据中,则呈现出“绩优公司管理费用平稳增长、ST公司管理费用同比大减”的特点。在145家管理费用出现增长的公司中,仅有1家为ST公司,但是在30家管理费用减幅超过20%的公司中,有20家都是ST公司,ST公司成为管理费用减少的主角。
ST公司管理费用减少的原因则是五花八门,如S*ST仁和(000650)在2006年的管理费用为-2.09亿元,较2005年同期的1.28亿元减少263.75%,这是因为该公司重组后,冲回了以前计提的坏账准备所致;*ST烟发(5.64,-0.01,-0.18%)(600766)2006年的管理费用仅有240.04万元,而2005年同期高达1.905亿元,管理费用大幅度下降的原因是该公司2006年转让了威海申威药业和广东永安药业,不再将这两个公司纳入合并报表。
营业费用无明显分化
与各公司财务费用和管理费用呈现明显分化所不同的是,营业费用的变动没有明显的特点,除*ST辅仁(7.22,-0.17,-2.30%)(600781)及中江地产(600053)等个别公司外,已披露年报的210家公司的管理费用与2005年相比变动幅度都比较小,成为三项费用中增幅最为平均的一个指标。数据显示,有157家公司营业费用的增减幅度都在50%以内,占210家公司的74.76%。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