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不再对外来工说不 劳工月薪高过粤企中层 |
找工容易好工难求,不少打工者考虑的首先是酬劳和福利,太高太低的工作他们都不愿意做,太高的辛苦,太低的挣不了钱。
进入21世纪以来,上海的流动人口管理政策发生了转变,即从严格控制转向管理和服务并重。同时,大量维护流动人口合法权益的政策出台,也加快了流动人口融入上海社会发展的进程。记者采访发现,由于解决了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和加强了来沪人员享受的政治平等权利,上海的社会发展因流动人口的融入而得以迅速加快。
外来人口从被限制到接纳
上海是长江三角洲的核心城市,时报特派记者选取上海作为此次《透视农民工流向》的重点城市。记者驻守上海多天,深入多个部门及企业详细了解当地的流动人口及用工情况。
上世纪90年代实行限制性管理
从上海市公安、统计部门提供的数字显示,1988年上海市流动人口有106万人,1993年迅速增长到251万人,1997年略微减少到237万人,2000年上升到387万人,2003年达到499万人,2005年底进一步增长到581万人。而在20世纪90年代上海对待外来人员其实还是以限制性的管理政策和措施为主,主要目的是控制流动人口数量的过快增长,打击流动人口中的违法犯罪分子,维持社会治安。对流动人口的限制性政策在20世纪90年代表现最为突出。比如,1991年上海市发布了收容遣送管理条例,把盲流收容后遣送回原籍。这些人要被送到收容中心,然后遣返回乡。但是,这种定期清理的制度成本巨大,效果有限,因为据估计70%的盲流人员在遣返后不久又返回了城市。
21世纪以来转为管理和服务并重
进入21世纪以来流动人口管理政策从严格控制为主向管理和服务并重转变,出台了大量维护流动人口合法权益的政策措施,加快了流动人口融入上海社会发展的进程。因为原来的限制性政策到了20世纪末,已经越来越受到批评,并且也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于是有关政策出现了“限制”向“容忍”,从“流动”向“融入”的转变,但这种转变还不彻底。2002年上海市推出了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把流动人口子女纳入了上海市教育发展总体规划中,以公办学校为接纳外来人口就学的主要渠道;上海市计划生育部门还和一些流动人口比较多的流出地政府部门签订了计划生育双方服务和管理的协议;上海市有关部门近年来出台了多项政策,保护外来建筑业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由于新政策的调整和落实,上海的流动人口数量也大幅度增长,从2000年以来,流动人口总数已经增长了200万人,增长幅度达到50%以上,并且这种增长势头还有加速的趋势。
多项让外来人口安心落户的制度措施
居住证制度
来沪人员申领居住证后,可以享有社会保险、教育培训、计划生育、卫生防疫等多项权利和待遇。
在2002年引进人才居住证制度的基础上,目前已经扩大到所有来沪人员。居住证是公民身份的重要证明,来沪人员通过申领居住证后,可以享有社会保险、教育培训、计划生育、卫生防疫等多项权利和待遇。
综合保险制度
为外来人员提供了养老、医疗和工伤保险 。从2005年4月1日起又为参加人员提供每月20元的日常药费补贴。
上海的外来从业人员综合保险从2002年9月1日开始正式施行,它是专门针对外来从业人员的一种社会保险,其中包括“老年补贴”、工伤(或者意外伤害)和住院医疗保险,从2005年4月1日起又为参加人员提供每月20元的日常药费补贴。
开展农民工职业培训
他们可以在上海市公共就业 服务机构和劳动保障服务网免费获取培训信息,也可自主选择参加上海市有办学资质的机构进行培训。
将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等服务向非上海生源高校应届毕业生和农民工等人员全面开放。他们可以在上海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劳动保障服务网免费获取培训信息,也可自主选择参加上海市有办学资质的机构进行培训,还可以自主申报参加国家职业资格鉴定,合格后可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在工资报酬、劳动条件、工作时间等劳动标准上,本地人员和来沪人员已经可以享受同样的待遇。
完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制度
全市建立了10家流动人口孕产妇分娩点,实行顺产800元。由政府出资,把来沪人员子女纳入儿童免疫保健服务范围。
为了解决部分困难外来孕妇的分娩问题,全市建立了10家流动人口孕产妇分娩点,实行顺产800元甚至更低的收费标准,避免她们到卫生条件差的私人诊所分娩,保障生育安全。
并且上海已经由政府出资,把来沪人员子女纳入儿童免疫保健服务范围,并建立了包括流动人口在内的公共卫生防控体系,积极预防和控制突发性、传染性疾病。
外来工子女入学“两免”
