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深沪股市题材股炒作热
344亿元巨额合同引发杭萧钢构股价暴涨受质疑
两市题材股在政策浪尖上狂舞
本报记者王欣2005年每股收益才0.013元的S前锋,凭借首创证券借壳上市的炒作题材,连续25个涨停板,股价大涨将近300%;都市股份被海通证券借壳,也是连拉14个涨停,从低位启动到股价最高时,涨幅接近390%。
与此相对应的,证监部门这一段时间里频频出手:立案调查杭萧钢构,集中处罚一批股市庄家,证监会明确表示,今年证券“打非”的重点任务就是集中力量查处一批大案要案。人们不禁要问:题材股在政策的风口浪尖上起舞,还能跳多久?
杭萧钢构终成众矢之的
一单344亿元的巨额合同,为安哥拉政府兴建公房项目,合同金额不仅占到安哥拉政府2006年GDP值的十分之一,更创下沪深上市公司单笔合同金额之最。伴随着这份合同曝光的是杭萧钢构的股价连续10个涨停板,累计涨幅159%。
这份引起市场广泛关注的巨额合同和杭萧钢构的股价异动,终于也引起了证券监管部门的高度关注。证监会表示,已责成证券交易所和相关证监局对公司的信息披露问题及是否存在二级市场操纵、内幕交易行为着手进行了调查。一旦发现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将坚决查处,决不手软。
低价股炒作愈演愈烈
然而,让市场投资者担忧的是,杭萧钢构的异动并不算是个别现象,且不说S前锋的25个涨停、都市股份的14个涨停,今年以来的低价股、题材股风光大浪中,走出连续涨停的“楼梯走势”的个股大有“股”在,借壳、重组、资产注入更是上市公司最频繁使用的故事题材。券商概念方兴未艾,参股期货概念又成为潮头新军,涉“期”个股上周以来频频成为两市涨停板上的“集团军”。就在昨天,在板块涨幅榜上,ST以3.27%的日涨幅名列前茅,这意味着大批的ST个股当日涨停。今年以来,与大涨80%的低价股板块、接近翻番的ST板块相比,倒是机构投资者的踌躇不前、基金重仓股的频频跳水显得十分尴尬。
在这种市场气氛下,更尴尬的其实是监管部门。尽管证监会一再强调,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及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应切实履行职责,恪守诚信义务,确保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和公平;当市场出现涉及相关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传闻时,上市公司应按照规定立即予以澄清,给广大投资者以公平的机会。然而,越出澄清公告,股价越是涨停,这几乎已成了题材牛股的一贯作风。
证监会有关人士日前也表示,针对目前二级市场股价异动及市场并购重组传闻较多的问题,证监会已建立快速反应机制。一旦发现涉嫌违法违规行为的,坚决贯彻“三及时”监管原则。
查处违法违规不手软
实际上,监管部门早就通过种种渠道发出“严打”信号。例如,证监会此前罕有地集中处罚了一批上市公司、券商高管及股评黑嘴,达尔曼、丰乐种业、啤酒花、天歌科技、天发石油、神龙发展等6家上市公司的12位高管,大连证券、云南证券等两家证券公司的6位高管,一家信托公司的一位高管,以及股评黑嘴雷立军,由于违规被证监会实施了市场禁入的处理。
在深圳,针对目前个别证券经营机构在进行账户清理的同时、仍在继续开立不规范账户的问题,深圳证监局近日发出通知再次重申,严禁证券经营机构新开不规范账户,否则将对公司及责任人采取监管措施,以此扫清在券商全面实施第三方存管业务的障碍。业内认为,落实账户实名制,正是打击非法操纵二级市场股价的源头措施。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