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各地区的城市中,增长最快的是环渤海地区。”中国社会科学院昨日发布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显示,该地区2005年的生产总值增速远超全国平均水平,高达19.63%。
这一数字再次印证了城市、城市群之间的“角力”将改变区域经济 版图的事实,也将“我国经济重点正在北上”的观点推到了社会关注的前台。
城市竞争力分化
社科院的这份报告显示,2004年以来,我国城市竞争日益激烈且不断升级,品牌竞争成为城市竞争新的制高点;而各地区城市竞争力在近几年间也出现了不小的变化。
中国社科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博士倪鹏飞介绍,综合2004年到2006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排名”来看,香港保持了领头羊地位,竞争力优势尽显。内地总体格局依然是东部强西部弱、沿海强内陆弱,区域间差距大。但值得注意的是,环渤海地区城市的竞争力表现出较强的上升趋势,而浙江大部分城市竞争力有所下降。
国家信息中心专家高辉清(高辉清新闻,高辉清说吧)认为,未来区域间的竞争,不再是单个城市的竞争,而是以都市圈为基础的区域间的整体竞争;大城市圈的形成和城市圈之间的分工、合作和竞争,将主导区域甚至全国经济的发展格局。业内专家称,城市竞争力分化的背后则是我国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三大经济圈经济地位的微妙变化。
《2006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指出,作为我国经济“两大引擎”的珠三角、长三角地区都面临着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的困扰。前者主打轻工业,形成了依靠政策优势和地理优势,以低成本为基础的产业集群;后者尽管注重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但结构雷同成其最大难点。
报告称,京津冀区域的后发优势极大,既可以站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这个历史高点上,抓住全球服务业转移的机遇,又可充分利用顶级科研院所众多的优势,全力发展滨海新区和曹妃甸工业区,从而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三级”。高辉清预计:“2007年,环渤海地区的增长潜力将开始逐步发挥出来。”
争议“经济重心北上”
不少专家也正是从产业结构调整 的角度预测,我国经济重心正在北上;但反对声也不绝于耳。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梦奎(王梦奎新闻)认为,近两年来,由于中、西部地区能源原材料大省采掘业和关联产业快速发展,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综合成本上升和结构调整导致增长速度放缓,以及北部沿海地区综合优势发展带来增长加速等原因,我国经济重心正在北移。
还有专家称,外资投资已呈现由南向北转移的迹象,从外资流向往往是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来说,我国区域经济重心或将北移。
但王梦奎也强调,这种北移趋势能够维持多久还需进一步观察,目前还不能说明我国区域差距的变化出现“拐点”。不少专家均认为,短时间内,环渤海地区还很难撼动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领头雁”地位。《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显示,目前城市竞争力较强的依然是长三角、珠三角、台海和环渤海等地区。《2006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预计,长三角、珠三角仍将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发达、最活跃的地区。
此外,在环渤海地区加速引资北上的同时,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也“马不停蹄”,这也将有利于后者保持领先地位。高辉清说,以相对成熟的工业为基础,逐步发展资源能源消耗低、附加值高的现代服务业,是发达地区破解资源能源约束难题的最佳现实选择。事实上,2006年,这些发达地区的产业转型已初现端倪。比如,投资拉动型增长方式初现改变迹象;“有效投资”成为经济结构调整的新导向,工业企业效益回升;自主创新 投入逐步增加等。
“2007年,在国家节能降耗、保护环境政策力度加大的情况下,由于发达地区经济实力相对较为雄厚,经济发展水平也到了一定程度,由此其产业结构将进入新的变化期,增长方式会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高辉清如此认为。
《2006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称,京津冀区域的后发优势极大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