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3月15日电国家统计局局长谢伏瞻近日在接受中国信息报采访时表示,具有城镇居民身份的下岗失业人员、部分高校毕业生以及城镇适龄的新的就业大军,总量仍在1500万人以上,这部分人口的就业压力仍然难以在短期内得以缓解。
谢伏瞻指出,近年来,中国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就业总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特别是近几年,城镇每年新增就业人数都超过900万人,2006年增加到1184万人。虽然新增就业人数在增加,但就业压力仍比较大,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城乡二元结构影响了就业总规模的扩大。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对就业总规模的影响是明显的。对农民来说,只要进行了一定时间的劳动,就算是就业了,尽管这种就业是不充分的。所以,农村中绝大部分劳动力被统计到就业人员中。随着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向城镇转移,经济增长创造的相当一部分就业岗位都是由农村转移劳动力占有的,而这些农村劳动力是带着“已就业”的身份实现转移的。目前,在城里的农民工已超过1亿人。广大进城农民工从生产效率相对较低的农业领域进入效率相对较高的非农领域,促进了整体经济的快速增长。但具有城镇居民身份的下岗失业人员、部分高校毕业生以及城镇适龄的新的就业大军,总量仍在1500万人以上,这部分人口的就业压力仍然难以在短期内得以缓解。
二是经济结构的升级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使得经济增长吸纳劳动力的作用减弱。近年来,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大幅调整时期,资金密集型产业发展较快,相同资金带来的就业增长自然就比过去减少了。我国目前经济增长的推动因素中,投资和出口的效应较大。由于投资的构成主要是基础设施、基础工业建设、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等,随着技术进步和资本含量的提高,资本有机构成也不断提高,也会相应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
三是企业改制、关闭破产使就业岗位减少。在经济增长创造就业岗位的同时,国有经济进行改制重组、关闭破产等经济体制改革因素也在减少一部分就业岗位,使原来的隐性失业显性化。据统计,国有单位从1996年开始,就业岗位一直在减少。国有单位从业人员最多的1995年达11261万人,到2005年只有6488万人,减少了4773万人,下降了42.3%。集体单位从业人数也从1991年的3628万人减少到2005年的810万人,减少了2818万人,下降了77.7%。
四是人才素质与市场需求的结构性矛盾也影响了就业规模的扩大。我国就业压力不仅体现在总量上,也反映在结构上。在一些人找不到工作的同时,有些岗位却没有人去做。就业的地域性和专业性矛盾更为突出,基层和西部人才紧缺,高端和低端人才不足。这种状况也使得经济增长创造的部分就业岗位处于“虚位”状态。(王麦玲)
(责任编辑:王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