2006年开始实施“两免” 政策(免学费、杂费),受惠对象也包括持有居住证的农民工子女。
上海市确定了“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就学为主”的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基本方针。目前有40多万流动人口适龄儿童在上海市接受中小学教育。2006年开始实施“两免” 政策(免学费、杂费),受惠对象也包括持有居住证的农民工子女。
享受政治平等权利
企业吸纳来沪人员加入工会组织,来沪人员子女参加市、区县统一的团队组织活动,评选优秀来沪人员。
上海市还积极探索使来沪人员享受政治平等权利,如很多企业已经吸纳来沪人员加入工会组织,来沪人员子女参加市、区县统一的团队组织活动,评选优秀来沪人员,为来沪人员提供法律援助,等等。
上海劳工月薪高过粤企中层
据广州市劳动力市场中心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广东,规模企业的招工情况较为乐观。在对广州市374家200名员工以上规模企业的抽样调查中,原在广州的外来务工人员回流率达到了90%,只有那些企业规模小、管理不规范、工人权益得不到保障的企业出现了招工难的现象。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沪杭地区的企业多在员工的福利方面“大作文章”,同时也为员工提供了更高的薪水,“人心政策”做得更到位。
上海 一般技工月薪可达六千元
一般的技术工人如果当月高产的话最高也能拿到五六千元的工资?这比在广州一个普通企业的中层干部的工资不相上下!当记者在上海宝临电气采访时听到这样一个数字不禁瞪圆了双眼。而在正常收入的情况下,工人平均月薪1500元左右,相比起公司办公室的普通文员平均月薪1200元,公司对这些工人还是有所侧重。
企业:上海宝临电气
人心政策
在公司做满5年的员工公司会视其工种和职位免息贷款或者低于银行利息贷款供员工在上海买房子落地生根。同时,对工作能力强和有潜力的员工在进入公司一定年限后由公司安排保送深造。
公司福利
1.公司在员工正式进入公司工作开始就为员工购买综合保险,费用由公司全部负担,而对有资格办理上海居住证的员工公司为员工购买社会保险,费用按照劳动部门的规定支付。
2.每年为特殊工种的工人和女工安排一次免费体检保障身体健康。
3.员工宿舍从2003开始已经全部安装了分体式空调,员工可自由使用,同时宿舍内还配备有电视机和洗衣机供员工使用。宿舍一楼是饭堂,中餐免费,早餐和晚餐由公司补贴。
4.今年5月后,公司260亩的工业园就要落成,其中划出了30亩为员工的生活区,里面的设施将会比现在更加一应俱全,其中包括还会在宿舍内建造套房和供双职工居住的一室一厅等不同房间。
简介:1993年在上海成立,当初只有二三十人的小工厂如今是拥有230亩工业园700多名工人的大企业。包括老板在内85%以上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外地人。
杭州 五险齐全尊重打工者身份
企业:“农夫山泉”
与杭城一些私营企业不同,农夫山泉并没有冷冷地称其为“民工”,而是称他们为“正式员工”或者“合同工”。厂工会给每个员工购买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在内的“五险”。
公司福利
1.厂工会给每个员工购买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在内的“五险”,这些福利让他们心里踏实,干活也卖力,自然人员流动性也不高。
2.每年即便有人离职了,也多是跟着老乡去到别的城市或地区,几乎不会因为待遇问题而离开。
3.生产基地对学历较低的农民工定下的基本工资在700元/月至1500元/月之间,每天还有5元至7.5元不等的餐贴。而厂里的福利食堂饭菜可口、价格低廉,早餐仅1.5元,午餐、晚饭3元,下夜班的工人还可在食堂吃到免费的夜宵。“基本上每个工人都能从每月餐贴中小赚一笔”。
简介:位于浙江省千岛湖境内的生产基地,有一批从事现场协助和流水线操作的农民工。他们多来自安徽、江西、浙江、湖北等千岛湖周边地区。
广东 大企业不会感觉到“招工难”
广东的所谓招工难,绝大多数都是中小企业遇到的难题,大企业一般都不存在这个问题。在顺德,虽然很多企业都抱怨招工难,可像格兰仕、美的这样的大企业,却并没有因民工短缺而造成大的影响。
格兰仕集团因为空调新基地投入生产,今年将分阶段招收万余名员工,其中开春后拟追招空调、微波炉、小家电生产员工3000名。大年初八、初九两天,前来厂部应聘的各地人员已经超过了3000名。此外,在顺德的大良劳动力市场,记者在一块“美的生活电器事业部”的招聘牌前,看到聚集了不少人在询问、应聘。
广州广船国际有限公司也计划招聘100多员工,该企业承诺新进厂员工拿到手的就有1500元/月,加上单位为员工缴纳的各项社保基金 、住房公积金等,大约有2100元/月,此招一出,应聘者果然多了不少。(策划 廖卓斌 撰文/摄影 记者 幸琦昕 周芳 游星宇)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